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4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道,由于一種開創性的干細胞療法,上百名因化學事故而導致眼睛嚴重受傷的患者,通過移植自己的干細胞恢復了視力!科研人員表示,這一療法已經使得100多名患者重見光明,甚至一位病人在失去光明60多年后重又清晰地看見了精彩的世界。
由摩德納大學再生醫學中心格拉齊耶拉·佩萊格里尼領導的研究小組在患者的眼白和角膜間的異組織邊緣提取干細胞,待其發育為纖維組織后,再植入患者的眼睛受損部位。原先受損的眼睛不僅顏色和外觀能夠恢復正常,而且還能夠發揮正常功能。
佩萊格里尼上周五在舊金山國際干細胞學會的會議上說,他們治療了112名患者,有超過四分之三恢復了視力。佩萊格里尼估計,在歐洲,這項技術可以讓1000至2000名病人獲益,而在發展中國家,由于化學試劑管理不夠規范,受益者可能會更多。佩萊格里尼的研究團隊對病人進行了平均三年的治療后回訪,有些則長達10年。她治療的一些病人失明了很多年,還有的經歷了手術和替代療法的失敗。
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伊萬·施瓦布認為,這項工作最值得稱贊的地方是,經過治療的患者視力能夠得到長期改善。佩萊格里尼表示,要想使患者的視力獲得長期有效改善,關鍵是要提取異組織邊緣的干細胞,因其干細胞和分化細胞的比例合理。如果干細胞的數量太少,患者的視力就無法得到長期改善,因為角膜細胞本身就會逐漸減少。
佩萊格里尼表示,患者的視力能否恢復,還與患者受傷的程度有關。輕度受損的患者,兩個月視力就能得到有效恢復,但是深度受損的患者,還需要二次移植,大約需要一年時間才能恢復視力。
科研人員回訪發現,曾經失明的患者現在十分開心,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改善。佩萊格里尼說:“重見光明的病人非常開心,一些人稱之為奇跡。”不過她謙虛地表示:“這不是什么奇跡,只不過是一種治療方法。”
日前,燕達醫學研究院與煥生匯攜手成立聯合實驗室,旨在加速生物材料的研發和基于細胞生物研究的試劑研發,使干細胞、組織工程、神經修復、各種體細胞治療、分子診斷等世界前沿醫學技術能更快走進百姓日常生活,為大......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重要的內部控制機制,可以促進人類干細胞衍生的心肌細胞的成熟,從而更深入地了解從不成熟的胎兒階段發育到成熟的成年階段過程中心肌細胞是如何生長的。該研究結果發表在同行......
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型干細胞有助于脊椎的形成,有助于揭示為何乳腺癌等腫瘤經常向脊柱轉移。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自然》。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癌癥會優先向脊柱擴散,但......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頭發會不可避免地變白,也有不少人因為壓力或者遺傳因素少年白頭、早生華發。目前,科學家了解到與頭發黑色素產生相關的黑素細胞干細胞(McSCs)比其他成體干細胞群更早失效,這會導致頭......
“目前,全球進入人體試驗的干細胞研究超過8000項,有望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醫學難題,幫助人類實現修復創傷和病理組織、治愈終末期疾病的夢想,引發新一輪醫療技術革命。”在近日召開的香山科學會議青年系列第8......
干細胞研究有望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醫學難題,幫助人類實現修復創傷和病理組織、治愈終末期疾病的夢想。目前,全球進入人體試驗的干細胞研究超8000項。我國至今尚未有干細胞產品或技術上市,需要干細胞應用研究和......
法國和瑞士研究人員近日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名被稱為“日內瓦病人”的男子,是最新被宣布病情得到長期緩解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更重要的是,他并沒有像之前的病例那樣接受帶有病毒阻斷突變......
20日發表在《細胞》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美國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研究人員報告了一種開發“類原腸胚”的新方法,其中包括一個重要組織——卵黃囊,這是以前模型中所缺少的。原腸胚形成是胚胎將自身從空心球體......
角膜病是我國僅次于白內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角膜移植是唯一復明手段。問題是我國目前有400萬患者苦苦等待角膜移植供體,但每年卻只有1萬人捐獻眼角膜,如何化解難題?在6月20日召開的山東省科技創新大會上,......
人的多能干細胞具有無限增殖潛能,可分化為人體內幾乎所有類型的細胞。干細胞在疾病治療、組織修復等領域具有極大的發展前景和臨床應用價值。然而,目前干細胞的突破性研究仍面臨著很大挑戰,包括如何擴大干細胞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