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灶性運動神經病(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 MMN):MMN是僅累及運動神經的脫髓鞘性周圍神經病,主要表現為以肢體遠端肌肉開始的非對稱性無力,以上肢為主,不伴感覺減退;部分患者血清GM1抗體增高,腦脊液蛋白水平和細胞計數通常正常;電生理為多個非嵌壓部位出現不完全性運動傳導阻滯。MMN一般對皮質類固醇療效不佳,可用免疫球蛋白和環磷酰胺治療。
(2)復發型GBS:極少見,1個月內進展至高峰,而CIDP平均為3個月;另外,復發型GBS多有前驅感染史,常見面神經麻痹和呼吸肌受累,CIDP均少見。
(3)POEMS綜合征:主要表現為脫髓鞘為主的周圍神經病和M蛋白(通常為IgG型,λ輕鏈增多)陽性,可以同時存在臟器腫大(如肝、脾、淋巴結等)、內分泌異常(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和皮膚改變(膚色變深)。
(4)意義未明的單克隆丙種球蛋白病(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MGUS):MGUS伴發周圍神經病感覺癥狀突出,遠端受累更明顯,最常見的是IgM型,免疫蛋白固定電泳發現M蛋白是診斷MGUS的關鍵,該病對丙種球蛋白反應好,部分患者可進展為多發性骨髓瘤。
(5)副腫瘤性神經病:多為純感覺性或感覺運動性,感覺癥狀較明顯,病程進行性發展,部分患者血清中可檢出腫瘤相關的自身抗體,周圍神經受損可在癌癥出現之前、同時或之后。
(6)遺傳性運動感覺性神經病(HSMN):根據家族史,合并色素性視網膜炎、魚鱗病和弓形足等體征可幫助鑒別,確診需依靠神經活檢。
(7)其他:CIDP還需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多發性周圍神經病鑒別,如HIV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結締組織病、淋巴瘤、白血病、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中毒性、藥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