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當前漢江水情和丹江口水庫蓄水水位偏高的實際情況,我國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4月到6月期間向北方啟動生態調度,累計向天津、河北、河南三受水區生態補水5.07億立方米,這是我國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運行三年多以來,首次正式向北方進行生態補水。
記者16日從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的防汛會商會獲得上述消息。
根據近日下發的《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丹江口水庫向中線工程受水區生態補水工作的通知》,針對當前漢江水情和丹江口水庫蓄水水位偏高等實際情況,統籌考慮水庫防洪、受水區供水和漢江中下游用水情況,經研究,決定今年4到6月組織中線工程向受水區實施生態補水工作。
據介紹,初步確定的5.07億立方米生態補水規模中,天津市為0.47億立方米,河北省為3.1億立方米,河南省為1.5億立方米。
長江委將根據丹江口水庫來水蓄水情況,在優先保障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和水庫月末水位控制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生態補水調度規模和方案。
會商會上有關部門介紹,4月16日8時,丹江口水庫水位161.95米,蓄水量196.035億立方米。目前陶岔渠首供水流量245立方米每秒,較年度計劃供水流量多68立方米每秒。同時,來自國家氣象局提供的最新中長期降水預報顯示,預計2018年4月至6月,丹江口水庫上游流域降雨量總體比正常年略多。
9月19日,在河南省科普大篷車“喜迎二十大 科普渠首行”暨2022年南陽市全國科普日活動現場,22輛科普大篷車整齊地停放在淅川縣湯山濕地公園廣場。輕輕轉動手輪,小小的鐵錘就會敲擊兩側的鑼和鼓......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題:三大數據展現南水北調工程效益新華社記者劉詩平8月25日,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通過水利部主持的設計單元工程完工驗收。至此,南水北調東、中線155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水利部完工......
7月7日,湖北省丹江口市,備受矚目的引江補漢工程拉開建設帷幕。作為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首個開工項目,引江補漢工程是全面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的重要標志性工程。這一工......
記者從水利部獲悉,今天,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在湖北省丹江口市開工建設。引江補漢工程是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首個開工項目,是全面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的重要標志性工......
水利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組織開展的最新評估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底,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受水區城區地下水壓采量超過30億立方米,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淺層地下水總體達到采補平衡。......
湖北省丹江口市政府辦近日下發《關于成立國土(地質)領域等十三個生態環境保護專業委員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據悉,丹江口市成立13個生態環境保護專業委員會,是建立覆蓋所有行業領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大......
核心閱讀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全面通水4周年。工程啟動以來,南水成為北方40多個城市的主力水源,受益人口超1億。通過實施生態補水,南水更是讓北方多地河湖干涸、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等問題得到了緩解。自南......
記者從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管理局了解到,截至17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陶岔渠首調水入渠水量達到150億立方米,沿線水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中線工程惠及北京、天津、石家莊、鄭州等沿線19座大中城市,5......
南水北調工程,成敗在水質。中線工程通水4年來,中線工程的水質究竟如何?中線工程采取了哪些措施保護水質?5月28日至6月5日,大河網記者隨中央重點新聞網站采訪團深入中線工程一線,探尋渠首、河南、河北等地......
“這里的水可以直接飲用的,還有些甜。”在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九重鎮陶岔村,村民張從貴指向眼前湍急的水流告訴記者說,這就是被稱之為京津冀等地區送水的“水龍頭”——渠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由此開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