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 妊娠期腸道微生物紊亂驅動膿毒癥宿主巨噬細胞死亡的分子機制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2130063、82202379)等資助下,南方醫科大學龔神海、姜勇、肖煒教授團隊合作,在妊娠期膿毒癥易感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成果以“妊娠引起的腸道菌群改變驅動巨噬細胞焦亡和膿毒癥炎癥反應(Pregnancy-induced changes to the gut microbiota drive macrophage pyroptosis and exacerbate septic inflammation)”為題,于2023年2月14日在線發表于《免疫》(Immunity)雜志。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immuni.2023.01.015。
膿毒癥(sepsis)是宿主對病原體感染的免疫反應失調引起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礙。妊娠期特殊的生理、解剖和免疫變化增加了孕產婦感染膿毒癥的風險,而膿毒癥及其引發的先兆子癇、早產等并發癥也是全球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導致妊娠期膿毒癥易感性增加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妊娠膿毒癥患者的治療方案也有待研究。
該團隊利用多組學測序和同源重組技術對妊娠期女性和小鼠腸道細菌研究發現,糞副擬桿菌(P. merdae)及其衍生代謝物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MN)的含量降低,由此導致妊娠期宿主的巨噬細胞大量死亡,機體免疫力下降,從而增加了妊娠期宿主對膿毒癥的易感性;臨床研究也發現,膿毒癥患者糞便P. merdae和FMN含量與患者疾病進展呈現出負相關聯系。進一步分子機制研究發現,巨噬細胞內異質核糖核蛋白UL2(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U like 2,hnRNPUL2)作為FMN的細胞內負向調控蛋白受體,由胞內移位至胞核并結合到Nllrp3基因啟動子區域,啟動焦亡相關基因表達,引起巨噬細胞焦亡;敲低hnRNPUL2表達,能夠防止膿毒癥小鼠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并降低死亡率(圖)。
該研究揭示了增加妊娠期膿毒癥易感性的“P. merdae-FMN-hnRNPUL2”微生物免疫作用機制,為建立妊娠期膿毒癥相關免疫紊亂治療提供了新的策略。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吳珍芳團隊在母豬妊娠早期胚胎著床領域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JournalofNanobiotechnology。華南農業大學副教授洪林君和博士生藏旭鵬為該......
近日,《免疫》(Immunity)以《妊娠引起的腸道菌群改變驅動巨噬細胞焦亡和膿毒癥炎癥反應》為題在線發表了南方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中西醫結合證候實驗室龔神海團隊最新成果。他們研究揭示了妊娠降低機體內源......
圖妊娠期腸道微生物紊亂驅動膿毒癥宿主巨噬細胞死亡的分子機制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2130063、82202379)等資助下,南方醫科大學龔神海、姜勇、肖煒教授團隊合作,在妊娠期膿毒癥易感機......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醫院HenrietteSvarreNielsen團隊研究了無細胞胎兒DNA用于遺傳評價的可行性。相關論文于2023年2月2日發表在《柳葉刀》雜志上。四分之一的妊娠以流產告終。盡管對夫妻......
空氣污染暴露是危害人體健康重要因素,而胎兒處于脆弱的生命階段,會造成怎樣的傷害?北京大學教授朱彤和研究員薛濤團隊長期致力于空氣污染與婦幼健康研究。他們最新研究發現,暴露于空氣細顆粒物PM2.5環境中,......
一項研究展示了一個微工程系統,可建模早期妊娠中發生的多細胞事件。該系統重建了母胎界面,有助于增進人們對胚胎成功著床的基礎機制的理解。相關研究3月16日發表于《自然—通訊》。要成功建立妊娠,胚胎需要能夠......
圖片來源:Prostock-studio/Alamy一種針對導致嬰兒胸部感染的病毒的疫苗,產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減少了用于治療細菌感染的抗生素的數量。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JosephLewna......
科技日報北京3月15日電(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志15日發表的一項發育生物學研究,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人員展示了一個微工程系統,可建模早期妊娠中發生的多細胞事件。該系統重建了母胎界面,有助......
香港浸會大學環境與生物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蔡宗葦教授團隊題為“Airbornefineparticulatematterinducescognitiveandemotionaldisordersinof......
ACOG2019年的數據顯示,妊娠期心臟疾病發病率為1%~4%,病死率約為5%,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重要死因[1]。隨著中國“二孩”政策全面放開,高齡、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發生率有所上升,如何改善產科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