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2%。這是2013年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產品不合格率,近日由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公布。相比其他食藥類產品,這一不合格率低得根本不值一提,但放到化妝品行業,卻引起軒然大波。這緣于平時染發、洗臉或護膚常用的化妝品,再次檢出含有禁用物質和限用物質超標。

      2013年化妝品國抽結果顯示,6批次不合格產品中,禁用物質占了4席,成為黑榜主角。在業內人士看來,業界需要第一時間追查禁用物質來源,分清楚是故意添加還是生產中無意帶入,這需要更加精細的工藝技術與管理。另外,針對化妝品分地區乃至國家銷售的問題,急需我國化妝品產銷標準逐漸與國際接軌。

      檢出禁限用物質

      2013年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主要圍繞宣稱美白/祛斑類和染發類化妝品展開,共監督抽檢產品505批,不合格產品6批,其中4批產品檢出禁用物質,兩批產品檢出限用物質超標,不合格率1.2%。

      “違禁成分或限禁成分一直是困擾行業的現象,不管是跨國品牌,還是民族品牌,都或多或少會存在這個問題。”C2CC中國化妝品網總編陳敏一針見血地指出,禁限用物質不達標是困擾化妝品行業的老大難問題。

      1.2%的不合格率看上去可忽略不計,但由于化妝品直接接觸皮膚,易引起過敏等不良反應,嚴重者甚至導致毀容,所以其安全性容不得一絲馬虎。而國家對于禁用物質和限用物質的規定非常苛刻。

      早在2007年,原衛生部印發《化妝品衛生規范》(2007年版),要求有關部門嚴格依照本規范進行化妝品的許可和監督工作。記者查詢發現,該規范詳細列出了化妝品組分中的禁用組分、限用物質、限用防腐劑、限用防曬劑等。

      舉例說,今年抽查發現的禁用物質苯酚赫然列在上述規范中,禁止用于祛斑美白類化妝品。從事化妝品行業原料研發的業內人士表示,苯酚是一種常見化學品,是生產某些樹脂、殺菌劑、防腐劑的重要原料,但其對人體皮膚及黏膜有腐蝕性,可抑制中樞神經或損害肝、腎功能,嚴重可以致癌致畸。在環境化學專家看來,苯酚的 “成膜性”可能被化妝品看中,影響最大的是女性生育能力。

      工藝技術仍須精細化

      “加沒加這個東西,還是別的原料里帶入的,有別的原料可能含有禁用物質。”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化妝品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告訴記者,分析化妝品抽檢黑榜,首先需要找出化妝品中禁用成分來源,然后再去追查。

      針對化妝品添加物質問題,陳敏也同意上述觀點。“需要分兩方面看,一是極少數品牌商為追求成分、推廣功效,明目張膽違規添加;更多的是生產工藝中不小心夾帶進去,比如運輸或轉送中附帶了違禁成分。”

      “主要是計量問題。”在化妝品行業研究專家李傳玉看來,限用物質的計量規范要求非常精細,抽檢達標與否,往往就在毫厘之差,而這考驗著企業生產工藝的精細度。

      據了解,以往有關部門在抽檢化妝品時一般都是查限用物質是否超標,而對于禁用物質查得較少。所以此次一查禁用物質,4批次產品均“中招”。其中部分原因可能是企業在生產中無意帶入,這也反映出企業生產工藝的精細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其實這一問題也早已存在于化妝品行業。早在2007年2月,原衛生部曾就現行化妝品法規中禁用物質的概念專門作出解釋,我國《化妝品衛生標準》和《化妝品衛生規范》規定的禁用物質,是指不能作為化妝品生產原料即組分添加到化妝品的物質。如果技術上無法避免禁用物質作為雜質帶入化妝品時,則化妝品必須符合《化妝品衛生標準》和《化妝品衛生規范》對化妝品的要求,在正常、合理、可預見的使用條件下,不得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如果沒有重金屬,容易染不上去。”李傳玉以具有染發功能的化妝品為例稱,目前染發劑中的重金屬含量問題,依靠現有技術還沒能完全解決,只能暫時利用另外的化學物質進行平衡中和,降低使用安全風險。

      產銷標準有待接軌國際

      值得注意的是,抽檢發現,一款跨國品牌玫瑰亮白潔容霜“涉毒”,含有禁用物質苯酚。出人意料的是,針對抽檢不合格化妝品,生產企業聲稱不在中國地區當前生產及銷售產品的目錄之列。在業內人士看來,很多跨國品牌向中國消費者作解釋或交代,不在中國生產和銷售,這并不能掩蓋產品中違禁或不符合標準的情況存在。化妝品抽查不合格企業,需針對物質添加及產銷狀況,進行全面調查并向公眾作出解釋。

      另外,一些生產企業常把“不在國內生產銷售”作出產品抽檢不合格的理由,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國內產銷標準尚無與國際標準接軌。“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于是否在中國生產或銷售,而在于對中國消費者,是否能夠和歐美發達國家采取類似標準,這是問題的核心。”陳敏說。

      據悉,目前各國基本都有化妝品產銷的標準規范,相對先進的美國、歐盟等標準比較接近,但國內標準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和它們很好地接軌,也給國內企業進出口貿易造成困擾。

    相關文章

    橄欖油中脂肪酸乙酯含量的測定標準發布征求意見稿

    近日,由TC270(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南京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起草的國家標準計劃《橄欖油中脂肪酸乙酯含量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已完成征求意見稿編制,現公開征求意見。橄欖油(Oliv......

    歷時5年宣貫從配套到前瞻,5750中元素分析有哪些新變化

    2023年3月17日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GB/T5750-2023《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系列標準,代替實施16年之久的GB/T5750-2006。新標準將于202......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系列標準修訂任務早在2021年12月末就已下達,并于2022年初發布了新的征求意見稿。歷時接近1年,2023年3月17日,《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13個細分標準終于迎來發布......

    隱患!密碼每天都用,卻無法完全信任它

    密碼是我們每個人幾乎天天都會用到的東西,但大多數人可能對其知之甚少。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不屬于國家秘密的信息,都由“商用密碼”來守護。換句話說,普通人、法人和一般組織使用的密碼都是商用密碼。個人使用的手......

    化妝品+蛋白質,修復皮膚不是夢

    近日,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了兩種蛋白質片段。研究人員將其應用在前臂皮膚上后,這塊區域的關鍵蛋白質結構水平增加了,而這種結構能使皮膚更有彈性。由于體內炎癥水平上升和暴露在紫外線輻射下,皮膚中形成彈性網絡的蛋......

    藥典委:大黃、覆盆子等24個中藥配方顆粒國家藥品標準

    近日,國家藥典委員會公布了2023年第一期24個中藥配方顆粒擬公示標準,涉及大黃、赤小豆(赤豆)、覆盆子等中藥,公示期為三個月。關于中藥配方顆粒國家藥品標準(2023年第一期)的公示按照國家藥品監督管......

    關于《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57502023)宣貫會通知

          水質安全問題備受社會關注,GB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是我國開展飲用水水質監督管理的重要依據。現行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7項分析測試團體標準發布涉及環境、食品等多個領域

    日前,寧夏化學分析測試協會批準發布7項團體標準,分別為《枸杞葉及枸杞茶中總黃酮含量的測定》《瓶口分液器評價測試規范》《微量進樣器評價測試規范》《土壤和沉積物吡啶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土壤和沉積物甲......

    3月起,這些環保政策、標準正式實施

    3月即將施行的環保政策、標準01《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2023年版)》,3月1日起施行2022年底,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第28號部令......

    我國將進一步加強新興技術領域標準制定

    記者從今天(28日)召開的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將進一步加強新興技術領域標準研制,提升產業標準化水平,同時強化民生領域標準供給,助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