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麻省總醫院(MGH)的研究人員發現2劑結核病疫苗卡介苗(BCG)可以將糖尿病患者血糖恢復到接近正常水平,并保持最長達八年時間,同時他們也為這一現象提出了解釋。
1型糖尿病的致病機理是負責產生胰島素的胰臟β細胞遭自身免疫反應破壞,其病因可能包括多種基因和環境因素。患者的身體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從而導致血糖水平過高,通常需要終身使用胰島素。1型糖尿病跟2型糖尿病可以由自身抗體檢測區分。在美國約有125萬1型糖尿病患者,其中五分之一是青少年。
MGH對卡介苗的研究是基于卡介苗可以提高人體腫瘤壞死因子(TNF)的表達水平,而TNF可能清除病變的淋巴T細胞,避免后者攻擊分泌胰島素的胰臟β細胞。去年夏天,MGH的研究人員證明卡介苗起效是因為它可以通過激活某些基因來能夠恢復調節性T細胞(Tregs)。Tregs是一種能夠防止胰腺β細胞被破壞的免疫細胞,從而治療1型糖尿病。
在一項小型的,52名仍可分泌微量胰島素的1型糖尿病患者參與的1期臨床試驗中,MGH的研究人員發現間隔四周的2劑卡介苗有助于恢復患者的血糖水平,包括那些已經患病多年的患者。卡介苗組對比安慰劑組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為6.65% vs 7.22% (P=0.0002)。實驗結果在近期《NPJ Vaccines》雜志上發表,文章中研究人員認為原因之一是卡介苗可以改變細胞的代謝過程,消耗更多的葡萄糖。
此項試驗的研究負責人,MGH免疫生物學實驗室主任Denise Faustman博士說:“BCG不只在DNA水平重編了免疫應答,還重啟了高血糖消耗的代謝途徑。”
卡介苗引起三羧酸循環(Krebs cycle)下調,葡萄糖分流至磷酸戊糖旁路(Pentose shunt)
Faustman及其團隊觀察到卡介苗給藥將葡萄糖代謝從氧化磷酸化轉變為細胞消耗量更大的有氧糖酵解過程。該假設認為卡介苗會引起下調三羧酸循環,加速有氧糖酵解,同時增加葡萄糖攝取,分流葡萄糖至磷酸戊糖旁路以增強嘌呤的生物合成。研究期間從患者收集的DNA和RNA證明了這一點。氧化磷酸化是細胞將葡萄糖轉化為能量的最常見方式,而有氧糖酵解則消耗更大量的葡萄糖。Faustman博士解釋道:“當轉到有氧糖酵解模式,像白細胞這樣的細胞會消耗10-20倍的糖。”
MGH已經籌集了超過2000萬美元用于其卡介苗糖尿病研究,提供資金的基金會對扶持一種已被證明是安全、廉價、沒有專利保護的治療方案很感興趣。
MGH目前正在進行在150名糖尿病患者中開展的為期5年的卡介苗2期研究。該研究是隨機分組和安慰劑對照的,所有患者都有這種疾病多年,就像1期的情況一樣。
Faustman博士說:“最重要的是,人們一直認為,確診多年后逆轉糖尿病的過程是不可能的。迄今為止,所有針對糖尿病的免疫試驗都限于新確診的患者。沒有人認為你可以在10年或20年后對人進行免疫治療。我們的數據顯示了持續8年的耐用性,無需再接種,在這一點上意義非凡。”
美國斯坦福大學一項概念驗證前導研究,報告了一個混合閉環胰島素遞送系統可減少高血糖和葡萄糖變異的發生,或可改善患有Ⅰ型糖尿病青少年的腦發育和認知功能。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自然—通訊》。管理患有Ⅰ型糖尿病......
最近“專家們”又開始建議了,這一次,是關于代糖。“專家們”認為,“無糖飲料和含糖飲料在導致糖尿病發生方面,并沒有本質區別,可能比我們喝甜的含糖飲料的危害會更大”。好一個“可能”,網友們驚呼,“這樣下去......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醫學研究論文,研究人員通過一項概念驗證前導研究報告稱,一個混合閉環胰島素遞送系統可減少高血糖和葡萄糖變異的發生,或可改善患有1型糖尿病青少年的腦發育......
近幾年,干細胞(MSCs)作為臨床應用研究熱點,因具有取樣便捷、便于收集、生物學特性平穩、低抗原性、無排異反應、無社會倫理等優勢,并且在相應環境下可誘導分解為神經樣細胞、胰島素β細胞、生殖細胞等。2型......
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施松濤教授、寇曉星研究員團隊研究發現腎囊膜下移植胰腺組織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pancreas-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PMSC)可以異位再生胰腺外分......
據研究顯示,骨質疏松多發于糖尿病病史較長的老年患者,早期可無明顯癥狀。然而,隨著病程進展,患者可逐漸表現為骨骼疼痛,以腰背部疼痛最為常見,此時,糖尿病患者發生骨折的風險也就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延長而逐步升......
胰腺β細胞功能障礙在2型糖尿病發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小分子RNA-21(miR-21)在糖耐量異常患者和2型糖尿病動物模型中表達顯著上調,但其在胰腺β細胞功能調節中的作用仍不明確。近日,來自山東第一醫......
近日,云南省腫瘤醫院及昆明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在美國《干細胞與發育》期刊發表致編輯的信中,報道了世界上第一例因為應用干細胞治療2型糖尿病而發生未成熟畸胎瘤(一種罕見的惡性生殖細胞腫瘤)的病例。治療糖尿......
隨著人類飲食習慣的西方化,目前全球各地肥胖人口的比例都在不斷增加,肥胖是一個人類面臨的迫切的健康問題,同時也是導致多種疾病發生的風險因素,比如糖尿病、脂肪肝和血脂異常等。眾所周知,可食用的活性炭能在腸......
2型糖尿病和乳腺癌似乎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疾病,除了共同之處外別無他物。在美國,每8名女性中就有1人會在一生中患上侵襲性乳腺癌,使其成為僅次于各種皮膚癌的第二常見惡性腫瘤。超過10%的美國人患有糖尿病,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