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周溪研究員課題組與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秦成峰研究員課題組合作,在抗病毒免疫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揭示了RNA干擾(RNAi)通路在哺乳動物中具有抗病毒免疫功能。相關研究成果以“Human virus-derived small RNAs can confer antiviral immunity in mammals”(人類病毒來源的小RNA在哺乳動物中產生抗病毒免疫反應)為題發表在Immunity上。
RNAi是一種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轉錄后基因沉默機制, 并已被公認在真菌, 植物和無脊椎動物中起到關鍵的抗病毒免疫作用。在RNAi抗病毒過程中, 病毒RNA復制所產生的雙鏈RNA(dsRNA)被宿主Dicer蛋白識別并切割成小干擾RNA(siRNA)。這些病毒衍生的siRNAs(vsiRNAs)被轉移到 RNA 誘導沉默復合體 (RISC), 并介導同源病毒RNA的降解,從而達到抗病毒的目的。盡管RNAi在哺乳動物中也保守存在,并被廣泛用于生命科學與技術研究,然而,在哺乳動物中,RNAi是否同樣能起到抗病毒免疫作用仍不清楚。
在該研究中,研究者利用人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人類體細胞及小鼠為模型,發現其非結構蛋白3A具有RNAi抑制子(VSR)功能。3A能夠通過與病毒dsRNA結合來阻止Dicer對其剪切,抑制vsiRNAs的產生。當3A的VSR活性被缺失,VSR缺陷型EV71病毒能在細胞與小鼠中激發RNAi反應,并產生大量vsiRNAs。這些vsiRNA通過Dicer剪切病毒dsRNA產生、被裝配進RISC、并高效的介導同源病毒RNA的降解。在正常的人體細胞和小鼠中,VSR缺陷型病毒的復制被極大的抑制;而在RNAi通路缺失的細胞中,突變病毒的復制得到顯著的拯救。同時,研究者們還證明RNAi在哺乳動物中所發揮的抗病毒作用不依賴于干擾素反應。
該研究在人類體細胞及動物水平發現了病毒感染可以產生具抗病毒功能的vsiRNA,確證了RNAi在哺乳動物中是一條抗病毒天然免疫通路;同時,也揭示了一種人類病毒在逃逸RNAi天然免疫的具體機制。該工作完善了對哺乳動物抗病毒免疫機制的認識,并為該領域的后續研究以及針對該通路的抗病毒藥物設計或免疫療法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個性化治療可根據患者需求量身定制治療方案。在罕見疾病中,開發針對一部分患者的靶向治療方法可能是由于特定的醫療需求或現有治療方法上存在的技術限制。較罕見的情況是,鑒定單例患者中的突變導致了患者特異性基因......
RNA干擾(RNAi,RNAinterference)是敲低一個基因表達的最為常用的一種手段。內源性引起RNA干擾的小RNA主要是微小RNA(miRNA)。到目前為止,人體內已經發現多達1800種微小......
6月21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周溪研究員課題組與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秦成峰研究員課題組合作,在抗病毒免疫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揭示了RNA干擾(RNAi)通路在哺乳動物中具有抗病毒免......
6月21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周溪研究員課題組與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秦成峰研究員課題組合作,在抗病毒免疫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揭示了RNA干擾(RNAi)通路在哺乳動物中具有抗病毒免......
6月21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周溪課題組與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員秦成峰課題組合作,在抗病毒免疫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揭示了RNA干擾(RNAi)通路在哺乳動物中具有抗病毒免疫......
來自武漢大學生生命科學學院,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HumanCytomegalovirusTegumentProteinUL82InhibitsSTING-MediatedSign......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8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其中面上項目16934項、重點項目612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38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來自浙江大學、Baylor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證實,PPM1A通過直接使得MAVS和TBK1去磷酸化,沉默了胞質內RNA感知信號及抗病毒防御。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7月1日的ScienceAdvances雜志......
來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證實,在抗病毒免疫中DNA感受器cGAS谷氨酰化(glutamylation)調控了它的結合與合成酶活性。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2月1日的《自然免疫學》(NatureIm......
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強大的新基因網絡模型,可更加容易和快速地確認出控制線蟲壽命及其腫瘤發展的致病基因。研究人員期冀通過擴展此項技術,未來可鑒別出造成人類疾病與其他身體功能失調癥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