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診斷一旦確立,其基本治療原則如下:
(1)絕對臥床休息 立即吸氧,有效止痛,盡快建立靜脈給藥通道,盡可能迅速地進行心電監護和建立必要的血流動力學監測,留置尿管以觀察尿量,積極對癥治療和加強支持治療。
(2)擴充血容量 如有低血容量狀態,先擴充血容量。若合并代謝性酸中毒,應及時給予5%碳酸氫鈉,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根據心功能狀態和血流動力學監測資料,估計輸液量和輸液速度。一般情況下,每天補液總量宜控制在1500~2000mL。
(3)使用血管活性藥物 補足血容量后,若休克仍未解除,應考慮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常用藥物包括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間羥胺、去甲腎上腺素、硝酸甘油和硝普鈉等。
(4)盡量縮小心肌梗死范圍 挽救瀕死和嚴重缺血的心肌,這些措施包括靜脈和(或)冠脈內溶血栓治療,施行緊急經皮冠脈腔內成形術(PTCA)和冠脈搭橋術。
(5)積極治療并發癥 如心律失常和防治腦、肺、肝等重要臟器功能衰竭,防治繼發感染。
(6)其他 藥物治療同時或治療無效情況下,有條件單位可采用機械性輔助循環,如主動脈內氣囊反搏術、左室輔助泵或雙室輔助泵,甚至施行全人工心臟及心臟移植手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