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12-02 10:15 原文鏈接: 快篩快檢守住食安

      江門市副市長梁許贊檢查農貿市場食品檢測室。

      食品藥品安全是公眾最為關注的切身問題之一,如何守住食品藥品安全底線和紅線,將餐桌上的風險和隱患降至最低,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頭等大事”。

      面對近年來全國多地食品安全事故頻發,食品藥品制假售假違法犯罪手段愈加復雜隱蔽的現狀,2015年8月,江門市食藥監局“重拳”出擊,開建“3+1”快篩快檢體系,全面構建市、縣、鎮三級監管機構和大型食品藥品經營、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超級市場快篩快檢立體檢測體系。

      南都記者從該局獲悉,目前“3+ 1”食品藥品快篩快檢體系已基本建成,建成1個市級中心、7個縣級分中心、101個食品快檢示范市場。這徹底改變了舊模式監管單靠“眼看、手摸、鼻聞、筆記”的現狀,改變了舊模式監管“時效差、成本高”的工作格局,及時發現、控制存在質量問題或風險的食品藥品,極大提高食品藥品安全保障能力。

      四層次立體檢測

      實現三區四市全覆蓋

      “以前的快篩快檢工作,主要是在監管執法過程當中零星開展的快篩快檢,覆蓋面沒有這么大。”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坦言,在過去,“眼看、手摸、鼻聞、筆記”是傳統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方式,在日常抽檢中,監督抽檢的批次僅占流通領域的極小部分,難以形成有效的威懾力。

      而在新形勢下,食品藥品制假售假違法犯罪方式不斷翻新,手段更加復雜隱蔽,非法添加化學成分的“科技造假”也逐漸從藥品、中成藥領域滲透到食品、功能性保健食品、特殊用途化妝品等領域。創新快篩快檢服務的方式,徹底改變監管“時效差、成本高”工作格局迫在眉睫。

      2015年8月13日,江門市食藥監局發布官方消息稱,江門將全面構建市、縣、鎮三級監管機構和大型食品藥品經營、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超級市場快篩快檢立體檢測體系(簡稱“3+1”快篩快檢體系),并計劃在2016年底實現三區四市全覆蓋。該檢測體系將建設一個市級中心,7個縣級分中心,30個鎮級快篩快檢室,100個示范市場快檢室。

      “這一次的覆蓋面很大,包括了一個市級食品藥品快篩快檢中心、7個縣級食品藥品快篩快檢分中心、31個鎮級快篩快檢室、100個市場經營者的快篩快檢室四個層次的檢測主體,能夠對三區四市進行全覆蓋,及時發現、控制存在質量問題或者風險的食品藥品,減少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的產品上市,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食品藥品安全,是新形勢下實現職能轉換、協同創新,促進市場監管職能到位的重要舉措。”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快篩快檢體系

      檢測項目增至60項

      除區域覆蓋面的增大外,快篩快檢體系的檢測項目也增至60項,基本覆蓋常見的食品、藥品、中藥材、保健食品、化妝品品種和易發生殘留、濫用或者非法添加的項目。常見的項目如蔬菜有機磷類農藥殘留、水產品的孔雀石綠、氯霉素等抗生素殘留、甲醛等項目,化妝品非法添加糖皮質激素類、氯霉素、甲硝唑,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西地那非類、他達拉非類等等。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23日,市級中心完成快篩快檢1317批,縣級分中心完成快篩快檢8212批,鎮級快篩快檢室完成快篩快檢2361批,市場經營者完成快檢快篩101139批,共快檢快篩食品藥品113029批,結果呈陽性反應的238批,陽性率0 .21%,其中不合格的水產品170批次,督促經營者自行銷毀處理問題產品6191.5公斤。

      此外,正因為有了快篩快檢體系這一全市食品藥品安全狀況的“晴雨表”,市食藥監局還可實現“早發現、早研判、早預警、早處置”,進一步提高監管靶向命中率,有針對性地為案件提供前期快檢技術初篩,有效助力專項整治。數據顯示,2015年開展中藥飲片性狀快速鑒別233批,性狀不合格的145批;2016年至今開展中藥飲片性狀快速鑒別128批,性狀不合格的84批。在“水產品專項整治”行動中,該局開展針對性快篩快檢233批次,其中對快檢呈陽性的19批抽樣送實驗室檢驗,檢出孔雀石綠、氯霉素、硝基呋喃代謝物等危害物質,涉嫌違法的企業已被立案處罰,做出的罰沒款合計42.6萬元。

      101家示范市場看住食品安全

      作為本次“3+1”快篩快檢體系中的亮點工程,示范市場(超市)快檢室的建立和流動快檢車的配備,可謂徹底顛覆了過去舊模式監管“時效差、成本高”的工作格局。

      目前,全市已建成101家示范市場,其中有50家是省示范市場,51家屬于市示范市場,每個市場需要配備專兼職的快檢技術人員,配置有快檢設備、快檢試劑、計算機、冰箱、空調等設備、面積10平方米左右的快檢室,具備開展食用農產品和水產品農藥、獸藥、瘦肉精殘留等項目快檢的能力。“在示范市場,必須按 樣品登記-檢驗-數據上傳-結果公示 的流程進行。對第一次檢測為陽性的樣品,還需要復檢一次,結果仍屬陽性則確定為陽性產品,責令經營者自行下架、監督銷毀處理。”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要求,省示范的批發市場每日快檢任務為30批次,零售市場為10批次;市示范市場每月不少于80批次,每年不少于1000批次任務。

      除了示范市場開展常規檢查外,市食藥監局、蓬江區食藥監局還各配備了1輛負責“突擊檢查”的快檢車。該車主要選取人口密度大、配套設施滯后、問題產品多發區的超市、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和酒店、集體食堂開展“流動巡回式”的快篩快檢。車上配置有多種食品安全檢測儀器,可對蔬菜、水果、米面、水產品、食用油等品種進行快速檢測,主要檢測甲醛、吊白塊、瘦肉精等有害物質以及獸藥、農藥殘留等項目。“大部分檢測項目都可在15分鐘內完成,具有準確度高、快速高效、操作簡便等優點。”該局相關負責人說道。

      體系建設基本完成

      將落實經費保障

      目前,“3+1”快篩快檢體系建設已基本建立完成。“除了已建成101個食品快檢示范市場,我們還建成了1個市級中心、7個縣級分中心,以及26家基層快檢室。”但是,該局相關負責人坦言,目前平臺建設仍面臨專業技術人才匱乏、經費不足、部分市場快檢室的場地不足、市場開辦方經營成本增加、長期持續難度大等問題和困難。

      他表示,下一步將通過加強隊伍建設、落實經費保障、加大宣傳力度等方式克服上述難題。“我們將繼續引進食品藥品檢驗專業人才,爭取地方政府食品安全專項資金的投入,及時更新補充食品快速檢測設備、試劑及易耗品,增強技術保證能力。同時,將通過優化整合資源、專項資金集中投入,委托第三方具備法定資質、符合當地食品安全監管要求的綜合性食品檢驗檢測機構,適應監督管理及廣大群眾對食品安全信息的需要。針對快檢室場地不足的,我們探索實行周邊市場共用快檢室的方式,對水產品快檢等技術要求高的快檢,采取集中在各市、區快檢分中心完成的模式進行。”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