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月13日從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獲悉,在近日公布的2013年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名單上,該校申寶忠教授領銜完成的課題《腫瘤標志物靶向分子成像在疾病早期診斷及治療療效監測中的應用》獲得一等獎。此項成果利用分子影像學技術和納米醫學技術,破譯了腫瘤細胞內及細胞間聯絡通訊的“分子密碼”,為腫瘤的早期診斷和個體化治療展示了全新的視野。
癌癥是全世界面臨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在我國尤為突出。目前,肺癌檢查臨床中最常用的手段是醫學影像學檢查,主要包括X線、CT、核磁共振等。這些檢查方法一般只能待腫瘤長到一定大小時才會被發現。令人遺憾的是,現在最先進的醫學技術也只能“捕捉”到直徑0.5厘米以上的腫塊,體積較小時傳統影像方法則束手無策。而腫瘤標志物的發現,使腫瘤早期“原形畢露”成為可能,如能精確揭示其存在及變化,將對腫瘤的診治產生革命性影響。
針對上述難點和熱點課題,申寶忠教授領導的團隊通過分子影像學技術和納米醫學技術,構建了靶向腫瘤癌基因等一系列分子探針,這些分子探針與體內腫瘤細胞靶向特異性結合,使腫瘤細胞被打上特殊“標記”。分子探針在特殊分子成像設備下,就會產生光、磁或放射性信號,由此實現腫瘤基因、蛋白水平的成像,將復雜的生物學過程變成直觀的圖像,從而揭示出腫瘤發生、發展、轉移規律,克服傳統影像學只能對疾病解剖形態學上的變化進行顯示的弊端。
為使監測結果更為準確,課題組還針對腫瘤的重要生物學靶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采用光學、PET等不同成像方法,進行多模態分子成像,實現了不同影像設備的優勢互補,獲得了多元化信息,解決了乳腺癌、骨肉瘤等惡性腫瘤早期分子靶向診斷,以及精確監測抗腫瘤納米藥物療效的問題,并將分子成像技術成功地推廣應用于臨床,指導臨床惡性腫瘤的診治工作。實驗結果還表明,申寶忠教授團隊所構建的探針可以將目的基因及報告基因有效轉染到靶細胞中,報告基因、治療基因在細胞內有效表達,內皮抑素基因表達后具有抗新生血管生成的效果,使腫瘤生長明顯受到抑制。
科技日報訊 (記者馮國梧)5毫升血即可預測乳腺癌發生幾率,利用肺癌患者“綠豆”大小的一塊組織樣本就可檢測驅動基因的突變情況,這些當今最先進的檢測手段和方法目前已在天津市腫瘤醫院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應用,并依此為檢測者提出個性化治療方案。這是記者從1月11日在天津召開的基因檢測技術在腫瘤個體化診療中的應用學術研討會上獲悉的。
去年5月份,美國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宣布自己接受了雙乳乳腺切除及乳房再造手術,原因是通過檢測,醫生告知她患上乳腺癌的幾率大約是87%。與朱莉接受的這項檢測技術類似的“乳腺癌高危人群基因篩選技術”和“肺癌基因檢測技術”在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子診斷平臺已正式投入使用。
天津腫瘤醫院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專家告訴記者,乳腺癌基因檢測技術只需要被檢測者5ml的外周血,就可以對6個乳腺癌易感基因進行全外顯子基因突變檢測,根據乳腺癌易感基因突變情況,評估基因突變攜帶者罹患乳腺癌的幾率,以此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從而達到提前預防乳腺癌的目的。肺癌患者基因檢測項目,則是利用肺癌患者“綠豆”大小的一塊組織樣本,采用新一代測序技術,對14個肺癌驅動基因的熱點區域進行深度測序,從而檢測驅動基因的突變情況,并以驅動基因檢測為依據,優化制定個體化肺癌靶向藥物治療方案,進而推動肺癌的個體化治療。
目前,乳腺癌高居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首位,而肺癌則是男性和女性惡性腫瘤死亡率之首,其發病率均逐年上升,并且呈現年輕化的趨勢。擁有乳腺癌和肺癌基因檢測技術的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子診斷平臺,是該中心去年成立以來的第一項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平臺建設,同時也積極推進了科研成果向臨床轉化。該平臺首先將重點針對乳腺癌發生風險幾率和肺癌個體化診治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市腫瘤研究所所長郝希山院士稱,腫瘤分子診斷平臺的建成和基因檢測技術的應用,是實現腫瘤防治和患者個體化醫療的重要途徑,將帶來兩個方面的重大轉變,一是個體化靶向性治療,二是對可能發生的疾病的預防。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教授葛良法和農學院教授年海合作,在大豆主效基因的克隆和分子驗證取得新進展。他們利用自然群體和雙親群體精細定位克隆到高油高產基因MOTHER-OF-FT-AND-TF......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最新發表一篇遺傳學論文稱,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小鼠研究發現,21號染色體上的干擾素受體(IFNR)基因簇的三個拷貝可能和唐氏綜合征的一些性狀有關。今后仍需開......
由于每個患者對化療的反應差異很大,因此確定結腸癌的最佳治療方法可能具有挑戰性。日內瓦大學(UNIGE)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創新方法,可以在不使用患者身體或進行動物實驗的情況下測試各種藥物。相反,他們利......
幾年前,蘇格蘭婦女喬-卡梅倫被發現是一個醫學奇跡,她幾乎感覺不到疼痛、恐懼或焦慮,而且傷口愈合更快,這要歸功于一個特定的基因突變。現在,科學家們已經進行了更詳細的研究,以弄清這一點是如何運作的,希望能......
人們普遍發現,與男性相比,抑郁癥在女性中更為普遍,女性被診斷為抑郁癥的可能性是男性的兩倍。麥吉爾大學最近一項基于性別的研究發現,男性和女性的基因存在差異,以及它們與抑郁癥的關系。這項涉及27萬多名參與......
門診常碰到這樣的情況:腫瘤患者就診時表示,沒特別不舒服,就是渾身沒勁。典型比如王阿姨,一年半前體檢發現右肺腫塊,手術后病理明確是肺腺癌,屬于早中期,做了4次術后輔助化療,之后定期隨訪復查。幾次隨訪結果......
2023年5月23日,LarkspurBiosciences攜3550萬美元融資亮相,致力于開發下一代精準腫瘤免疫療法。本輪融資由PolarisInnovationFund、3EBioventures......
5月22日,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該校第二附屬醫院康華峰教授、馬小斌副教授團隊,醫學部基礎醫學院吳昊研究員團隊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李源培教授團隊聯合開發了一種新型紫杉類藥物納米遞送系統,在卵巢癌模型中顯......
過繼T細胞轉移(adoptiveT-celltransfer,ACT)療法是頗具前景的腫瘤免疫療法,但對實體瘤效果欠佳,亟需通過學科交叉來發展針對實體瘤增效的新理念和新技術。近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
作為對療效有限傳統口服和靜脈注射的替代方法,經皮給藥(TDD)在腫瘤診治中顯示出巨大的前景。在過去的十年中,由于天然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易得性,被設計成各種納米載體,為經皮給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