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10-17 15:24 原文鏈接: “悟空”號發現宇宙線硼/碳比能譜新結構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號國際合作組利用衛星前六年觀測數據分析得到10GeV/n到5.6TeV/n能段宇宙線硼/碳比和硼/氧比的精確測量結果,并發現能譜新結構。相關研究成果于10月14日在線發表在《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上。

    宇宙線是來自外太空的高能粒子,包括各種原子核、電子、高能伽馬射線和中微子等。自1912年赫斯發現宇宙線以來,人類對它的觀測和理論研究已經長達一個世紀。但時至今日,關于宇宙線的起源、加速機制以及它們在星際空間和星系際空間中的傳播及相互作用等基本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的解答。

    在宇宙線中,碳核、氧核等屬于恒星核合成過程中產生的原初粒子,而硼核則主要是碳核、氧核在傳播過程中和星際物質發生碰撞后產生的次級粒子。因此,通過對宇宙線中硼/碳(B/C)和硼/氧(B/O)流量比的精確測量可以研究宇宙線在傳播路徑上的相互作用過程。上個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建立起來的經典宇宙線傳播模型預測B/C和B/O隨能量的變化服從單一冪律分布,且譜指數應為-1/3或-1/2。近些年的直接觀測實驗(如PAMELA、AMS-02)發現宇宙線B/C在百GeV/n以下能區確實符合單一冪律分布,其譜指數非常接近-1/3,被認為是建立于1941年Kolmogorov星際介質湍流理論的直接證據。但在更高能區,尤其是TeV/n以上,前述實驗因測量精度的限制無法給出準確的探測結果,不能對現有的宇宙線傳播模型給出有效檢驗。

    “悟空”號是我國發射的第一顆用于空間高能粒子觀測的衛星,其核心科學目標除了通過對電子宇宙線和伽馬射線的觀測來間接探測暗物質粒子,還包括通過探測宇宙線核素粒子來研究宇宙線的加速和傳播機制。和國際上其他類似探測設備相比,“悟空”號覆蓋能段寬、能量測量準、粒子鑒別強,特別是具備優異的電荷分辨本領,可以對高能宇宙線核素粒子進行高精度鑒別(圖1)。

    10月14日,基于其收集到的前六年觀測數據,“悟空”號國際合作組獲得了10 GeV/n到5.6 TeV/n能段的B/C和B/O的精確測量結果(圖2)。這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對1 TeV/n以上B/C和B/O進行精確測量,能量上限比阿爾法磁譜儀(AMS-02)實驗高出5倍。“悟空”號的探測結果表明,在寬能段范圍內B/C和B/O明顯偏離單一冪律分布的行為特征。

    “悟空”號首次以高置信度發現宇宙線B/C和B/O在相同能量(約100 GeV/n)處出現變硬的行為,意味著經典的宇宙線傳播理論需要進行重要的修改。該結果對揭示宇宙線的傳播機制以及星際介質的湍動屬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意味著之前基于反物質宇宙線的暗物質間接探測的天體物理背景需要重新估計。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江蘇省的多個項目的支持。


    圖1 “悟空”號測量的電荷譜


    相關文章

    什么實驗,要到地下2400米來做?

    想象一下,在地下2400米,我們能看到什么?就在這樣的“深淵”中,深藏于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一群科研人員伴隨著原子核信號放大后的微微閃光,在不間斷運行的儀器旁凝神尋找、捕捉。這里,就是中國錦屏地下實驗......

    中山大學荒漠特殊生境微生物暗物質資源研究發NPJ

        近日,中山大學教授李文均團隊在荒漠特殊生境微生物暗物質資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npjBiofilmsandMicrobiomes。&nb......

    微生物“暗物質”中分離出高效抗生素

    一種從細菌中分離出來的新型強效抗生素似乎能夠對抗有害細菌,甚至是具有多重耐藥性的“超級細菌”。這種名為Clovibactin的抗生素能以一種不尋常的方式殺死細菌,使細菌更難對其產生耐藥性。荷蘭烏得勒支......

    歐洲歐幾里得空間望遠鏡成功發射將探索暗物質和暗能量

    由歐洲航天局(ESA)主導的歐幾里得空間望遠鏡從美國佛羅里達洲發射升空。此前,ESA于2009年發射的普朗克空間望遠鏡已完成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譜的繪制,并計算出暗物質和暗能量所占比例。歐幾里得空間望遠......

    我國學者在暗物質基本性質研究中取得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12090061、12222505)等資助下,上海交通大學劉江來和周寧教授團隊利用PandaX-4T液氙探測器的實驗數據,在暗物質基本性質研究中取得進展,對暗物質可能具......

    《自然》:科學家給出當前暗物質“亮度”上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862.shtm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牽頭的PandaX合作組在深度分析新一代PandaX-4T液氙探測......

    儀器儀表學會驗證評價中心首個儀器驗評工作圓滿完成

    近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舉行了“悟空K2025高效液相色譜儀驗評項目”驗收會,該項目是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開展的首個儀器驗評項目。來自中國科學院、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

    失去40%普通物質銀河系似乎在“減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665.shtm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銀河系似乎正在“減肥”!據英國《新科學......

    “95”后2400米地下“守株待兔”暗物質

    在地下2400米的實驗室尋找暗物質是什么體驗?“95后”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博士生聶奇緣笑稱,這項研究像是“守株待兔”,待穿過重重阻礙的暗物質“自投羅網”。暗物質指“不發光(包括所有波段的電磁波)”的物......

    暗能量與暗物質獲迄今最精確計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090.shtm科技日報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張夢然)美國天體物理學家的一項分析,對宇宙的組成和......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