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軟骨缺損是臨床常見疾病。由于軟骨和軟骨下骨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和微結構,因而骨-軟骨及其界面一體化修復極具挑戰。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吳成鐵研究員與常江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前期研究中,提出了利用多種無機活性離子的共同作用誘導骨-軟骨一體化修復的思想,并設計了一系列不同組成成分的(Li,Mn,Sr,Si離子等)3D打印生物陶瓷支架,并有效地對兔子骨-軟骨缺損進行一體化修復(Adv. Funct. Mater., 2014, 24: 4473-4483. Adv. Funct. Mater., 2017, 27 (36), 1703117. Appl. Mater. Today, 2018, 10: 203-216. Theranostics, 2018, 8(7): 1940-1955. Biomaterials, 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 2018.04.005)。在此研究基礎上,最近該團隊提出利用3D打印生物陶瓷支架表面微結構調控骨-軟骨及其界面一體化修復的思想,并取得重要進展。該研究成果被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dfm.201806068R1) 雜志接收(該論文第一作者為鄧翠君博士,指導導師為吳成鐵研究員)。
具有表面微結構的3D打印生物陶瓷支架通過激活整合素及RhoA信號通路促進骨-軟骨及其界面修復。
該團隊利用3D打印和原位生長相結合的方式,制備了有序大孔結構生物陶瓷的支架,并在支架表面原位生長微米/納米磷酸鈣晶體。這種制備方式使不同形貌的磷酸鈣晶體能穩定生長在陶瓷支架表面,而且能有效愈合支架表面的微裂紋,并顯著增強了支架的力學強度。體外研究結果表明,支架表面微納米結構顯著提高了纖連蛋白的吸附,并進一步促進軟骨細胞黏附、增殖和成熟。
此外,該研究首次發現生物陶瓷表面微結構對軟骨細胞整合素α5β1、αvβ1有激活作用。其潛在作用機制如下:首先,生物陶瓷支架表面微結構從周圍環境募集纖連蛋白,然后支架表面的纖連蛋白被細胞攝取并將其整合到整合素α和β亞基上,進而促進整合素表達及聚集。隨后,活化的整合素誘導F-Actin重組,并進一步促進軟骨特異性基因(SOX9, Aggrecan, COL2及N-cadh)表達,進而促進軟骨成熟。生物陶瓷表面微結構除了對軟骨細胞有促進作用,同時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rBMSC)的成骨分化也有誘導作用。研究結果表明,生物陶瓷支架表面微結構顯著增強rBMSC的早期黏附和增殖行為,隨后陶瓷支架表面微結構通過激活rBMSC整合素α5β1及RhoA信號通路,并協同誘導F-Actin有序重組,進而促進rBMSC成骨分化。體內研究結果顯示,支架表面微納米結構不僅能有效促進骨-軟骨組織一體化修復,并且成功地將修復效果延伸至極其復雜的骨和軟骨界面。該研究為無機材料應用于骨-軟骨修復領域提供了可行性依據,同時為生物陶瓷表面微結構應用于骨-軟骨及其界面的修復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關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基金與中科院青年拔尖人才等項目支持。
3D打印具有表面微結構的生物陶瓷多孔支架。純BRT支架與不同表面微結構修飾的復合支架Nanograin,Nano-lamella及Microrod的形貌。
生物活性陶瓷因具有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及成骨活性而廣泛運用于骨組織工程中。然而傳統的生物陶瓷支架往往需要經過高溫燒結成型,不但消耗大量能量,同時其本征脆性極大限制了其應用,特別是在顱骨、眶骨等薄壁不規則骨......
據最新一期《科學》雜志報道,美國杜克大學和哈佛大學醫學院工程師開發出一種生物兼容墨水。通過吸收超聲波,這種墨水可凝固成不同的3D形狀和結構。該墨水可用于深層組織以及從骨骼愈合到心臟瓣膜修復等各種生物醫......
據最新一期《科學》雜志報道,美國杜克大學和哈佛大學醫學院工程師開發出一種生物兼容墨水。通過吸收超聲波,這種墨水可凝固成不同的3D形狀和結構。該墨水可用于深層組織以及從骨骼愈合到心臟瓣膜修復等各種生物醫......
2023年11月22日,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一行走訪了摩方精密公司(以下簡稱“摩方精密”)。走訪調研由中國檢驗檢測學會學會科標部蔡婷婷主管,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副會長、北京市計量檢測科......
2023年11月22日,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一行走訪了摩方精密公司(以下簡稱“摩方精密”)。走訪調研由中國檢驗檢測學會學會科標部蔡婷婷主管,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副會長、北京市計量檢測科......
在古代,人們把在高溫下燒紅的生鐵反復錘打,最終使生鐵轉化為鋼。現在,英國劍橋大學領導的一個小組革新了技術,開發出一種三維(3D)打印金屬的新方法,可以在打印過程中將結構變化“編程”到金屬合金中,微調它......
在古代,人們把在高溫下燒紅的生鐵反復錘打,最終使生鐵轉化為鋼。現在,英國劍橋大學領導的一個小組革新了技術,開發出一種三維(3D)打印金屬的新方法,可以在打印過程中將結構變化“編程”到金屬合金中,微調它......
將尖端的生物打印技術與微流體芯片相結合,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科學家主導的一個國際跨學科團隊,成功創建出復雜癌癥的3D模型,可幫助研究人員更準確地了解異質性腫瘤(具有多種癌癥細胞的腫瘤),以更快更廉價地治療......
將尖端的生物打印技術與微流體芯片相結合,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科學家主導的一個國際跨學科團隊,成功創建出復雜癌癥的3D模型,可幫助研究人員更準確地了解異質性腫瘤(具有多種癌癥細胞的腫瘤),以更快更廉價地治療......
9月29日,清華大學化學系李景虹教授、張昊副教授,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孫洪波教授、林琳涵副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在全球頂級科研期刊《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3Dprintingofinorga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