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1-08 09:37 原文鏈接: 我國工業工程振動控制關鍵技術獲重大突破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徐建

      徐建,1958年出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共中央組織部直接聯系的專家。擔任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咨詢協會副會長、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協會副會長、中國建筑學會結構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機械工業勘察設計協會理事長、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建筑振動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土動力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砌體結構標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以及任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與多個機構技術委員會委員。

       徐建同志長期從事建筑結構設計、建筑震動、建筑及設備隔振、工業建筑抗震、砌體結構及抗震與加固等領域研究并取得突出成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機械工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中國機械工業集團科學技術特等獎1項,建設部華夏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國家工程建設標準設計獎2項,機械工業部優秀設計一等獎3項、中央國家機關青年實用技術優秀獎1項。主編或起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23部、國家標準設計2部,主編或合著手冊、專業書28本,發表論文50余篇。

       工業工程振動控制是基于土木工程的多專業綜合技術,是工業裝備正常運行的重要技術保障。隨著我國高端工業裝備不斷向精密化和大型化方向發展,對生產環境的振動控制要求越來越高,振動控制的難度越來越大。徐建同志主持完成的“工業工程振動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解決了工業工程振動控制關鍵技術難題,顯著提升了我國工業工程振動控制技術水平,研究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部分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項目獲得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目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牽頭實施,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隔而固(青島)振動控制有限公司、中國中元國際工程公司、中國汽車工業工程公司、青島科而泰環境控制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參與,通過十余年專題研究和工程實踐,進行了理論方法、標準體系及成套技術研究,建立和完善了相關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形成了工業工程振動控制成套技術。

       提出了工業工程振動控制基礎性技術理論

       為解決工業工程振動控制理論分析和應用中存在的難題,項目組系統地建立了基于振動在工程介質中傳遞規律的工業振動控制分析方法,首次提出了振源等效量化技術和振動精細化控制技術,確定了完整的振動控制指標和評價準則,創立了工業裝備復雜激勵下多元振動控制理論分析方法。

       形成了精密裝備振動控制成套技術

       針對精密裝備振動控制中存在的計算精度、分析效率、優化控制等難題,項目組在國內外首次提出了微振動傳遞函數相似比快速分析算法、模型自修正和智能優化動態配置方法,建立了微振動控制系統自由度解耦分析技術、穩定低頻模態分布的振動控制設計方法和復雜振動系統一體化控制技術,研制了低頻微幅高性能振動控制裝置,形成了精密裝備振動控制成套技術。

       形成了大型裝備振動控制成套技術

       針對大型裝備振動控制中存在的分析方法、模擬試驗和控制裝置等難題,項目組建立了振動控制系統整體分析技術、荷載精確定位技術和抗疲勞優化技術,國內外首次進行了大型回轉裝備振動控制系統模型試驗研究,提出了大型沖擊裝備振動響應預測方法,發明了高承載、高性能振動控制裝置,形成了大型裝備振動控制成套技術。

       “工業工程振動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創立了工業工程振動控制精細化理論分析體系,形成了精密和大型裝備振動控制成套技術,多項研究成果填補國內外相關技術領域空白,并實現了工程化和產業化,推動了我國振動控制技術領域科技進步,對提高我國工業裝備和產業的技術水平、推動工業產業升級、提升工業裝備的國際競爭力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具有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項目主要成果已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國防軍工、天文光學、電子信息、材料工程、電力工程、機械制造等多個工業工程領域,為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氣象衛星、空間太陽望遠鏡、光電跟蹤經緯儀、大光柵刻劃機、核潛艇、大型三坐標測量機等上百個國家重點科技項目和重點工程提供服務,有力保障了裝備性能充分發揮和正常工作,并對周圍環境和人員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保護作用。據不完全統計,項目近三年創造的直接經濟效益達42.9億元,間接經濟效益近百億元。

       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徐建同志率領項目組繼續在多個工業工程項目中進行技術推廣應用,目前在編和待編國家標準4部,并將在納米科技、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第三代核電、超大型鍛壓裝備等領域開展更深入的振動控制技術研究和工程實踐,以滿足工業工程不斷發展的需要。

    相關文章

    2024中國特種車輛大會在長沙舉行

    10月10日,2024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越野車技術分會第十六屆學術年會暨特種車輛大會在長沙舉行。大會已舉辦16屆,本屆以“匯智、融通、協創、勇拓”為主題,設置高峰論壇、展覽展示、論文證書頒發等環節。大會......

    “集成芯片前沿技術科學基礎”重大研究計劃2025年度項目指南建議通告

    關于征集“集成芯片前沿技術科學基礎”重大研究計劃2025年度項目指南建議的通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集成芯片前沿技術科學基礎”2025年度項目指南建議征集已通過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

    印遇龍等:基因編輯并不違背自然選擇規律

    在生命科學領域,基因編輯技術尤其是CRISPR/Cas9系統的出現,為科學研究帶來革命性突破。這項技術改變了人類對基因的認知,重新定義了自然選擇與人工干預間的界限。老百姓眼中,基因編輯可能也是類似于“......

    2024年數智水電技術交流論壇召開

    9月26日至27日,國家能源水電工程技術研發中心2024年數智水電技術交流論壇在長沙舉辦。論壇現場。主辦方供圖論壇以“數智水電,賦能發展”為主題,圍繞數智水電前沿技術及發展趨勢進行研討,包括5場主旨報......

    第二屆國防科技高地論壇聚焦無人智能制勝未來

    9月27日,國防科技大學聯合湖南省人民政府、軍事科學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舉辦的第二屆國防科技高地論壇主論壇在長沙舉行。論壇現場。王昊昊攝論壇由國防科技大學牽頭發起......

    專家研討規模豬場種養循環農業創新技術體系項目

    9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主持召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項目(C類)《規模豬場種養循環農業創新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建議研討會。會議現場。......

    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周年成果發布

    9月9日在長沙舉行的2024互聯網岳麓峰會上,發布了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一周年成果報告。長沙發布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周年成果。主辦方供圖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表示,去年的互聯網岳麓峰會提出把長沙打造成......

    科學家成功展示核鐘所有關鍵技術

    科技日報北京9月8日電 (記者張夢然)近日出版的《自然》雜志封面故事帶來一項新突破: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聯合成立的實驗天體物理聯合研究所(JILA)領導的國際團......

    20222023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揭曉

    9月3日,湖南省科技大會暨獎勵大會在長沙召開。會上宣讀了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2022-2023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含光召科技獎)的決定。獎勵大會現場。主辦方供圖2022-2023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

    共60家市場監管總局擬批準一批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

    8月2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一批擬批準建設的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擬批準建設重點實驗室40個、技術創新中心20個,涉及食品微生物檢測、食品接觸材料安全、石油化工產品檢測與質量控制、材料、......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