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9-28 17:09 原文鏈接: 德國國立科研機構是如何運行的

       德國北部靠近波羅的海的地方,坐落著小城格賴夫斯瓦爾德(Greifswald),這是一座依校而建、頗具科研氣息的城市。

      在這里,除了1456年創建的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外,還有許多國際知名的德國國家實驗室:

      馬普所等離子體中心,專注于全球最大核聚變裝置仿星器WX-7的研制;

      德國聯邦動物健康研究所(又名弗里德里希·勒夫勒研究所),掌握著世界頂級4G生物安全實驗室并為國家決策提供建議;

      萊布尼茨低溫等離子體科技中心,致力于從事低溫等離子體基礎和應用研究。

      分工明確

      小城東南角。馬普所等離子體中心。

      研究中心的門口,擺放著一個醒目而扭曲的圈。這個圈代表的,正是仿星器WX-7的線圈的形狀。仿星器WX-7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核聚變裝置。

      等離子體中心的教授拉爾夫·克雷伯(Ralf Kleiber),是位理論物理學家,他已經為WX-7的研發奮斗了十年。

      “這個研究中心由馬普所與亥姆霍茲聯合會共建。” 望著龐大的仿星器和錯綜復雜的腳手架,克雷伯對記者說,“之所以要共建,是因為建設中需要馬普所理論物理學家做基礎研究,同時也需要亥姆霍茲聯合會的工程技術支持。”

      在德國,馬普所是基礎研究的重鎮。“馬普所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研究組織,主要關注基礎研究。該所以世界著名物理學家馬克思·布朗克的名字命名,包含了83個科研機構和科學裝置。”克雷伯說。

      而亥姆霍茨聯合會是大科學裝置建設的“大腕”,也是德國最大的科學組織,員工人數超過38000名,每年獲得經費超過4億歐元,該聯合會致力于追求國家、社會的長期研究目標,擁有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德國癌癥研究中心、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等18個國家級的研究中心。

      除此之外,德國另兩大著名國立科研機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和萊布尼茨聯合會,也都分工明確。

      弗勞恩霍夫研究所專注應用研究,目前運行了66個機構和研究單元,是歐洲應用科學研究的最大機構。萊布尼茨聯合會注重成果轉化,該聯合會下設89家研究機構,議題廣泛,幾乎覆蓋從人類學與社會科學,到自然科學和工程學的各個領域,但所有的研究所都追求同一個目標,即同時從事基礎和應用研究。

      兩種經費

      小城西南邊。一座曾與世隔絕的小島。

      1910年,在這座小島上,德國細菌學家弗里德里希·勒夫勒(Friedrich Loeffler)開始研究口蹄疫病毒,讓這里成為世界上最早開展病毒研究的地方。

      最初,顧慮到公共安全問題,小島僅靠一根索道連接大陸。如今,這里成了德國聯邦動物健康研究所的總部,主要開展人畜共患疾病研究。由于安全設施級別提升,一條小型公路取代了索道。

      早晨,和其他研究員一樣,研究所所長托馬斯·梅騰萊特(Thomas C. Mettenleiter)通過這條公路進入園區。今年,已經是他做所長的第20個年頭。

      這么長的任期里,最讓梅騰萊特感到欣慰的是,機構的經費來源一直穩定。

      由于研究所由國家支持,所以基礎經費直接來自國家。“當然,經濟情況的改變會改變國家對我們的財政支持,但我至今還從沒有遇到過不好的情況。”梅騰萊特說。

      每年,整個研究機構獲得的保證性經費數額在6000萬至6500萬歐元。“這些保證性經費的一部分用于研究所日常運行,其余的均分給各位終身職位的科研人員,作為科研項目的啟動資金。”梅騰萊特說。

      除保證性經費之外,研究所還鼓勵科研人員申請競爭性經費,并將申請情況納入對科學家個人的考評中。與此同時,與德國很多科研機構一樣,德國聯邦動物健康研究所也不為博士生、博士后和非終身職位的科研人員提供保證性經費,因此,這部分科研人員必須申請第三方經費。

      “第三方經費中的85%到90%來自聯邦部委的競爭性經費,只有10%左右的經費來自企業,主要用于幫企業做檢測。”梅騰萊特說。

      謹慎評估

      小城中心。萊布尼茨低溫等離子體科技中心。

      這家科技中心是萊布尼茨聯合會的下屬獨立研究所之一,也是歐洲在低溫等離子體基礎研究以及技術應用領域規模最大的研究所。

      榮格·埃爾貝克(J?rg Ehlbeck)是科技中心等離子生物工程實驗室主任。目前,他的團隊一共有13名成員,主要研發能將等離子體技術用于食品安全領域的設備。

      和科技中心的其他成員一樣,埃爾貝克和他的團隊每年和每七年都要經歷評審考核。“每年,機構里的科研人員都需要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每七年,萊布尼茨聯合會還會對科技中心進行一次評價。”埃爾貝克說。

      在萊布尼茨聯合會,設有名為“萊布尼茨評議會”的機構。該評議會每七年會對聯合會下屬研究所進行評估。

      評議會評估的重點,是聯合會下屬研究所七年里的發展情況,及其未來規劃。除此之外,評議期間還會產生審查委員會,審查委員會的成員會評估研究所的科研、咨詢、服務的質量,以及機構間合作、國際知名度、成果轉化、兩性平等之類的情況。

      對于如何進行評價,萊布尼茨聯合會有一套嚴格的標準。根據2014年7月修訂的《萊布尼茨聯合會評議會評估程序基本準則》,審查委員會的成員包括主席、專家、一名聯邦代表和一名國家政府代表,整個審查委員會委員數不能超過16人。

      其中,主席由評議會評價委員會從該委員會提名一位主席和一位副主席,且必須保證這兩位主席分別是學科專家和非學科專家。主席再依據明文規定的標準任命專家組成評價委員會,以確保不會存在利益沖突。

      盡管這樣的評價方式,讓包括埃爾貝克在內的科研人員倍感壓力,但是他還是嘗試著去理解。“只有做得足夠好,科技中心才能從聯合會獲得穩定的資金支持。”埃爾貝克說。

    相關文章

    截至2023年底全國認證機構共計1242家同比增長超10%

    記者今天(7日)了解到,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認監委)公布了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行業的最新統計數據:認證機構方面,截至2023年底,全國認證機構共計1242家,同比增長超過10%;有效認證證書共計約376萬張......

    全國醫養結合機構已有7800多家

    在國家衛健委近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介紹,截至目前,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簽約合作8.7萬對,具備醫療衛生機構資質并進行養老機構備案的醫養結合機構7800多家,床位總......

    華南農業大學智能農業生產機器人斬獲德國iF設計獎

    據華南農業大學6日消息,該校工程學院郭涵、楊文武團隊項目ANTOBOT智能農業生產機器人以360分的高分(超過獲獎分數線100分)斬獲德國iF設計獎。目前,該款機器人已進入中試階段,預計將在2026年......

    這座大學迎德國總理朔爾茨,被稱為:“中德兩國科教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15日,德國總理朔爾茨的中國之旅延續了前一天的繁忙。從重慶,到上海,再到北京,朔爾茨一天穿梭三地,在訪問中,他表示,希望兩國的對話交流能夠不斷增加,并對德企在中國的發展表示了肯定。總臺央視記者黃達:這......

    關于同意德國RollsRoyceSolutionsGmbH等6家境外單位注冊登記確認書信息變更的通知

    名稱關于同意德國Rolls-RoyceSolutionsGmbH等6家境外單位注冊登記確認書信息變更的通知索引號000014672/2024-00145分類核設施安全監管發布機關國家核安全局生成日期2......

    萬鋼與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會長馬丁?舒爾茨舉行會晤

    2月6日,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京會晤德國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會長、歐洲議會前議長馬丁·舒爾茨(MartinSchulz)一行。雙方就加強中德及中歐科技合作等相關話題交流探討。萬鋼對舒爾茨一行來訪表示......

    年度大盤點|全國檢驗檢測服務業年度統計震撼來襲

    2023年12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22年度全國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報”。截至2022年底,我國獲得資質認定和其他專業領域法定資格、資質的各類檢驗檢測機構共有52769家,全年實現營業......

    中辦、國辦發布重要通知!生態環境部職責機構編制調整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關于調整生態環境部職責機構編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根據《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黨中央、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優化調整方案》,經報黨中央、國......

    重磅!五份中辦國辦通知,職責機構編制重大調整!

    10月12日,中國機構編制網接連發布五份中辦國辦通知,經報黨中央、國務院批準,調整工信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衛健委、央行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職責、機構、編制。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工業和信息化......

    廣州新型研發機構數量連續7年穩居廣東省第一

    7月6日,廣州召開了高質量發展看廣州——《關于促進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近年來,廣州推動建設一批具有戰略性、前瞻性的新型研發機構。目前,廣州現......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