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要擴建了!將從4000立方米擴容到12萬立方米!”8月1日,清華大學與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在成都簽署共同建設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工程的合作協議,正式決定啟動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工程,再次令世界矚目。
在二灘水電站17公里長的錦屏隧洞內,中國首個極深地下實驗室就建在這里。這是世界最深的地下實驗室,也是世界上“最干凈”的地下實驗室。
所謂“最干凈”,是指輻射最少、雜質最少。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教授李元景告訴記者,世界上最難擋住的就是宇宙射線,要打造一個最理想的實驗環境,就要盡量遮蔽宇宙射線,而用巖石阻擋是好辦法。錦屏隧洞最大埋深達2400米左右,實驗室設立其中,就相當于將實驗室設在地下2400多米的地方,超過了加拿大的巖石覆蓋厚度2000米的斯諾實驗室,能將宇宙射線通量降到地面水平的約億分之一。為了讓實驗室變得“更干凈”,工作人員還對環境進行了特殊的包裝。實驗室外層是1米厚的聚乙烯材料,用于阻攔和吸引中子;然后是20厘米厚的鉛層,用于屏蔽外部的伽馬射線;20厘米厚的含硼聚乙烯,用于吸收剩余的中子;10厘米厚的高純無氧銅,用于阻擋鉛材料及外部其他材料中的伽馬射線。這些屏蔽設備幾乎屏蔽了能夠想到的一切輻射源。
地下實驗室,尤其是極深地下實驗室,是開展粒子物理學、天體物理學及宇宙學等領域的暗物質探測、雙β衰變、中微子振蕩、質子衰變等重大基礎性前沿課題的重要研究場所,是巖體力學、地球結構演化、生態學等學科開展相關實驗研究所需的特殊環境,也是低放射性材料、環境核輻射污染檢測的良好環境。
2012年,清華大學領導的CDEX實驗組在錦屏地下實驗室里獲得了第一批寶貴的數據,并展開了數據分析。2013年,實驗組的首個研究成果就發表在國際權威物理期刊《物理評論D》(《Physical Review D》)上,這是我國第一個自主開展暗物質實驗研究的物理結果,更為可喜的是,該實驗成果對低質量區暗物質粒子的探測靈敏度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確立了CDEX實驗組在國際暗物質探測領域第一陣營的地位,極大地提升了我國在暗物質這一重大基礎前沿研究領域的研究水平和國際影響力。
據《自然》報道,天文學家通過追蹤遙遠星系團的X射線,重建了近90億年的宇宙演化歷程。該分析支持了宇宙學標準模型。根據該模型,神秘的暗物質的引力作用是宇宙結構形成的主要因素。“我們沒有看到任何偏離宇宙學......
12月7日,國投集團雅礱江水電與清華大學校企共建的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簡稱“錦屏大設施”)土建公用工程完工,具備實驗條件,標志著世界最深、最大的極深地下實驗室正......
暗能量與暗物質被稱為“21世紀初物理學天空的兩朵烏云”,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高宇和暨南大學理工學院教授楊嶠立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不約而同地指出,經過多年探索,物理學家開始意識到,被......
12月7日,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土建公用工程完工,具備實驗條件,標志著世界最深、最大的極深地下實驗室正式投入科學運行。該項目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中國電力......
導讀:一個望遠鏡從太空邊緣掉落的原因,這是有關暗物質、氣球望遠鏡的故事NASA的SuperBIT氣球望遠鏡充氣,NASA的超高壓氣球在新西蘭瓦納卡機場充氣。這個氣球在40天內環繞地球的南半球飄行了將近......
美國能源部宣布其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通過超級計算機構建了分析宇宙暗物質的軟件系統“Nyx”。該軟件可根據理論預測當期的觀測數據。如果觀測數據顯示出不同的情況,則表明觀測結果存在問題,或者理論存在差距。美能......
想象一下,在地下2400米,我們能看到什么?就在這樣的“深淵”中,深藏于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一群科研人員伴隨著原子核信號放大后的微微閃光,在不間斷運行的儀器旁凝神尋找、捕捉。這里,就是中國錦屏地下實驗......
近日,中山大學教授李文均團隊在荒漠特殊生境微生物暗物質資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npjBiofilmsandMicrobiomes。&nb......
一種從細菌中分離出來的新型強效抗生素似乎能夠對抗有害細菌,甚至是具有多重耐藥性的“超級細菌”。這種名為Clovibactin的抗生素能以一種不尋常的方式殺死細菌,使細菌更難對其產生耐藥性。荷蘭烏得勒支......
由歐洲航天局(ESA)主導的歐幾里得空間望遠鏡從美國佛羅里達洲發射升空。此前,ESA于2009年發射的普朗克空間望遠鏡已完成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譜的繪制,并計算出暗物質和暗能量所占比例。歐幾里得空間望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