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10-12 15:55 原文鏈接: 張強:我們的研究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

    “我更看重的是解決研究領域的真問題,這才是科研價值所在。”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張強說。組建了一支50多人的團隊,多次獲得各項獎勵,38歲的張強已是國際鋰電池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

    張強很早就下定決心研究鋰電,在清華大學讀完博士,他又前往美國、德國完成了博士后研究。2011年,張強剛回國,就一頭扎進實驗室。當時,學術界正尋找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使用壽命更長的電池體系,鋰硫電池體系被認為是重要發展方向。

    然而,鋰硫電池體系反應機理復雜,存在安全性有待驗證等一系列難題。“要爭取走在國際前列”,帶著這一信念,張強帶領團隊攻關,差不多把家安在了實驗室。他們研究鋰硫電池的物理、化學機理,論證應用的可行性,推動前沿認識深入,助推我國在該領域的基礎研究躋身世界一流水平。憑借出色的成果,張強獲得了廣泛的學術認可。

    從做出紐扣級別的小電池樣品到設計出能夠規模生產的大電池,雖然合成路徑相似,但其中涉及工藝驗證、參數調整等非常復雜的工作。那段時間,張強和學生反復煅燒、打磨、測試樣品,產品不達標就一遍遍推倒重來……功夫不負有心人,張強和他的團隊終于攻克了規模化生產的技術難題。

    “科研不是閉門造車,我們的研究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張強說。近些年,著眼鋰電池未來5至10年的技術需求,張強確定了多個前沿課題并展開研究:用人工智能預測分子性質,替代人工實驗方法,更高效、精準地找到能源材料,設計出更安全的電池體系;發展高性能的鋰電池儲能體系,幫助綠電并網調峰、調壓……

    他時常帶著團隊成員,進工廠、下車間,了解產業界的動態和需求。“一定要到現場去看進展、找問題。我們做科研就是要解決真問題、真解決問題。”張強說。

    在張強的學生中,博士研究生陳筱薷、趙長欣、李西堯獲得全國挑戰杯特等獎,有9人獲得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張老師鼓勵我們面向應用需求、努力開拓創新,發現真問題、提出新策略。”陳筱薷說。


    相關文章

    清華大學王希勤校長:致2023年高考考生的邀請信

    清華大學王希勤校長清華歡迎你,新征程上的筑夢人——致2023年高考考生的邀請信清華大學校長 王希勤親愛的考生朋友們:你們剛剛經過了人生旅程中的重要一站——高考,我衷心祝福你們取得好成績,祝賀......

    聚焦綠色發展,清華大學成立新書院

    6月5日,清華大學秀鐘書院成立儀式暨書院院長聘任儀式在該校舉行。據悉,秀鐘書院取名來自清華大學校歌“水木清華眾秀鐘”,立意“鐘靈毓秀,水木雋永”,蘊含著“匯聚各方資源,培育致力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

    清華大學最新天文觀測成果,揭示星系形成演化

    5月5日,清華大學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由清華大學天文系牽頭的國際團隊通過全波段數據,直接探測到早期宇宙中星系周圍氣體進入星系的詳細過程,證實了重元素豐度較高的“循環內流”是驅動星系恒星形成的關鍵,為理......

    清華大學構建和鑒定非人靈長類類胚胎模型

    胚胎著床至原腸運動是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臨床早期流產的高發期。受限于倫理爭議和樣本來源,相比于模式動物,靈長類圍著床后發育的相關研究明顯滯后。基于胚胎干細胞組裝的類胚胎模型為靈長類胚胎發育研究提供了新......

    清華大學2023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發布

    清華大學2023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根據《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精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

    14日直播|清華大學教授講述柔性電子技術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426.shtm直播時間:2023年4月14日(周五)20:00-21:30直播平臺:科學網APP(......

    科學家研發出可穿戴人工喉還原準確率超90%

    一枚硬幣大小的石墨烯片,貼在頸部靠近喉嚨處,就能幫助發音障礙者獲得新“聲”。近日,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任天令教授及合作團隊在智能語音交互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其研發的可穿戴人工喉可以感知喉部發聲相關信號,......

    我國科學家研發逐級懸浮打印技術

    組織/器官的體外功能化重建是生物制造領域長期以來的努力目標。然而,組織器官的外部復雜結構和內部精細特征(如血管等)的耦合構建仍極具挑戰。近日,清華大學機械系熊卓副教授、張婷副研究員課題組研發了一種逐級......

    清華大學發布全球3弧秒海陸DEM數據產品

    高分辨率數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簡稱DEM)可提供精準的基礎地理數據,因此在全球氣候變化、海洋潮汐運動、地球球體物質交換等研究領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分辨率全球海......

    清華大學發布全球3弧秒海陸DEM數據產品

    高分辨率數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簡稱DEM)可提供精準的基礎地理數據,因此在全球氣候變化、海洋潮汐運動、地球球體物質交換等研究領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分辨率全球海......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