<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2-02 17:36 原文鏈接: 應用慢病毒載體檢測CRISPRCAS9和TALEN脫靶

      近日,國際生物學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在線刊登了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應用整合酶缺陷的慢病毒載體(IDLV)檢測CRISPR-CAS9和TALEN對基因組造成的脫靶效應,最低可檢測1%的脫靶頻率。這項研究或對推廣CRISPR-CAS9和TALEN技術,保證基因操作的準確性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CRISPR-CAS9和TALEN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基因操作平臺,但脫靶效應一直是科研人員應用這兩項技術面臨的最大擔心和問題,脫靶會造成基因組的不穩定并會擾亂正常基因的功能。在之前的一些工作已經發現一些方法可以預測篩選脫靶位點,但這些研究方法都不能在體內很好匹配體外的預測結果,因此如何提高預測的準確性,優化預測方法成為推廣應用CRISPR-CAS9和TALEN技術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之前幾個研究小組已經報道,雙鏈IDLV能夠通過非同源末端連接的方法特異性插入到基因組雙鏈斷裂DNA上,這種策略使體內標記核酸酶產生的雙鏈斷裂DNA成為可能,并被用于檢測鋅指核酸酶的脫靶切割位點。因此,Xiaoling Wang等人將IDLV用于衡量CRISPR-CAS9和TALEN的脫靶活性。

      綜上所述,該文章通過整合酶缺陷的慢病毒載體(IDLV)檢測了CRISPR-CAS9和TALEN的脫靶效應,并對這兩種技術的脫靶效應具有很高的檢測效率。這項技術的應用或為推廣CRISPR-CAS9和TALEN技術,保證基因操作的準確性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相關文章

    《“動物基因編輯產業促進”倡議書》發布

    近日,第二屆(2024)動物基因編輯抗病育種專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現場。主辦方供圖研討會上,《“動物基因編輯產業促進”倡議書》發布。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

    一名患兒在臨床試驗中死亡,輝瑞DMD基因療法再遇挫

    ·一名杜氏肌營養不良患者在2期臨床試驗中去世,死于心臟驟停。這是輝瑞第二次宣布其DMD基因治療藥物fordadistrogenemovaparvovec在臨床試驗中出現死亡事件。當地時間2024年5月......

    《自然》連發3項研究:鍛煉有益身體分子證據揭示

    科技日報北京5月5日電 (記者張夢然)鍛煉對身體有益似乎已是公認常識,但這其實是一個籠統的認知,人們對其分子層面的奧秘還不甚了解。不清楚這一過程,會影響人們對鍛煉強度、類型以及相應疾病和健康......

    人工智能設計的基因編輯工具來了

    在不斷探索以前未知的CRISPR基因編輯系統的過程中,研究人員從溫泉、泥炭沼澤、糞便甚至酸奶中搜尋各種微生物。現在,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進步,他們可能只需按一下按鈕就可以設計出這些系統。據《自然》報道......

    科學家發現50個腎癌相關新基因區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在對癌癥遺傳易感性開展的一項新研究中,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下屬國家癌癥研究所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確定了50個與腎癌發病風險相關的新區域。這一成果有助推進對癌......

    科學家首次發現線粒體基因編碼第14個蛋白質

    5月3日,《細胞—代謝》(CellMetabolism)刊發了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劉興國團隊與合作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改寫了教科書中“線粒體基因組編碼13個蛋白”的論斷,首次發現線......

    決定“社牛”還是“社恐”的基因或找到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夢然)現在人們常說的“社恐”,其特征是會盡力回避處身公共場所或與人打交道;而“社牛”則與之恰恰相反。《自然·通訊》最新發表的一篇論文描述了果蠅體內一種調節社交網絡結構的基......

    新研究豐富酵母基因表達調控提升產物合成效率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黃明濤團隊對釀酒酵母中的未折疊蛋白響應元件(UPRE)進行了改造,并應用于基因表達的動態調控。相關成果于4月30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以“創制UPRE......

    青光眼基因治療有望實現“單次給藥,長效降壓”

    近日,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教授張秀蘭團隊與劍橋大學教授PatrickYu-WaiMan合作,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靶向敲除碳酸酐酶2(Car2)基因,在小鼠模型上單次給藥獲得持續降低眼......

    新基因在藤壺適應底棲固著生活中的作用機制獲揭示

    近日,廈門大學教授柯才煥、馮丹青團隊和副教授張原野團隊等合作,在海洋生物基因組學和污損生物附著研究領域取得最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自然-遺傳學》。該研究分析了代表性海洋污損生物藤壺附著和殼形成過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