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6-21 15:13 原文鏈接: 開普勒”發現200多顆候選系外行星


      10顆位于宜居帶內 其表面或有液態水

    美開普勒空間望遠鏡又發現了219顆新的候選行星,其中10顆位于各自恒星的“宜居帶”內,其表面有可能存在生命必需的液態水

      銀河系充滿了像地球一樣的世界。這是開普勒空間望遠鏡給我們上的一課——作為美國宇航局(NASA)大型太陽系外行星搜尋項目,該望遠鏡又發現了219顆新的候選系外行星,使其總數達到4034顆,其中2335顆已被確認為真正的行星。這是該空間望遠鏡4年主要搜索工作的一項最終分析結果,并于6月19日發布在一份最終目錄中。

      在新的候選系外行星中,有10顆的規模與地球類似,分別坐落于其母星的宜居帶內。宜居帶行星是指與恒星距離適中、液態水可以存在的行星。天文學家常在宜居帶行星里尋找適宜生命生存的行星。這些新的補充使開普勒空間望遠鏡探測到的宜居帶行星總數達到49顆,其中超過30顆已獲得確認。

      這份新完成的目錄將幫助天文學家評估與地球類似的行星在銀河系中到底有多普遍。加利福尼亞州山景城SETI研究所開普勒高級研究員Susan Mullally,在當天于該市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召開的開普勒與K2科學會議期間舉行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真的很期待看到人們會怎樣使用這份目錄。”

      天文學家在此次會議上還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他們發現了比地球大的巖石行星與比海王星小的氣態行星之間的一條清晰的分界線。

      在開普勒項目實施之前,天文學家只知道有木星大小的系外行星,其中一些以驚人的緊密軌道圍繞其母星運行。但是開普勒空間望遠鏡最終揭示了更多的變化。

      在這份最終目錄中,天文學家專注于梳理圍繞與太陽類似的G型恒星運轉的地球大小的行星。然而這樣的系外行星很難被發現,因為它們可能在開普勒空間望遠鏡4年的觀察期間只在它們的母星面前運行過幾次。

      最終,開普勒空間望遠鏡發現了一些與地球距離最近的類地行星,其中就包括一顆被稱為KOI-7711的系外行星。“這顆系外行星的大小和軌道都與地球非常類似。”Mullally說,“但關于這顆行星仍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秘密。”

      在另外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借助開普勒空間望遠鏡觀測數據發現,絕大多數系外行星可歸為兩類:一類是巖石行星,直徑可達地球的1.75倍;另一類是氣態行星,直徑是地球的2到3.5倍,比海王星略小一些,類似“迷你海王星”。

      第二項研究的第一作者、檀香山市夏威夷大學天文學家Benjamin Fulton說,他們采用類似生物學家鑒定動物新品種的方法給行星分類,把系外行星分成不同的兩個類別,“就像發現哺乳動物和蜥蜴組成系譜樹上兩個不同的分支”。

      開普勒空間望遠鏡是世界首個用于探測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飛行器,于2009年3月6日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它是NASA發射的首顆類地行星探測器。在為期至少3年半的任務期內,開普勒空間望遠鏡對天鵝座和天琴座中大約10萬個恒星系統展開觀測,以尋找類地行星和生命存在的跡象。

      開普勒空間望遠鏡最初被設計用來觀測太空中的一片區域,并通過凌日現象尋找這些系外行星。在發射升空后,該望遠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2012年——該項目運行3年時,開普勒空間望遠鏡4個反作用輪(用于使望遠鏡指向觀測目標)中的1個發生了故障。而當又有一個反作用輪于2013年失效后,一切似乎都已無法挽回。但是開普勒空間望遠鏡的地面控制人員想出了一個聰明的辦法,使得飛行器能夠利用剩下的兩個反作用輪、衛星的推進器以及太陽光子的壓力繼續工作。

      2014年,NASA批準開普勒空間望遠鏡開展K2任務,以“半殘”的身軀繼續尋找遙遠的行星。如今的開普勒空間望遠鏡不再能夠穩定地瞄準最初的目標,轉而沿著太陽系行星運行的一個平面緩慢地劃過天際。NASA重新安排了開普勒空間望遠鏡的任務,科學家提出用它來尋找圍繞那些更小、更近卻也更亮的恒星運轉的系外行星。


    相關文章

    韋伯望遠鏡在系外行星大氣中發現二氧化硅顆粒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在一顆熱氣態巨星的云層中探測到微小的石英晶體。熱木星是一種離恒星很近的類木行星。在距離地球1300光年的熱木星WASP-17b上,研究人員利用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在高空云層中發現了......

    NASA開普勒行星獵手的最后行動:接連發現三個系外行星

    天體物理學家和公民科學家發現了三顆系外行星,這被認為是美國宇航局退役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最后觀測到的行星之一。在其整個任務期間,開普勒觀測了數十萬顆恒星,并為識別2600多顆已確認的系外行星做出了貢獻。......

    NASA開普勒行星獵手的最后行動:接連發現三個系外行星

    天體物理學家和公民科學家發現了三顆系外行星,這被認為是美國宇航局退役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最后觀測到的行星之一。在其整個任務期間,開普勒觀測了數十萬顆恒星,并為識別2600多顆已確認的系外行星做出了貢獻。......

    觀察發現銀河系中數以百萬計的行星有可能孕育生命

    佛羅里達大學的天文學家發現,根據美國宇航局開普勒和蓋亞望遠鏡的數據,銀河系中圍繞矮星運行的數億顆行星有可能孕育生命,它們占據的"金發"軌道使它們能夠承受極端的潮汐力并保留液態水。我......

    無大氣層類地系外行星“現形”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劉霞)美國科學家發現一顆繞M型紅矮星運行的無大氣層類地行星GJ1252b,無大氣層意味著生命不太可能在其上生存。鑒于M型紅矮星是宇宙中最常見的恒星類型,這一發現有望縮小......

    系外行星海洋里或有大量電解質

    系外行星有水,就一定代表著具有宜居性嗎?顯然并不是。那么決定這些“海洋世界”宜居性的因素到底是什么?英國《自然·通訊》雜志21日發表的一項行星科學模型研究認為,在富含水的系外行星上,海洋里或含有大量電......

    Nature:中國將目光投向遙遠的“地球2.0”

    英國《自然》雜志網站在4月12日的報道中指出,繼將機器人送上月球、讓機器人降落火星并建造自己的空間站之后,中國將目光投向了遙遠的太陽系。4月,中國科學家將公布首個系外行星探測任務的詳細計劃。按照計劃,......

    《自然》:中國將目光投向遙遠的“地球2.0”

    英國《自然》雜志網站在4月12日的報道中指出,繼將機器人送上月球、讓機器人降落火星并建造自己的空間站之后,中國將目光投向了遙遠的太陽系。4月,中國科學家將公布首個系外行星探測任務的詳細計劃。按照計劃,......

    NASA:人類發現的系外行星已超五千顆

    3月2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當地時間21日稱,該機構的系外行星檔案當天新增65顆系外行星,人類發現的系外行星總數隨之突破5000顆大關。根據美國太空網站Space.com的消息,人類首次......

    天文學家發現300多顆潛在系外行星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利用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了366顆新的系外行星,其中包括18個行星系統,與這里展示的開普勒-444類似,這是之前使用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圖片來源:美國航天局Pe......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