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本身不能被預先設計,也沒有既定的方向。”近日,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醫療健康產業峰會圓桌對話環節,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圍繞“細胞與基因領域技術創新的產業化和國際化”主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創新轉化為什么有時候很快,有時候又很慢?張文宏認為,如果僅僅只是做跟蹤藥物,那自然會非常快,畢竟對他人的模仿從來都很容易。但如果想要率先發出一種美妙無比、獨一無二的“聲音”,成為世界范圍的首創新藥,那必然要經歷漫長的摸索過程,面對無盡的未知挑戰。
??“企業的發展和轉化往往由市場選擇,并具有一定的方向,但是創新本身卻并不能被預先設計,也沒有既定的方向。”張文宏說,當20世紀50年代的沃森和克里克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時候,人們不過是覺得這揭示了生命的結構而已,沒有人知道后面會發生什么,更無法預料到未來是否會成長為一個全新的產業。
??在張文宏看來,這恰恰反襯出了今天的科技創新普遍存在的問題:往往過分強調科技創新轉化的重要性,而忽視了科研行為本身。這就使得有的科學家每發現一個新事物,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立刻開展進一步研究,而是趕緊成立一家自己的公司,然后把大量時間浪費在市場轉化、企業經營等自己并不擅長的瑣事之中。“殊不知科技創新何時能夠成熟轉化,往往是非常難以預料的。如果只是盯著產業轉化的一畝三分地來做科研創新,而不是憑借自身對于某個感興趣領域的終身熱愛,那么這種科技創新也很難擁有長久的生命力。”
??比如,最新出爐的202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進化遺傳學家斯萬特·帕博所從事的便是非常冷門的古人類學研究。他在長期沒有人關注、也沒有人資助的情況下,為了把興趣愛好繼續下去,從瑞典轉戰德國,在萊比錫的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一干就是幾十年,最終成功把已經滅絕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組和人類演化相關的事情一一解密,一舉成了該領域的奠基人,并因此“爆冷”獲獎。
??“這也間接證明,雖然我們現在各行各業都講究KPI(關鍵績效指標),但是對于最頂尖的科學家來講,原始創新恰恰不應該有KPI。”張文宏說,我們需要心無旁騖的科學家,以及純粹且包容的科研環境。
??中國的生物醫藥能否打造世界級的首創新藥?該怎樣合理地完成市場轉化?張文宏認為關鍵還是在于,讓科創回歸科創,讓市場回歸市場。“突破式發明創造出現以后,后續技術轉化的事情自然會吸引業界參與,進而實現市場轉化,并不需要刻意為之。”
??張文宏認為,真正超一流的國際藥企,從來不是只看營業額的多少,而是要看研發投入的比例有多高。在首創新藥研發領域,投入有多少,創新產生的速度就有多快。通過持續常態化的投入,科技創新才會慢慢浮現,市場需求與轉化才會自然而然發生。
據“浦東發布”10日晚發布的視頻顯示,張文宏近日到上海浦東新區金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查房”“開處方”,指導新冠醫療救治工作。視頻中,張文宏對一名正在輸液的老人檢測了血氧飽和度,他指出,如果老人的發熱(......
抗病毒藥物被認為是新冠救治“黃金72小時”中的關鍵“武器”。“社區醫院是新冠患者救治的第一道關口,只要用對了救治方案,我認為絕大多數患者都能在‘黃金72小時’內得到緩解,進而防止由輕癥轉向重癥。”復旦......
12月8日,“華山感染”公眾號發布張文宏教授審核的《抗新冠策略千萬條,核心就一條:得了新冠是否需要去醫院?》。文章稱,99.5%的人可能不需要去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醫院發熱門診的醫生,通......
12月1日,張文宏所在的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病學科團隊在“華山感染”公號上發表題為《我們如何保護老年人和脆弱人群安然度過疫情》署名文章。文章基于系列科學研究,結合國際多方數據,針......
在2022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會議上,張文宏表示,我們中國防疫政策20條的頒布以來,其實很多人對未來中國走出疫情有更多的期待。我們非常清楚最終走出疫情還是靠科技,但是現在生物醫藥所做的這些貢獻是不是......
“創新本身不能被預先設計,也沒有既定的方向。”近日,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醫療健康產業峰會圓桌對話環節,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圍繞“細胞與基因領域技術創新的產業化和......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上海歷經自抗疫以來最為艱苦的2個月。不知不覺春天也已經悄悄地過去了。我們失去了整個春天,但比春天更為寶貴的是人的生命......
22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教授在中華預防醫學會第七屆呼吸疾病預防與控制學術會議上作了題為《新冠肺炎全球流行背景下我國防控策略的實施》的演講報告。在半個小時的報......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陳賽娟院士、張欣欣,以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張文宏,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了題為:Shanghai'slife-savingeffortsagainst......
5月7日,“華山感染”微信號轉發一篇刊登在《柳葉刀》(TheLancet)上的文章:《上海應對當前新冠奧密克戎疫情:拯救生命的努力》。這一文章通訊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