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攝入微塑料較少的海鳥相比,攝入大量塑料顆粒的海鳥的消化系統含有更多樣化的細菌。但目前尚不清楚腸道微生物組多樣性的增加對海鳥意味著什么。相關研究3月27日發表于《自然-生態與進化》。
海洋環境中存在大量微塑料污染。圖片來源:blickwinkel/Alamy
海鳥很容易吃到微塑料(寬度小于5毫米的碎片),因為它們常在這些污染物聚集的海洋區域覓食。本月發表的另一項研究表明,約有230萬噸微塑料漂浮在海面上,而海鳥的壽命很長,遷徙路線很遠,所以它們會經常接觸到這些塑料。
意大利特倫托大學的Gloria Fackelmann等研究人員從生活在北大西洋的兩個鷗類物種(58只野生科里猛鹱和27只野生暴風鹱)體內提取了腸道微生物組樣本,包括細菌、真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并進行了檢測。他們還對每只死鳥胃中的食物進行了分類,并篩出其中的塑料顆粒。
“隨著塑料顆粒數量的增加,微生物組的多樣性也在增加。”Fackelmann說。研究人員發現,那些攝入微塑料顆粒最多的鳥類,其腸道內有更多降解塑料的微生物且抗生素耐藥性更強。Fackelmann表示,人們認為微生物多樣性增加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但我們不能籠統地這么說。
那些能在人和動物之間傳播的病原體,在攝入塑料最多的鳥類中更豐富。這些鳥類體內與健康相關的微生物數量有所減少,如海洋假交替單胞菌。當微塑料在腸道中大量存在時,像干燥棒狀桿菌這樣的有害細菌可能會大量繁殖。對人類而言,這種細菌會導致心臟炎癥、腦膿腫和感染。
未參與該研究的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Alex Bond說:“這是一項出色的研究,證明了塑料的更多‘隱性影響’。下一步的關鍵是了解這對鳥類及其生活的生態系統意味著什么。”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59-023-0201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