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鄂博礦區尚未進行資源開發時的景象(成像日期:2004年11月07日)
白云鄂博礦區已形成的幾十平方公里的采礦區域(成像日期:2011年10月28日)。
針對近年來我國稀土開采無序、亂采濫挖現象普遍,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和破壞的情況,環境保護部于2011年啟動了稀土行業環保核查,并于2011年12月和2012年4月發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符合環保法律法規要求的稀土企業名單公告。記者從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了解到,目前仍有眾多稀土企業尚不符合環保法律法規要求。根據商務部的規定,稀土企業在2012年7月底前仍未通過環境保護部環保核查的,商務部將不再對其下達出口配額,所余配額另行分配。稀土整頓到了關鍵時刻。
稀土企業必須落實整改意見并進行實質性環保投入
稀土是我國重要的戰略資源,稀土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是否符合環保法律法規要求,對我國稀土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影響。能否進行實質性的環保投入,是企業落實環保核查整改意見的關鍵。那么,實質性的環保投入是多少?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表示,盡管稀土產業在一些地方的地位比較特殊,稀土生產對環境的破壞存在一些歷史的原因,但是,稀土企業必須真正落實整改意見,并進行實質性的環保投入,這一點不可動搖。
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掛牌后,對全國稀土產區進行了調研。據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秘書長馬榮章介紹,稀土環保核查目前看是推動企業投入最多、最具成效的手段,核查工作開展一年多來,各稀土企業計劃投入40多億元進行環保整改,目前通過核查企業已完成投入20多億元,江蘇、江西每家企業平均投入達2000萬到3000萬元。廣東某稀土企業將過去的污染治理設施全部推倒重建,一次性投入改造資金近3000萬元,污染防治水平大幅提高。
這僅僅是企業用于污染治理設施改造的投入。此前,工信部官員曾在中國稀土協會成立大會上透露,僅江西贛州一地的稀土環境治理成本就將達到380億元,而江西省稀土行業的年利潤合計只有65億元。若想把稀土行業歷史欠賬全部還完,仍需繼續投入大量資金,而非一日之功,稀土行業整治任重道遠。
任務雖然艱巨,但必須要腳踏實地去做。此前環境保護部下發的《關于深入開展重點行業環保核查進一步強化工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再次明確:“對于行業環保核查發現的不符合環保法律法規要求的企業,各級環保部門應嚴格審查其各類環境保護行政許可申請,嚴格審查其進出口固體廢物和危險化學品申請,不予受理其上市環保核查申請,不給予環保各類專項資金支持,各級環保部門不得為其出具任何方面的環保守法證明文件。”充分表明了環境保護部嚴格環保核查、堅決落實國務院文件的信心和決心。
環境保護部對稀土企業的環境監管和整改要求能否得到切實執行,必須出重拳,用重典,需要多個部門的有效聯動,采取綜合協同措施。
記者了解到,商務部于去年12月27日公布的2012年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額已與環保核查結果緊密掛鉤,其中11家公司獲得首批出口配額,按其全年應得配額量的80%下達,共計10546噸;對部分尚在進行環保核查的20家企業,商務部預留并公布了其第一批應得配額量17808噸,但暫未下達,待其通過環保核查后即行下達。稀土企業增值稅專用發票于2012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工業和信息化部下達第二批指令性生產計劃中明確提出,達不到排放標準要求,在稀土環保核查中明確要求停產整改或關閉的,不予下達指令性生產計劃,對通過環保核查的企業適當增加指標。可見,稀土行業整治強有力組合拳已經打出。
稀土環保核查成效顯著但仍存在諸多問題
稀土環保核查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長效環保監管機制。環境保護部開展的稀土行業環保核查,涉及環評審批、總量減排等多方面企業環境行為,并且與商務、工信等有關部門政策措施緊密銜接,形成了全覆蓋、持續性的環境監管機制,對企業保持了長期高壓態勢。
趙華林告訴記者,環境保護部對稀土企業進行全行業環保核查是從2011年上半年開始的,要求各稀土企業先自查整改后,向所在地省級環保部門提交核查申請,再由省環保部門上報初審合格企業名單至環境保護部。之后由環境保護部組織成立行業環保核查專家組對通過初審的稀土企業技術報告進行審查,并委托各環保督查中心進行現場檢查。去年12月,環境保護部公告了符合環保要求的第一批稀土企業名單,在全國300多家稀土企業中,僅有15家企業進入公告名單。今年4月公布的第二批名單中有41家上榜,目前共有56家稀土企業基本符合環保法律法規要求。
稀土行業環保核查對稀土企業增加環保投入、加快行業整改進度、提高稀土行業環境管理水平已經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但是,稀土行業的環保形勢仍很嚴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月20日發表的首份《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顯示,我國稀土資源正在面臨枯竭,稀土開采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破壞,已經嚴重威脅到周邊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部分企業的環評和“三同時”問題比較突出,某些建設項目存在未批先建、越權審評、久試不驗等情況;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區分散,礦點眾多,監管成本高、難度大,原地浸礦工藝采一噸稀土氧化物要向地下注入7噸硫酸銨,大量的硫酸銨長期滯留在地下,對礦區土壤、地下水等污染程度尚無有效方法進行評估治理;北方輕稀土冶煉分離中,產生大量的含氟有毒尾氣和氨氮廢水,選礦企業污染物超總量、超標準排放問題嚴重,還含有放射性釷元素。
李克強副總理在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上充分肯定了稀土等重點行業環保核查取得的成績,明確指出:“加強重點行業環保核查,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出了貢獻”。同時要求:“對現有重污染企業,要深入開展環保核查。”2012年4月底,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在全國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以環保核查和清潔生產為重點,著力推進重點行業污染防治,全面開展稀土、制革、鉛蓄電池和再生鉛等重點行業環保核查,嚴格開展上市環保核查和后督察。
趙華林告訴記者,目前,第三批環保核查資料已經陸續到位,正在按程序進行審核。環境保護部將采取“通過一批,公告一批”的方式,按程序進行核查。而商務部通知顯示,如企業在2012年7月底前仍未通過環境保護部的環保核查,將不再對其下達出口配額,所余配額另行分配。
“環保核查必須讓企業感到生存的壓力,沒有生存壓力,就沒有社會責任感”
著名的稀土專家、92歲高齡有“中國稀土之父”之稱的中科院院士徐光憲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對稀土企業進行全行業環保核查是非常必要的。通過核查,企業在環保方面投入的情況、污染排放是否達標的情況一清二楚,數據就放在那兒,再結合專家、業內的評價,企業心服口服一點沒話說。他認為,環保核查必須讓企業感到生存的壓力。企業的生存壓力和社會責任感是等同的,越沒有生存壓力,就越沒有社會責任感。“生產技術好的企業,環保一定好;生存壓力大的企業,社會擔當就高。”
他說,企業主體生產技術的先進與環境治理是正相關的,保護環境是一個企業科技進步的必然體現。正是從這個角度,他認為環保核查一定不能流于形式,不能第一次緊,第二次松,要一視同仁、一個標準,用數據說話。“環保核查要形成體制機制,一貫保持下去。那種一陣風來了就嚴打,就從嚴從快,這不是好辦法。要把它從脈沖式的管理變成日常的、長效的監管。”
徐光憲院士說,如果在環境問題上有一票否決的話,稀土價格要體現環境成本,就是要否決那些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得到的利益,對于環保搞得好的企業就應該增加他們的利益份額。在資源方面,國家所有的資源調配中,他們應該優先使用,擁有優先使用權、優先出口權。這需要有關部門采取綜合性措施,不能光指著環保一家。現在商務部出口配額分配辦法中,對通過環保核查的稀土企業優先保證配額,工信部指令性生產計劃分配辦法中也對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的生產計劃給予傾斜;沒通過的要限制、壓縮、甚至清除,這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徐光憲院士建議,對稀土相關技術的研發、產業的發展、資源的節約利用、環境保護等戰略性問題,組織各學科的人,建立戰略研究平臺,開展全面整體的研究,并向國家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以便國家采取措施。“這個問題,我們今年已經向國家有關領導匯報了。目前正準備成立國家稀土發展戰略和科技研究中心。”
2023年11月18日,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在武漢盛大開幕,吸引了逾萬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環境科學的創新之路,深度交流合作發展的共同......
北京凱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始終站在環保監測儀器設備研發的前沿。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不僅專注于產品的創新,更看重如何將技術轉化為實際應用,助力環保、石油石化等行業的進步。在線式飛行時間質譜儀(SDI-......
11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的《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產業體系初步建立,產品質量、產品種類、產業規模、綜合效益進一步提升,重點產......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12日稱,中方反對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制裁打壓阻遏不了中國和中國企業的發展。10月12日,中國商務部在北京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稱,中方反對將經......
情況通報近日,媒體發布《知名打假人王海舉報國企轉賬私人賬戶近6億,涉嫌國有資產流失?紀委回應:正按規定處理》一文。我公司高度重視,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在公司層面組建聯合工作組,對文章中所提及的情況進行......
最近,安徽亳州市一家調味品企業在經營中遇到難題,生產的釀造醬油食品安全抽檢顯示全氮含量低于標準要求。負責核查該企業的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了解情況后,立即向亳州市市場監管局申請派出“流動診所”,幫助企業解......
10月1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23年9月汽車召回匯總》。其中,2023年9月,共29家汽車生產企業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宣布召回共計120.69萬輛汽車。......
科技獎勵是科技評價和科技激勵的重要指揮棒和風向標,是政府與民間調動科技人才創新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方式。近代以來,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發展了龐大的科技獎勵體系,獎勵對象覆蓋不同成長階段的科研人員......
史上最強醫療反腐風暴不會搞垮醫療行業,只是在進一步凈化醫療圈,讓整個醫療閉環更加健康,隨之帶來的一個非常確定的結果就是加速了90%以上中小IVD企業的消亡!當下全國醫療領域的營銷都陷入了停滯,但是那些......
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2023年8月3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83號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條為了引導企業加強標準化工作,提升企業標準化水平,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推動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