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與方法
2003年9月~2007年1月,在我院手術治療的543例先心病患兒,其中男289例,女254例,年齡38天~14歲,平均7.3歲。
研究方法:①用惠普公司SONDS-5500、IE33、ALOKA-α5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儀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所有患者均常規進行經胸超聲心動圖檢查,在探查過程中取胸骨旁左室長軸、大動脈根部短軸、心尖四腔、心尖五腔、胸骨上窩及劍突下等常用標準切面仔細探查。對于標準切面探查不理想、病變復雜的患者,采用多切面、多角度進行探查,對于一些復雜的先心病,則采用非常規切面,以顯示所需觀察的部位為主。②43例患者全部接受經胸超聲心動圖檢查,其中5%(28/543)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加行心導管檢查+心血管造影術,在明確診斷后確定手術方案。③術中根據術前超聲心動圖及心導管檢查+心血管造影術結果,探查病變的位置、類型及病變程度,并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科學的手術方案。
結 果
在543例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中,CDFI結果與手術中診斷結果完全相同者512例(94.2%),27例(4.9%)患者與手術略有出入(主要指病變部位的大小、位置的差異),其余4例與心外科術后診斷不一致,其中永存動脈2例,右冠狀動脈起源異常1例,右冠狀動脈-肺動脈瘺1例。
討 論
在先天性心臟病超聲心動圖檢查過程中,超聲操作人員一定要全程掃查各個切面,切忌只注意主要病變,而忽略一些次要的或者是不易觀察的病變(如永存左位上腔靜脈、部分性肺靜脈異位引流、降主動脈縮窄、肌部小室缺、無頂冠綜合征、心瓣膜的贅生物等)。因此,注重程序化掃查心臟各個部分,形成一定式,不遺漏每一個切面,不遺漏每一個觀察內容,則可減少漏診、誤診的幾率。同時,對超聲診斷,要多考慮病變的血流動力學的改變是否與心臟各腔室繼發改變相一致,若存在較大差異,則需仔細分析診斷是否正確。另外應注重的一點就是多隨訪,多與臨床溝通、交流,只有這樣不停地反饋術中心臟解剖學信息,才可不斷提高超聲診斷水平。
經胸超聲心動圖是一種能在體外進行、無創傷、可多次重復檢查的診斷方法,通過二維、彩色多普勒及頻譜可以顯示心內結構、功能和血流動力學變化等大量信息,對絕大多數心臟疾病可做出明確診斷。超聲心動圖能提高有創檢查的準確性。對一些復雜性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如果超聲心動圖顯示較困難,則可在超聲的基礎上,同心導管檢查+心血管造影術相配合、補充,以進一步明確心血管的解剖畸形及肺部主干、遠端血管發育情況,為手術治療提供更多的臨床信息及治療依據。
總之,對于絕大多數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超聲心動圖可提供準確的定性和定位診斷。本組數據足以說明,超聲心動圖對先心病的診斷有較高的敏感性與準確性。超聲心動圖技術簡單易行且安全可靠,但對于某些類型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尚需加行心導管檢查+心血管造影術,以明確診斷,指導手術進行,避免誤診和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