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近日發表于《自然—通訊》的浣熊研究發現,對大型食肉動物的恐懼可以對其他獵物產生與被捕食者相同的效果,而且可能導致連鎖反應并傳遞到整個食物鏈,這表明頂級捕食者在生態系統內的影響力比以前認為的更為深遠。
頂級捕食者的存在會產生瀑布效應,其存在減少了獵物數量,這反過來又使得與被捕食生物競爭的對手數量增加。如果對于被捕食的恐懼讓一種動物離開某個生態環境,就會產生和被捕食同樣的效果。但是這種恐懼如何對食物鏈其他部分產生影響并不清楚。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的Justin Suraci和同事研究了(頂級捕食者)狗的恐懼是否能在野生浣熊(經常被狗騷擾或殺害)群落構成的食物鏈中產生這種瀑布效應。研究中的浣熊生活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海灣群島的海岸上,以螃蟹和魚為食。研究人員在一個月內連續給浣熊放狗叫聲的錄音,同時監測浣熊的行為。研究發現,浣熊由于恐懼導致在其喜愛的潮間帶覓食的時間降低了66%。
這種覓食時間上的減少使得普通濱蟹增加了97%,潮間帶的魚類增加了81%,紅黃道蟹增加了61%,這三者都是浣熊的食物。這樣一來,其他被螃蟹食用或和螃蟹處于競爭地位的無脊椎動物的數量減少了,因為螃蟹從被浣熊捕食的壓力中釋放出來,這表明恐懼可以對整個食物鏈產生影響。
無論我們是否將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歸類為流行病,它都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它已經蔓延到了幾個大洲。大流行意味著疾病在三個以上不同地理區域同時持續和持續傳播。大流行不是指一種病毒的致命性,......
恐懼引起的焦慮障礙影響著世界上數以萬計的人。恐懼反應是機體基于對應激的判斷而做出的一種具有自我保護性質的本能反應。然而,過度的恐懼則會導致包括焦慮癥在內的一系列精神疾病,這類精神疾病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征......
據報道,科學家在墨爾本附近6條河流中的水生無脊椎動物和河岸上的昆蟲捕食者體內,檢測到了60多種藥用化合物。初步估計表明,位于食物鏈上游的動物——鴨嘴獸和褐鱒在理論上可能因為飲食而被暴露于某些藥物,其劑......
砷(As)是一種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有毒類金屬元素,在美國有毒物質與疾病登記署發布的優先控制有害物質清單(2017)中位列第一。在水環境中,砷酸根陰離子一般會吸附或者附著于各種環境顆粒物上,而且這種復合......
南京大學環境學院科研團隊與中、美多家研究機構合作,對新材料石墨烯的潛在環境影響進行的最新研究發現,自然界中的石墨烯能隨食物鏈傳遞,原本鮮有機會直接攝入石墨烯的高等生物,也可能間接“吃到”石墨烯,從而引......
BoLi教授致力于杏仁核兩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研究。杏仁核附著在海馬末端,呈杏仁狀,一般分為兩個部分,基底外側核群和皮質內側群。通常成對出現,分別位于小鼠和其他脊椎動物大腦左右兩邊。杏仁核是集中參與學......
歐洲科學家的一項新實驗發現,僅6個月大的嬰兒看到蛇或蜘蛛的圖片也會緊張,說明這種恐懼是人類“與生俱來”,而不是后天習得。對蛇和蜘蛛的恐懼是一種普遍現象,盡管現代社會許多人從未見過野生的蛇或毒蜘蛛。一些......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院長沈建忠領銜的耐藥性研究團隊,2月6日在《自然-微生物學》發表論文,首次揭示了泛耐藥基因blaNDM和mcr-1在家禽產業鏈及家禽養殖環境中的傳播規律。該研究......
一項近日發表于《自然—通訊》的浣熊研究發現,對大型食肉動物的恐懼可以對其他獵物產生與被捕食者相同的效果,而且可能導致連鎖反應并傳遞到整個食物鏈,這表明頂級捕食者在生態系統內的影響力比以前認為的更為深遠......
一項近日發表于《自然—通訊》的浣熊研究發現,對大型食肉動物的恐懼可以對其他獵物產生與被捕食者相同的效果,而且可能導致連鎖反應并傳遞到整個食物鏈,這表明頂級捕食者在生態系統內的影響力比以前認為的更為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