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6-29 10:22 原文鏈接: 微生物檢驗:微生物檢驗中變形桿菌培養鑒定要點

    變形桿菌類為有動力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包括變形桿菌屬、普羅菲登屬和摩根氏菌屬。變形桿菌屬分為普通變形桿菌(P.vulgaris)、奇異變形菌(P.mirabilis)、產粘液變形桿菌(P.myxofaciens.)和潘氏變形桿菌(P.pennea)。普羅菲登斯菌屬共有5個種。摩根氏菌屬只有一個種,即摩根氏菌(Morganella morganii)。

    變形桿菌類是腐物寄生菌,自然界中廣泛分布,水、土壤、腐敗有機物中以及動物腸中都有存在,是一種條件致病菌,這種活菌在肉品上大量繁殖,被人攝食后進人人體,在條件適合時,就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所以只從樣品中檢出變形桿菌并無實際意義,只有變形桿菌類嚴重污染的食品被人攝食后,才能引起食物中毒。

    檢驗變形桿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時,不僅要分離鑒定變形桿菌而且還要檢驗變形桿菌在每克食品中的最近似數。


    一、生物學特性

    1.形態與染色特性

    變形桿菌是一類大小、形態不一的細菌,有時球形,有時絲狀,呈明顯的多形性,周身鞭毛,能運動,無芽孢莢膜,革蘭氏陰性。

    2.培養特性

    1)需氧及兼性厭氧。

    2)對營養要求不高,在普通瓊脂上生長良好。

    3)在固體培養基上普通和奇異變形桿菌常擴散生長,形成一層波紋薄膜,叫做遷徙生長現象。

    4)變形桿菌最適生長溫度為20℃,在10℃~43℃均可生長。

    5)在瓊脂上形成圓形、扁平,半透明的無色菌落,易與沙氏門菌菌落混淆,本菌有溶血現象,在肉湯中成均勻混濁生長,表面可形成菌膜。

    6) 在SS平板上可以形成圓形、扁薄、半透明的菌落,易與其它腸道致病菌混淆。

    3.生化特性

    本族細菌苯丙氨酸脫羧酶為陽性,它們發酵葡萄糖產酸及少量氣體,對果糖、半乳糖與甘油的發酵能力不一致,甲基紅試驗(MR)陽性。對左旋伯膠糖、糊精、衛矛醇、肝糖,菊糖、乳糖、山梨醇和淀粉無作用。除奇異變形桿菌外,都產生靛基質(引哚),能在KCN培養基上生長。

    4.血清學特性

    變形桿菌的抗原結構較復雜,均含O抗原和H抗原,所以可根據所含O抗原和H抗原來確定它的菌型。普通變形桿菌和奇變形桿菌分為49個O抗原,19個H抗原;摩根氏變形桿菌分為34個O抗原和25個H抗原;雷極氏變形桿菌分為34個O抗原和26個H抗原。

    5.抵抗力

    本菌的抵抗力中等,對巴氏滅菌及常用消毒劑敏感。

    6.毒素特性

    變形桿菌能產生腸毒素,化學成分為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復合物,具有抗原性。引起中毒性胃腸炎。

     

    二、致病性

     1、一種是攝入含有大量變形桿菌的食物后,變形桿菌進入人體胃腸道中,先在小腸內生長繁殖,從而引起感染。同時,變形桿菌還能夠產生腸毒素,這種腸毒素就會引起人的中毒性胃腸炎;

    2、另一種是由于摩根變形桿菌產生很強的脫羧酶,在這種脫羧酶的強力催化下,食品中的組氨酸脫羧生成組胺,從而使人體產生過敏型中毒。

     

    三、主要癥狀

    變形桿菌類食物中毒是最常見的一種食物中毒,尤其是熟肉類和涼拌菜,以及因吃病死畜肉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事例更是常有發生。這種食物中毒潛伏期短,一般為3-4小時,主要癥狀為惡心、嘔吐、腹痛劇烈如刀割、腹瀉、頭疼、發熱、全身無力等,腹瀉一日數次,多為水樣便、有惡臭、少數帶粘液。病程較短.一般為1-3天。

     摩根氏菌往往能引起過敏反應,潛伏期一般為30-40分鐘,也可短至5分鐘或長達數小時,主要表現為顏面潮紅、酒醉狀、頭疼、蕁麻疹、血壓下降、心博過速等,有時也伴有發熱、嘔吐、腹瀉等癥狀,多在12小時內恢復。水產品引起的中毒多為此類。


    四、流行病學特點

    1、季節性特點:全年均可發生,大多數發生在5-10月,以7-9月常見。

    2、食品的種類:主要是動物性食品,特別是熟肉以及內臟的熟制品。熟制品被變形桿菌污染通常無感觀形狀的變化,極易引起食物中毒。

    3、食物中變形桿菌的來源: 廣泛存在自然界。生的肉類食品,尤其動物內臟變形桿菌帶菌率較高,在食品烹調加工是,處理生、熟食品的工具、容器未嚴格分開,可污染熟制品。或食用前未加熱或加熱不徹底,食后即引起食物中毒。

     

    五、檢驗

    食品中變形桿菌的檢驗主要分五個步驟即:分離培養、生化鑒定、血清學檢查、變形桿菌菌數的測定、動物試驗。

    1.分離培養

    將所取樣品分別劃線接種于腸道菌選擇培養基(SS瓊脂或D?C瓊脂)及鑒別培養基(伊紅美蘭瓊脂或麥康凱瓊脂)平板各一個,在37℃的條件下培養18-24小時后,觀察菌落特征,變形桿菌的菌落特征是:在鑒別培養基上為無色透明,有的蔓延生長,有的不蔓延生長,在選擇培養平板上形成單個菌落,有的菌落邊緣呈擴散狀,對光觀察,菌落周圍淡藍色中心稍厚,打開平皿時有臭味,有粘性,選出可疑菌落,在平皿底部做好標記。

    2.生化試驗

    選擇可疑菌落接種于苯丙氨酸瓊墮斜面(愛德華氏改良培養基),37℃培養6-8小時后觀察結果,如果苯丙氨酸瓊脂斜面變為棕黑色,則為苯丙氨酸脫羧酶陽性,經革蘭氏染色鏡檢,如為革蘭氏陰性桿菌,可初步判定為變形桿菌。

    3.血清學檢查

    4.變形桿菌菌數的測定

    菌數的測定方法是將檢樣在研缽中研磨制成懸液后,以生理鹽水對原樣品進行1:100,1:1000,1:10000,1:100000等稀釋度的稀釋。然后以移液管分別移取每種稀釋度的懸液0.1ml 接種于瓊脂斜面底部的凝結水內,但勿接觸培養基斜面表面。在37℃條件下培養24-48小時,觀察生長狀況。變形桿菌可自下而上彌漫生長,以出現生長的最高稀釋度乘以10,則為每克檢樣中變形桿菌的最近似數。

    5.動物試驗

    把檢樣中分離純化出的變形桿菌培養物,分別飼喂小白鼠或豚鼠、家兔等供試動物,如供試動物出現寒戰、豎毛、腹瀉等中毒癥狀則進一步證實為變形桿菌。


    相關文章

    藥典委:9201藥品微生物檢驗替代方法驗證指導原則標準草案的公示(第二次)

    近日,國家藥典委啟動了對9201藥品微生物檢驗替代方法驗證指導原則的第二次公示,旨在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公示期為一個月,自即日起至2024年7月1日結束。隨著微生物學分析技術的快速發展,制藥......

    為抗疫成都微生物檢驗團隊與病毒“零距離”

    2月15日晚上10點過,成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檢驗黨支部書記孟建彤的電話又響了,有疑似病例標本即將送來檢驗,負責檢驗的組員立即著手準備,穿戴連體防護服、防水靴套,戴N95口罩、護目鏡、雙層乳膠手......

    中藥飲片擬增微生物檢驗,中藥發展迎來新挑戰?

    3月26日,藥典委發布了《對《中國藥典》2020年版“中藥飲片微生物限度檢查法”及“非無菌藥品微生物限度標準”(增修訂草案)起草情況的說明》。首次對于中藥飲片擬增加微生物限度檢查進行了說明。消息一出,......

    MALDITOF迎來井噴式增長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數據分析顯示,國內對MALDI-TOF質譜的采購量因為食品安全中微生物鑒定市場的興起而快速增加,MALDI-TOF市場呈井噴式增長。據了解,近期,全國多地的地市級食藥、疾控系統均開始采......

    CNASGLXX《臨床微生物檢驗程序驗證指南》網上征求意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為了更加規范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的認可工作,深化技術要求,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秘書處組織制訂了CNAS-GLXX《臨床微生物檢驗程序驗證指南》。并于網上公示,征求社會各方......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