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60.shtm
恐龍可能在短時間內經歷了兩次或兩次以上的小行星撞擊。圖片來源:serpeblu/Shutterstock
西非海岸附近的海底發現了一個9公里寬的隕石坑。它形成于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前后——那次撞擊導致大多數恐龍滅絕。科學家猜測,這一隕石坑是由希克蘇魯伯小行星脫落的一塊碎片造成的。相關論文8月17日發表于《科學進展》。
這個隕石坑以附近的一座海山命名為“納迪爾”。它位于幾內亞海岸幾百公里外的大陸架上,埋在300米深的沉積物下,海水深度為900米。
英國赫瑞—瓦特大學的Uisdean Nicholson說:“它絕對符合隕石坑的特征。”Nicholson從石油天然氣公司提供的地震反射數據中發現“納迪爾”具有同等大小隕石坑的所有特征,包括凸起的邊緣和隕石坑外噴射物質的跡象。
研究小組成員、美國亞利桑那大學Veronica Bray進行的建模表明,隕石坑是由一顆直徑約400米的小行星撞擊造成的。
納迪爾隕石坑似乎形成于6600萬年前,與現在墨西哥境內180公里寬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處于同一時期。這使得研究小組推測,它是由一塊從希克蘇魯伯小行星上分離出的碎片造成的,該小行星直徑估計為13公里。
如果分離正好發生在撞擊前,兩個隕石坑將會非常接近。相反,Nicholson認為,引力可能使小行星在接近地球的早期軌道上分離,導致兩次撞擊相差了幾天。
“希克蘇魯伯小行星可能分裂成若干碎片。其他撞擊坑可能仍有待發現,也可能已被構造過程破壞。小行星撞擊數千米深的海水時不會形成隕石坑,而大多數的海洋都是如此。” Nicholson說。
“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發現。”研究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撞擊的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Gareth Collins說,“它有許多與撞擊源一致的特征。”
但Collins并不認為新發現的隕石坑與希克蘇魯伯有關,“在時間上有很多不確定性。我認為這兩個事件更有可能是不相關的。”他說。
Nicholson則認為這是可能的。其團隊提出了一個方案——鉆穿納迪爾隕石坑并取回巖芯,以確認它是否為撞擊結構,并更加精準地確定撞擊事件的年代。
“單是納迪爾撞擊不會造成大滅絕。”Nicholson說。根據這項研究,該事件將主要影響周圍地區,尤其是在撞擊地點附近產生500米高的海嘯波。他表示,“這會是一場非常重要的地區性事件。”
在南開大學,有一支隊伍用10年堅守,培養了30名國際物理奧賽金牌隊員,4個世界冠軍。不久前的第52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上,中國隊五名隊員發揮格外出色,不僅全員奪金,還包攬世界前五,獲得總分、理論、實......
JaneLubchenco圖片來源:JONASROOSENS/AFPVIAGETTYIMAGES美國國家科學院(NAS)已經禁止NAS院士、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氣候與環境副主任、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
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常用于消防泡沫液、防水布料和不粘炊具等產品中。盡管應用廣泛,但PFAS這種被稱為“永久性化學品”的頑固分子不能在典型環境條件下分解,并在土壤和水中積累,一旦被人體攝......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wasanajai糖精和三氯蔗糖這兩種人工甜味劑盡管被認為不會增加血糖水平,但可能會通過改變人體腸道微生物,進而誘導改變血糖水平。相關論文8月19日發表......
8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在中國科技館啟動“宋慶齡少年兒童未來科學日”,第十七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頒獎活動同期舉辦。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宋慶......
8月20日,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開幕式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出席開幕式并參加啟動儀式。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金壯龍,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
可以背起小朋友的四足消防機器人田瑞穎攝8月20日,2022年全國科技活動周主場活動暨北京科技周在城市綠心公園啟動。在北京爭先展區,搭載危險氣液偵檢平臺的四足消防機器人格外引人注目。這可不是普通的“機械......
8月16日至17日,“2022年全國梨種業科技創新暨梨產業科技防災減災研討會”在河北省石家莊市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和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聯合主辦,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研究所、河北省......
8月24日-26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家新聞出版署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將在安徽合肥召開。本次論壇以“新階段新格局新使命——向科技強國進軍的中國科技期刊”為主題,旨在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
8月20日,由西城區科學技術和信息化局、西城區委宣傳部、西城區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2022西城科技周”啟動,本次西城科技周活動以“走進科技你我同行”為主題,重點突出“科技創造美好生活”。本次活動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