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7.5萬升、水果330噸、肉類131噸等,這僅僅是北京奧運會比賽期間奧運村要消耗的食物量的一部分。而在整個奧運會期間,北京市要滿足來自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7萬名注冊人員的餐飲需求;此外還要為700萬人次的觀眾提供持續60天的餐飲服務,預計將為各國代表團、工作人員、新聞記者、現場觀眾提供餐食1300多萬份,估計僅蔬菜就會吃掉5000噸以上。
規模大,食品種類多、標準高,持續時間長,餐飲場所分散,正值食源性疾患的高發期是北京奧運會食品保障的五大特點。這些因素都給奧運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帶來了挑戰。
作為一個餐飲大國,中國如何在奧運會這一規模大、涉及范圍廣、服務群體多又正值夏季高溫的特殊時期,讓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朋友們吃得好、吃得安全,無疑是世界矚目的焦點。
建立食品安全監測網絡
要確保對餐飲最好的滿足,首先要確保食品萬無一失、絕對安全。
因此,奧運食品安全保障是一個系統性大工程。為此,北京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組織體系、食品安全監測網絡體系、食品安全信用體系這三大體系。
據了解,為確保奧運會食品安全,北京市先后成立了由16個食品安全相關部門組成的食品安全委員會,并設立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監督協調辦公室為常設機構。同時,確立了由9個一級檢測單位和30個二級檢測單位組成的奧運食品檢測機構,承擔對奧運食品定點供應基地的環境監測及奧運食品檢測等工作。
目前,北京市已建立起覆蓋食品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的食品安全監測網絡,對重點食品進行全面、系統、持續監測,每年抽樣近10萬份。全市六大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與國家法定檢測機構協作,建立了食品自檢室。57家大型連鎖商場、超市的食品配送中心建立了快速檢測室。
為了保證滿足“嚴苛”的奧運食品安全標準,密集的食品安全檢測體系實現了全覆蓋。不僅在奧運場館內及周邊實施快速檢測、奧運場館內外實驗室實施檢測,還對食品備選基地空氣、土壤和水環境、養殖基地的興奮劑類物質進行動態監測。
而在奧運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中,現場快速檢測技術具有重要意義。盡管現場快速檢測由于靈敏度和特異性方面的限制,不能作為判定樣品安全性的最終依據;但作為發現問題的第一步,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實上,一些突發食源性事件的現場調查也往往以現場快速檢測作為篩查的第一步。根據我國當前的國情,對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以及超市等食品零售網點進行食品安全監督,乃至經營者自身管理,都需要配以現場抽樣和快速檢測。
也許你現在在餐館吃飯或者是在市場買菜的時候就可以看見衛生、工商行政執法人員進行食品抽樣檢查。你還可能發現執法人員現在對食品進行檢測不再像以前一樣只能依靠眼看、手摸、鼻聞等傳統的手段,檢測車、檢測箱等高科技裝備已成為他們的有力武器。其中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箱就是他們所配備的最便捷、最直接的食品安全檢測設備之一。
而北京市目前使用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箱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由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高志賢博士的課題組研制開發的。
打開食品安全檢測箱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飲食、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大事情。”高志賢介紹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由于一系列食品原料的化學污染、畜牧業中抗生素的應用、基因工程技術的應用,使食品污染導致的食源性疾病呈上升趨勢,食品安全問題為全世界所關注。在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大會上,食品安全被確認為公共衛生的優先領域,2001年WHO又在日內瓦召開食品安全戰略規劃會議,起草了全球食品安全戰略草案。”
國情決定了我國農產品、食品生產企業數量大、規模小、分散,且法治和自律意識相對薄弱,同時人口眾多、消費人群和渠道也多,因而構成了食品安全問題多發。除了環保因素和生產條件的客觀因素外,大多源于對農藥、獸藥、添加劑等違用、濫用。單靠上述一系列實驗室檢測方法和儀器,是難于及時、快速而全面地從源頭監控食品安全狀況的,所以速測儀有著特殊意義。針對以上情況,在衛生部、國際質量檢驗檢疫總局和農業部的支持下,科技部在“十五”期間設立了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食品安全關鍵技術》,進一步推動了國內食品快速檢測技術的發展,經過多年攻關后,已經取得了一批突出成果。
高志賢課題組在科技部“十五”、“十一五”課題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下,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通過對原有方法的改進和檢測方法的不斷創新,研制了適合現場快速檢測的新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箱。該檢測箱使用方便、操作簡單,可在15秒至30分鐘內完成現場樣品檢測;檢測項目包括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和污染物,包含二氧化硫、有機磷、非食用色素等20多項食品安全檢測的關鍵指標,范圍幾乎覆蓋了日常生活中的各類食品。其中,甲醇、亞硝酸鹽、甲醛等多項指標可實現現場定量檢測,檢出靈敏度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記者驚奇地發現,這種集試劑、器材、智能化微型光電檢測儀和多功能光反向傳感器于一體的新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裝備,只有一個手提箱大小。
正是由于該裝備體積較小,攜帶方便,檢測靈敏、準確、快速,可適用于衛生防疫、出入境食品、部隊、學校、賓館等進行食品安全現場監督管理,被廣泛應用于奧運會期間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除了在奧運食品安全保障中大顯身手,該檢測箱還多次保障了各種大型活動(如神舟系列飛船發射等)的食品安全。在今年的“5·12”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災過程中,高志賢研制開發的食品安全檢測箱在保障抗震救災人員飲食安全和災區的衛生防疫工作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希望在奧運會結束后能夠及時趕上神舟七號發射時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正忙于北京奧運會反恐安保工作的高志賢說。
食品中的“海克斯科技”不只是短視頻博主們的流量密碼。逛完超市之后,周緣發現,線下調味品的陳列和營銷也緊跟“潮流”。在某大型超市的醬油貨架,視線所及的最佳位置上,擺滿了周緣過去沒怎么見過的各品牌頭部產品......
30天抖音賬號漲粉500萬,“絕命毒師”辛吉飛火了。“料理湯白是加了三花淡奶”、“超低價燕窩其實是明膠片加糖”、“炸雞排只需要大豆拉絲蛋白就能做”......近一個多月時間里,辛吉飛頻頻用消費者并不熟......
關于CBIFS2022第十五屆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延期至11月7-8日舉辦的通知尊敬的各位專家、參展商和參會代表:近期國內本土疫情仍呈現多點散發、多地頻發的態勢,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配合政府疫情防控......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十四五”規劃的通知國衛食品發〔2022〕2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委機關各司局,疾控中心、食品評估中心、健康教育中心、統計信......
微生物質量檢驗是我國目前衡量食品衛生生產質量的重要檢驗指標之一,也常常是人們判定被檢出的細菌是否適合食用的科學依據之一。食品微生物指標反映了食品生產加工廠的環境以及食品生產衛生質量情況,能對加工過程中......
9月15日,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承辦的2022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中國科協主題日活動在中國科技館舉行。此次活動主題為“共創食安科普 智享美好生活”。本次活動回顧了《食品安全......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聯合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公安部印發《關于做好2022年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有關部門全面做好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各項工作,全力守住校園食品安全底線。這是記者31日從市場監管......
2022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29日在京舉辦,國務委員、國務院食安委副主任王勇出席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29日在2022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上介紹,截至目前,我國已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455項,包含2萬余項指標,涵蓋了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從過程到產品各環節的主要健康危害......
食品的保質期指的是什么?剩菜放進冰箱后,應該如何處理?外出就餐剩下的食物多,哪種菜不適合打包?近日,2022北京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特別推出“知‘食’比拼健康同行”專項競答活動,旨在促進公眾樹立健康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