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的共同特點,即為:不同程度的肝組織壞死和炎癥反應,隨后發生肝纖維化,最終可發展為肝硬化。目前評估肝臟的慢性損傷程度,仍然主要依靠肝組織活檢,即通常所說的肝穿來實現。慢性肝炎的病理改變分為肝組織炎癥活動壞死程度的分級(G)和纖維化程度的分期(S)。炎癥活動度分級(Grade, G)為4級(G1~4).G1為輕微活動,G2輕度活動,G3中度活動,G4重度活動. G1-2 為肝臟有輕度炎癥活動,G3-4提示肝臟壞死嚴重; 纖維化程度分期(Stage, S)為4期(S1~4)。S1期:肝小葉匯管區纖維化,病變較輕,S4期為肝硬化,病變較重。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最新發現,會抑制機體免疫系統對抗癌癥,使肝癌細胞的發生和擴散成為可能。這一發現將有助人們更好地理解肝癌的形成機理,改進相關抗癌方法。很多癌癥都是由慢性炎癥引起的,特別是肝癌,但其中機理......
解放軍第302醫院肝衰竭診療與研究中心對近10年來9453例門診待查肝病患者的疾病構成和臨床特點分析研究后發現,由于醫療衛生條件改善、疫苗接種普及和人們健康意識提高等因素影響,五大常見肝臟疾病中占主導......
橢圓葉花錨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藥物化學成分研究組近年來開展了用于治療慢性肝炎、急性膽囊炎等肝膽疾病的純中藥口服制劑的研制,并于近日獲得國家發明ZL授權(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