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讀者反映,除了廉價甲亢藥他巴唑,還有眾多廉價有效的經典老藥相繼“消失”。記者歷數十多年的藥品定價發現,經過數輪降藥價,國內緊缺藥品多達幾十種。
為何每每“救命藥”大面積缺貨的消息被媒體報道后,才會引起有關部門重視解決?為什么“救命藥”要等到喊“救命”的程度,才能被發現?怎樣保障“救命藥”的供應?記者探訪有關部門和專家,共同尋求解決之道。
早有先例
因停產導致多地心臟手術停擺
“魚精蛋白”的復活之路
2011年7月,心臟手術用藥“魚精蛋白”出現全國性緊缺。因為所有心臟手術患者必須在術后使用魚精蛋白,且無其他藥品可替代,各地醫院一度面臨停做心臟外科手術的局面。造成緊缺的原因,是該藥幾十年來一直只賣十幾元,價低利薄,加上原料短缺,導致全國唯一生產廠家——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決定停產。除了上海生化藥業,全國還有另外兩家公司擁有魚精蛋白的生產批文,但因為利潤低,早已棄產幾年。
“沒有魚精蛋白心臟手術就無法進行。”武漢協和醫院心外科董念國主任向記者介紹,小孩的心臟手術需2支,成人則要8-10支,協和醫院每年心臟手術量很大,用量約2萬支。
武漢作為中部地區心臟手術總量最大的城市,多家醫院的病人因魚精蛋白的供應問題而推遲手術時間。當年9月,魚精蛋白缺貨被全國媒體大面積報道后,才引起國家食藥監的關注,緊急協調相關企業進行生產。
隨后,上海第一生化藥業公司和北京悅康藥業集團,在藥監部門的行政指令下開始生產,逐漸恢復供應。但魚精蛋白價格并未因緊俏而上漲,因為該藥在醫院的售價不能超過國家最高限價。董念國介紹,目前,一支魚精蛋白是12元,跟去年和前年相比只漲了幾角錢。
歷數往年
10年來數輪降藥價
多種廉價藥應聲“退市”
長期以來,藥品降價被當做解決“看病貴”難題的一大法寶,而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制度則是實現藥品降價的有效途徑,幾乎每一次招標結束后都出現大幅度的藥品降價。但隨著中標價越來越低,廉價老藥生產成本高、利潤低,甚至出現價格倒掛,挫傷了企業生產的積極性,中標廠家寧可停產,也不愿虧本生產。
記者觀察發現,2002年以來,國家發改委頻頻出手,降低藥品的最高零售價多達十幾次,但病人仍感受不到藥品價格的下降。相反,一批廉價常用藥卻因此遭遇“降價死”。每次發改委調低藥品價格之后,都有一部分藥品會在市場上消失。一些廉價的、有確切療效的常用藥,甚至是救命藥不斷消失,頻頻引發患者恐慌。
例如以前常見的廉價藥維腦路通片、牙周靈片、環丙沙星膠囊、注射用紅霉素、葡萄糖酸鈣片、復方甘草片等,已經消失不見。還有一些如二甲雙胍、銀翹片等,老規格老版本已很難買到,它們更換包裝后,價格就漲了。
機制之缺
“臨時抱佛腳”非長久之計
應建救命藥國家儲備庫
每次出現這種短缺現象都是在各方關注下,以行政力量讓企業展開應急生產而告終。
全省基本藥物招標采購平臺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發現藥品供應短缺后,會采取約談生產企業和配送公司的方式,了解原因,尋求補救辦法。但解決藥品緊缺問題,根源還是要在藥品招標采購政策上作出調整。
據了解,為應對短缺藥和低價藥的供應,北京等一些地方集中采購就制定《短缺藥品目錄》和《低價藥品目錄》,臨床必需但供應緊張的“魚精蛋白”、“紅霉素”等藥品多達32種,不再實行競標“低價中標”的方式,而是單獨向企業直接購買。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藥衛生事業管理學院方鵬騫教授認為,廉價藥消失,是國家的藥物制度頂層設計出了問題。國家應該重新審視基本藥物制度和藥品招標制度,要讓藥品形成一個合理的價位,照顧患者、企業等多方面的利益,通過協商議價的方式來定價。在確保合理利潤的條件下,對藥品企業也應該形成嚴厲的監管和退出機制,對于簽訂供應合同而找借口不履行的藥企,應該從嚴處罰。對于部分廉價的“救命藥”,政府應該當成公共產品,出資從藥企購買,建立儲備和供應體系。
據了解,美國等國家也出現平價藥品、廉價的短缺,美國的做法是,就一些重要的抗癌藥建立國家儲備庫。去年,FDA(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成功避免了38種藥品出現短缺。
方教授認為,藥品管理法規的缺失,也是我國藥品供應頻頻出現用藥危機的原因之一。美國的做法,建立藥品短缺預警機制和立法保護,也值得我國借鑒。
近些年來“消失”的廉價藥
抗生素類藥物因更新換代快,廉價的青霉素、頭孢類藥物消失
專科用藥
心得安:主要用于搶救心臟缺氧
地高辛片劑:心臟病用藥
環磷酰胺:對腫瘤細胞產生細胞毒作用,具有顯著免疫作用。白
血病治療中的關鍵藥品。
常用廉價藥
維腦路通片、牙周靈片、環丙沙星膠囊、注射用紅霉素、葡萄糖
酸鈣片、復方甘草片等。還有一些如二甲雙胍、銀翹片等,老規格老版本已很難買到,它們更換包裝后,價格就漲了。
隨著8月的到來,醫藥行業迎來了一系列新的法規和標準,這些變化將對藥品的生產、監管、銷售以及醫療服務等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藥品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裁量適用規則》《藥品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裁量適用規則》自202......
7月18日,記者從重慶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該局近日印發并實施《重慶市醫藥領域反商業賄賂合規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引導和幫助醫藥企業、醫療衛生機構培育公平競爭的合規文化,建立健全預防商業賄賂的管理......
到2025年底,努力實現全國50%三級公立醫院具備和應用運營管理信息集成平臺;力爭到2027年底,實現全國三級公立醫院全覆蓋,全國二級公立醫院覆蓋率明顯提升……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近日印發《關......
重點內容:《報告》指出,2023年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2件醫藥行業壟斷協議案件,包括上海旭東海普、天津天藥科技涉嫌達成并實施分割銷售市場的壟斷協議案和北京紫竹醫藥經營有限公司壟斷協議案,罰沒金額合計69......
6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下稱《任務》),從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促進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等七方面......
醫藥反腐高壓態勢不減。據中新健康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4日晚,7天內(5月29日至6月4日)至少有14名醫藥衛生系統干部、醫院院長書記被查。一天5名醫療系統干部落馬按照公開消息,僅6月3日一天,就至少有......
國衛醫政發〔2024〕1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中醫藥局、疾控局:為進一步提高縣級醫院和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需求,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
創新藥板塊盤中震蕩走強,迪哲醫藥漲超10%,艾力斯、凱因科技、君實生物、澤璟制藥、百濟神州漲幅靠前。天風證券指出,多家中國創新藥企于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發布最新成果。邏輯上看,出海兌現商業......
近期,半導體、醫藥類公司頻繁被機構調研——5月以來,有相關公司迎來超過200家機構調研;百利天恒-U、天岳先進、盛美上海等22家上市公司均被超過100家機構調研,有的公司已是多次被調研。從所屬行業來看......
大家好!來一起關注上午的市場行情及最新資訊~5月8日,A股市場小幅低開后震蕩下行,截至上午10時56分,深證成指、創業板指跌幅有所擴大。行業板塊上,上午醫藥、農業、銀行等板塊表現居前,煤炭股盤中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