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議,確定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577位,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現予公布。
前段時間大家擔心的“茅臺院士”、“XX院士”,似乎都沒出現……
以下是中國工程院公布的候選名單: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58人) | |||||
序號 | 姓名 | 出生年月 | 專業 | 工作單位 | 提名渠道 |
1 | 包幼林 | 1957年09月 | 航空宇航推進理論及工程 | 中國航發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 | 中國科協 |
2 | 蔡國飆 | 1967年01月 | 航空宇航推進理論及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院士提名 |
3 | 陳新 | 1960年02月 | 機械電子工程 | 廣東工業大學 | 院士提名 |
4 | 陳學東 | 1963年04月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華中科技大學 | 院士提名 |
5 | 陳勇 | 1967年08月 | 飛行器設計(包括總體、結構等) |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 院士提名 |
中國科協 | |||||
6 | 丁建寧 | 1966年03月 | 機械電子工程 | 江蘇大學 | 中國科協 |
7 | 費龍 | 1966年01月 |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 |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 | 中國科協 |
8 | 馮江華 | 1964年11月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 | 院士提名 |
9 | 付夢印 | 1964年11月 | 武器系統與應用工程 | 南京理工大學 | 院士提名 |
10 | 高峰 | 1956年12月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上海交通大學 | 院士提名 |
11 | 韓珺禮 | 1965年09月 | 兵器發射理論與技術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研究院 | 院士提名 |
12 | 何大軍 | 1962年12月 | 航空宇航推進理論及工程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六研究院 | 中國科協 |
13 | 赫曉東 | 1961年11月 | 工程力學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院士提名 |
14 | 胡震 | 1967年10月 |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 | 院士提名 |
15 | 黃強 | 1965年07月 | 機械電子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學 | 院士提名 |
16 | 黃守道 | 1962年10月 | 電機設計制造 | 湖南大學 | 院士提名 |
17 | 李春明 | 1964年03月 | 軍用車輛工程 |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二〇一研究所 | 院士提名 |
18 | 李德才 | 1965年12月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清華大學 | 院士提名 |
19 | 李東 | 1967年06月 | 飛行器設計(包括總體、結構等)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 院士提名 |
20 | 李建斌 | 1962年10月 | 專用機械設計與制造 |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 | 院士提名 |
21 | 李克強 | 1963年01月 | 車輛設計與制造 | 清華大學 | 院士提名 |
22 | 廖達雄 | 1963年11月 | 航空宇航科學技術 | 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 | 中國科協 |
23 | 廖志忠 | 1962年10月 | 飛行器設計(包括總體、結構等) | 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 | 院士提名 |
24 | 劉春躍 | 1962年03月 | 水下兵器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七五〇試驗場 | 院士提名 |
25 | 劉宏 | 1966年12月 | 機械電子工程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院士提名 |
26 | 劉永泉 | 1963年06月 | 航空宇航推進理論及工程 | 中國航發沈陽發動機研究所 | 院士提名 |
27 | 馬玉山 | 1968年12月 |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 | 吳忠儀表有限責任公司 | 中國科協 |
28 | 梅雪松 | 1963年04月 |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 | 西安交通大學 | 中國科協 |
29 | 聶海濤 | 1964年12月 | 飛行器設計(包括總體、結構等) | 電子科技大學 | 院士提名 |
30 | 彭凡 | 1963年04月 | 機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動化 | 共享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 中國科協 |
31 | 沈功田 | 1963年10月 | 特種設備設計與制造 | 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 | 院士提名 |
中國科協 | |||||
32 | 宋保維 | 1963年07月 | 水下兵器 | 西北工業大學 | 院士提名 |
33 | 譚家華 | 1946年04月 |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 | 上海交通大學 | 院士提名 |
34 | 王彬文 | 1974年10月 | 飛行器設計(包括總體、結構等) | 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 | 中國科協 |
35 | 王國慶 | 1966年04月 |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院士提名 |
36 | 王海峰 | 1964年10月 | 飛行器設計(包括總體、結構等)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 | 院士提名 |
中國科協 | |||||
37 | 王海福 | 1966年11月 | 火炮自動武器及彈藥(戰斗部)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學 | 院士提名 |
38 | 王建華 | 1954年02月 | 電器設計制造 | 西安交通大學 | 院士提名 |
39 | 王樹新 | 1966年09月 | 專用機械設計與制造 | 天津大學 | 院士提名 |
40 | 王向明 | 1962年12月 | 飛行器設計(包括總體、結構等)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 | 院士提名 |
41 | 王云鵬 | 1966年12月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院士提名 |
42 | 吳曉光 | 1960年07月 |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 |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 院士提名 |
43 | 徐向陽 | 1965年05月 | 機械電子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中國科協 |
44 | 楊建民 | 1958年11月 |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 | 上海交通大學 | 院士提名 |
45 | 于志堅 | 1960年03月 | 航空宇航系統工程與理論 | 中國人民解放軍63710部隊 | 院士提名 |
46 | 苑世劍 | 1963年01月 | 機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動化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院士提名 |
47 | 苑偉政 | 1961年02月 | 機械電子工程 | 西北工業大學 | 院士提名 |
48 | 張弘 | 1962年09月 | 飛行器設計(包括總體、結構等) | 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院士提名 |
49 | 張錦嵐 | 1963年12月 |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 |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院士提名 |
50 | 張衛東 | 1958年02月 | 飛行器設計(包括總體、結構等)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 | 院士提名 |
51 | 張學義 | 1962年11月 | 車輛設計與制造 | 山東理工大學 | 中國科協 |
52 | 張奕群 | 1962年08月 | 控制理論與工程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第二總體設計部 | 院士提名 |
53 | 趙祥模 | 1966年08月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長安大學 | 院士提名 |
中國科協 | |||||
54 | 鄭津洋 | 1964年11月 | 特種設備設計與制造 | 浙江大學 | 院士提名 |
55 | 鄭小康 | 1959年04月 | 電機設計制造 |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 | 中國科協 |
56 | 朱坤 | 1966年02月 | 飛行器設計(包括總體、結構等)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 | 院士提名 |
57 | 鄒恒光 | 1969年01月 | 飛行器設計(包括總體、結構等)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 | 院士提名 |
58 | 鄒汝平 | 1962年09月 | 武器系統與應用工程 | 中國兵器工業第二〇三研究所 | 院士提名 |
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74人) | |||||
序號 | 姓名 | 出生年月 | 專業 | 工作單位 | 提名渠道 |
1 | 蔡樹軍 | 1964年11月 | 微電子技術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院士提名 |
2 | 曹必松 | 1946年10月 | 電子技術 | 清華大學 | 院士提名 |
3 | 陳林森 | 1961年01月 | 光電子技術 | 蘇州大學 | 中國科協 |
4 | 陳錢 | 1964年11月 | 光電子技術 | 南京理工大學 | 院士提名 |
5 | 陳山枝 | 1969年02月 | 通信與網絡技術 | 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院士提名 |
6 | 陳性元 | 1963年11月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北京信息科學技術研究院 | 院士提名 |
7 | 程建 | 1964年09月 | 通信與網絡技術 | 中國人民解放軍32076部隊 | 院士提名 |
8 | 程學旗 | 1971年02月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 院士提名 |
9 | 鄧云凱 | 1962年12月 | 雷達技術 |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 中國科協 |
10 | 董勝波 | 1960年11月 | 導航制導與控制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二十五所 | 院士提名 |
11 | 樊仲維 | 1965年07月 | 激光技術與紅外技術 |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 院士提名 |
12 | 方向 | 1963年12月 | 測試計量技術 |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 院士提名 |
13 | 馮丹(女) | 1970年05月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華中科技大學 | 院士提名 |
14 | 付琨 | 1974年06月 | 信號處理技術與水聲工程 |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 院士提名 |
15 | 郭建增 | 1965年07月 | 激光技術與紅外技術 |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院士提名 |
16 | 過敏意 | 1962年02月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上海交通大學 | 中國科協 |
17 | 何克清 | 1947年11月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武漢大學 | 院士提名 |
18 | 洪偉 | 1962年10月 |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東南大學 | 院士提名 |
19 | 胡向東 | 1964年09月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國家高性能集成電路(上海)設計中心 | 院士提名 |
20 | 黃鐵軍 | 1970年11月 | 人工智能 | 北京大學 | 中國科協 |
21 | 季新生 | 1968年06月 | 通信與網絡技術 |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 | 院士提名 |
22 | 賈焰(女) | 1960年04月 | 信息安全技術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 院士提名 |
中國科協 | |||||
23 | 江碧濤(女) | 1967年08月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中國人民解放軍61646部隊 | 院士提名 |
24 | 姜秋喜 | 1960年07月 | 信號處理技術與水聲工程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 院士提名 |
25 | 蔣昌俊 | 1962年05月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同濟大學 | 院士提名 |
26 | 蔣亞東 | 1964年02月 | 傳感器與遙感技術 | 電子科技大學 | 院士提名 |
27 | 孔志印 | 1964年08月 | 信息安全技術 | 中央軍委辦公廳某研究所 | 院士提名 |
28 | 藍羽石 | 1954年09月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 院士提名 |
29 | 李波 | 1966年08月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院士提名 |
30 | 李得天 | 1966年06月 | 測試計量技術 | 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 | 中國科協 |
31 | 李建東 | 1962年10月 | 通信與網絡技術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院士提名 |
32 | 李勁東 | 1963年08月 | 傳感器與遙感技術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 | 院士提名 |
33 | 劉東紅(女) | 1966年09月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 院士提名 |
34 | 龍騰 | 1968年01月 | 信號處理技術與水聲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學 | 院士提名 |
35 | 羅毅 | 1960年02月 | 光電子技術 | 清華大學 | 院士提名 |
36 | 馬建峰 | 1963年10月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貴州大學 | 中國科協 |
37 | 尼瑪扎西 | 1964年06月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西藏大學 | 院士提名 |
38 | 年夫順 | 1962年08月 | 精密儀器技術 | 中電科思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院士提名 |
39 | 沈向洋 | 1966年10月 | 人工智能 | 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福田) | 院士提名 |
40 | 史元春(女) | 1967年01月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清華大學 | 院士提名 |
41 | 宋愛國 | 1968年11月 | 機器人技術 | 東南大學 | 中國科協 |
42 | 蘇金樹 | 1962年11月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 院士提名 |
43 | 孫向東 | 1963年04月 | 傳感器與遙感技術 |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研究院 | 院士提名 |
44 | 童小華 | 1971年02月 | 傳感器與遙感技術 | 同濟大學 | 院士提名 |
中國科協 | |||||
45 | 王飛躍 | 1961年11月 | 控制理論與技術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 院士提名 |
46 | 王海峰 | 1971年11月 | 人工智能 | 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 | 院士提名 |
47 | 王建華 | 1962年12月 | 信息安全技術 | 中國人民解放軍93114部隊 | 院士提名 |
48 | 王建民 | 1968年05月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清華大學 | 中國科協 |
49 | 王明健 | 1961年07月 | 信息安全技術 | 北京信息科學技術研究院 | 院士提名 |
50 | 王文海 | 1967年08月 | 自動化系統技術 | 浙江大學 | 院士提名 |
51 | 王振常 | 1964年09月 | 精密儀器技術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 院士提名 |
52 | 吳楓 | 1969年07月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院士提名 |
中國科協 | |||||
53 | 吳劍旗 | 1966年07月 | 雷達技術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院士提名 |
54 | 徐軼 | 1965年04月 | 信息安全技術 | 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某研究所 | 院士提名 |
55 | 晏磊 | 1956年10月 | 傳感器與遙感技術 | 北京大學 | 中國科協 |
56 | 陽春華(女) | 1965年01月 | 控制理論與技術 | 中南大學 | 中國科協 |
57 | 楊曉波 | 1964年05月 | 雷達技術 | 電子科技大學 | 中國科協 |
58 | 于銳 | 1962年10月 | 信息安全技術 | 公安部 | 院士提名 |
59 | 郁文賢 | 1964年10月 | 雷達技術 | 上海交通大學 | 院士提名 |
60 | 云曉春 | 1971年02月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國家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院士提名 |
61 | 張寶東 | 1962年12月 | 信息安全技術 | 中國人民解放軍32057部隊 | 院士提名 |
62 | 張承慧 | 1963年09月 | 自動化系統技術 | 山東大學 | 院士提名 |
63 | 張春熹 | 1965年01月 | 光電子技術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院士提名 |
64 | 張宏科 | 1957年09月 | 通信與網絡技術 | 北京交通大學 | 院士提名 |
65 | 張凱 | 1963年11月 | 激光技術與紅外技術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應用電子學研究所 | 院士提名 |
66 | 張文軍 | 1963年10月 | 通信與網絡技術 | 上海交通大學 | 院士提名 |
67 | 張小松 | 1968年06月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電子科技大學 | 院士提名 |
68 | 張修社 | 1965年03月 | 雷達技術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 院士提名 |
69 | 張學軍 | 1968年09月 | 應用光學 |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 院士提名 |
中國科協 | |||||
70 | 張雨東 | 1964年04月 | 應用光學 |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 | 院士提名 |
71 | 趙先明 | 1966年12月 | 通信與網絡技術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中國科協 |
72 | 鄭慶華 | 1969年01月 | 人工智能 | 西安交通大學 | 院士提名 |
73 | 鄭辛 | 1968年05月 | 導航制導與控制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 院士提名 |
74 | 莊越挺 | 1965年06月 | 人工智能 | 浙江大學 | 院士提名 |
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63人) | ||||||||
序號 | 姓名 | 出生年月 | 專業 | 工作單位 | 提名渠道 | |||
1 | 鮑曉軍 | 1963年04月 | 石油與天然氣化工 | 福州大學 | 院士提名 | |||
2 | 陳代杰 | 1957年04月 | 制藥工程與工藝 | 上海交通大學 | 院士提名 | |||
3 | 陳健 | 1964年01月 | 化學工程 | 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 中國科協 | |||
4 | 儲雙杰 | 1964年12月 | 鋼鐵冶金 |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 院士提名 | |||
5 | 崔洪芝(女) | 1965年02月 | 金屬材料 | 山東科技大學 | 院士提名 | |||
中國科協 | ||||||||
6 | 戴圣龍 | 1966年09月 | 金屬材料 | 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院士提名 | |||
7 | 鄧龍江 | 1966年11月 | 功能材料 | 電子科技大學 | 院士提名 | |||
8 | 董瀚 | 1962年03月 | 金屬材料 | 上海大學 | 中國科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