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2-26 00:54 原文鏈接: 微生物檢驗的質量控制方法匯總

      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許多復雜因素影響微生物學檢驗,可能給檢驗結果帶來偏差甚至錯誤,因此必須對影響檢驗結果的諸多因素采取控制手段保證檢驗結果的正確性,不斷完善微生物檢驗的質量控制。

      1.檢驗人員

      (1)微生物檢驗不能完全依賴全自動鑒定儀器,檢驗工作中每一步驟均需要有高度的主觀分析和判斷能力,與個人的經驗.技能和微生物檢驗基礎知識水平密切相關。

      (2)除要求微生物檢驗人員必須具備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精密細致的觀察和操作習慣,注重個人衛生外,還必須訓練掌握微生物檢驗技術。

      (3)檢驗人員應執行上崗前培訓制度,上崗前培訓合格方能上崗操作,還要主動參加學習、培訓、講座,學習新技術,掌握微生物學檢驗方法,標準及相關法律法規。

      (4)參與編寫測試程序及儀器操作程序,學習質量保證體系知識和計量學基本知識。

      (5)參加各類水平測試和盲樣測試,提高檢測水平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6)微生物學檢驗室負責人應定期對檢驗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和操作熟練程度的考核,提高檢驗人員的素質。

      2.培養基

      為保證干粉培養基質量指標,在實際工作中應注意:

      (1)加強包裝的密封性能;

      (2)使用時盡量縮短開蓋時間;

      (3)一般干性培養基放在低溫干燥的環境中保存,對于易受潮的品種,啟用后宜放入干燥器中保存;

      (4)由于配制水分不同,啟用次數或時間增加,干粉培養基的pH值可能會有所變化,應隨時略加調整。

      ①培養基的配制應嚴格按照標準規定的方法進行操作,并做好原始記錄;

      ②為保證培養基必須在玻璃容器,搪瓷或鋁鍋中進行,如用銅,鐵器皿,會對微生物生長有毒害作用;

      ③配制培養基時應按檢驗項目規定的配方添加,不得隨意增減或更改培養基成分;

      ④要用專用的角匙取藥品,避免交叉污染而影響檢驗結果;

      ⑤培養基配制最好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避免使用自來水,因其中含有氯等抗菌物質;

      ⑥不同類型的微生物對pH值的要求不同,配制培養基時應測調值,如測定結果與所要求的值不符,則用1N,NaOH或1N,HCL溶液進行調節。

      ⑦效果試驗是指按不同的培養基接種相應的菌株,觀察細菌的發肓,菌落形狀,色素,溶血等特征,據此判斷培養基是否符合要求。

      3.檢驗質量

      除按國家標準方法對所需檢驗項目進行檢測外,在實際工作中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否則,會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1)在定量檢驗時用重量法還是用體積法,檢驗結果會有誤差,因為此重不等于1的樣品,1mL和1g的化驗結果絕不會相等。一般固態的樣品宜用重量法,液體樣品宜用體積法,但對粘性液體(如,酸奶),如用體積法,會粘附一定量的樣品在吸管上,因此,此類樣品最好用重量法。

      (2)如檢樣需用用無菌水或無菌生理鹽水稀釋,則最好用均質器或組織碎機,以8000~10000轉/min的轉速處理1min,制成均勻的菌懸液。

      (3)樣品稀釋時,常會滯留少量樣品在吸管內外,應多加注意。

      吸入液體后,應沿管壁慢慢注入遞增的稀釋中,特別注意此時吸管尖端切不可碰到稀釋液中。

      (4)在培養基注入檢樣,菌懸液時,注意培養基溫度宜在45℃~50℃之間,并使培養基與檢樣,菌懸液充分混合。

      (5)微生物培養時,應根據要求選擇正確的培養溫度和時間。

      (6)應用無菌水或無菌生理鹽水作空白對照,如果在空白對照中檢出細菌,則可認為培養基質量存在問題或在操作過程中存在污染情況。另外,采用標準菌種作陽性對照,觀察培養基的質量情況。

      (7)整個檢驗過程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

      (8)及時檢查結果,做好原始數據記錄。

      4.參考菌株及其保存

      實驗室要準備好足夠種類和數量的參考菌株,滿足培養基,試劑盒和試劑質量測試的需要。保存菌株要定期傳代,注意無菌操作,使菌株不污染,不死亡,不丟棄。

      ①應設專人妥善保管,菌株保存箱應加鎖放置適宜環境,取出使用應登記;

      ②保存菌株應建冊登記,基本項目應包括菌種名稱、分離來源、分離日期、傳代日期、保存方法、主要性狀、保管者、領用者等;

      ③對保存菌種,經傳代數次后應進行一次系統生化反應,,血清學期成績特性等生物學性狀觀察,檢查其是否發生變異。

      5.常見的參考菌株保存方法

      細菌

      (1)營養要求不高的需氧細菌在胰胨大豆瓊脂斜面上能存活1年。

      (2)需氧或厭氧菌的長期儲存需冷凍干燥,或存放在-70℃。

      (3)營養要求不高的凍干菌種每隔5年要解凍分離重新凍干。

      (4)細菌低溫冰凍保存時可懸浮于消毒去脂牛奶,含15%甘油的胰胨大豆肉湯或無菌馬血中。

      真菌

      (1)酵母菌按營養要求不高的細菌同樣處理。

      (2)霉菌在馬鈴薯葡萄糖瓊脂斜面上4℃儲存6個月-1年,斜面上覆蓋消毒石蠟油可在室溫下長期存放。菌種保藏的方法。

      6.菌種保藏的方法

      (1)定期移植保藏方法:

      將菌種接種于適宜的斜面或液體培養基,也可進行穿刺培養,等生長成健壯的菌體(對數期細胞,有性孢子或無性孢子)后,將菌種放置4℃冰箱保藏,每間隔一定時間需要重新移植培養一次。芽孢桿菌3~6個月移種一次,其它細菌每月移種一次。

      (2)液體石蠟保藏法:

      這種方法是定期移值保藏法的補充,在生長良好的斜面表面覆蓋一層無菌的石蠟,液面高出培養基1cm,將其置試管架上以直立狀態低溫保藏,液體石蠟可以防止水分蒸發,隔絕氧氣,所以能延長保藏的時間。

      (3)沙管保藏法,土壤保藏法;

      (4)麩皮保藏法;

      (5)蒸餾水保藏法;

      (6)液氮超低溫保藏法

      (7)甘油保藏法

      (8)冷凍干燥保藏法

      冷凍干燥保藏法一般過程:

      ①安瓿管-酸洗,水洗-烘干-滅菌

      ②配制保護劑-分裝-滅菌

      ③菌種-培養-制備菌懸液(加入2)-分裝安瓿管-預凍-真空干燥-裝在歧管上抽真空-火焰上熔封安瓿管口-檢測真空-保藏

      7.實驗室內外質量控制

      (一)內部質量控制

      為保證實驗室連續評價結果的可靠性和精密度,必須對所用方法的重復性及再現性定期測定。對于不同的控制系統,實驗室必須建立限值,超過限值應采取糾偏措施。

      實踐中內部質量控制可包括:

      (1)系統地使用一式雙份的菌落計數測定;

      (2)由同一檢驗人員和幾個檢驗人員作平行樣;

      (3)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盲樣測試。

      (二)外部質量控制

      (1)實驗室應參加外部的質量控制活動,對其開展的每一項檢測均應參加相應的室間質量控制。

      (2)對有關實驗室或管理機構發出的測試樣品應嚴格地當作普通樣品一樣處理,這樣一種方法有助于實驗室每天測試的準確性和重復性,是對實驗室所用的方法、試劑、設備、人員能力的測試。

      (3)從室間樣品測試中的錯誤可以發現實驗室的不足之處,對工作人員的教育改進可以提高實驗室的檢測質量。

      (4)對返回的室間測定評級中存在的問題應當召集體員工討論,改進措施(包括:方法的改變,員工的改變,員工的再訓練,培養基和試劑購買來源的更換等)應當記錄在案。某些項目缺少室間質量控制,實驗室可以設置室內質量控制,每半年自行評估一次。經常參加微生物實驗室間質控活動,有助于加強檢測人員的基本功訓練,增強樣品檢測過程中“量”的概念。實驗室間的質控可在國內外范圍進行,有能力的實驗室應力爭參加國家際間質控活動,樹立良好的檢驗信譽。

      結束語

      微生物檢驗的質量控制比較復雜,目前,尚無統一規范,國內各實驗室條件參差不齊,要使微生物檢驗的質量控制日臻完善,仍需廣大微生物檢驗人員共同努力。


    相關文章

    藥典委:9201藥品微生物檢驗替代方法驗證指導原則標準草案的公示(第二次)

    近日,國家藥典委啟動了對9201藥品微生物檢驗替代方法驗證指導原則的第二次公示,旨在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公示期為一個月,自即日起至2024年7月1日結束。隨著微生物學分析技術的快速發展,制藥......

    為抗疫成都微生物檢驗團隊與病毒“零距離”

    2月15日晚上10點過,成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檢驗黨支部書記孟建彤的電話又響了,有疑似病例標本即將送來檢驗,負責檢驗的組員立即著手準備,穿戴連體防護服、防水靴套,戴N95口罩、護目鏡、雙層乳膠手......

    中藥飲片擬增微生物檢驗,中藥發展迎來新挑戰?

    3月26日,藥典委發布了《對《中國藥典》2020年版“中藥飲片微生物限度檢查法”及“非無菌藥品微生物限度標準”(增修訂草案)起草情況的說明》。首次對于中藥飲片擬增加微生物限度檢查進行了說明。消息一出,......

    MALDITOF迎來井噴式增長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數據分析顯示,國內對MALDI-TOF質譜的采購量因為食品安全中微生物鑒定市場的興起而快速增加,MALDI-TOF市場呈井噴式增長。據了解,近期,全國多地的地市級食藥、疾控系統均開始采......

    CNASGLXX《臨床微生物檢驗程序驗證指南》網上征求意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為了更加規范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的認可工作,深化技術要求,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秘書處組織制訂了CNAS-GLXX《臨床微生物檢驗程序驗證指南》。并于網上公示,征求社會各方......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