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中心建成大型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該系統是亞太地區第一臺磁體強度為9.4T、磁體口徑為 400mm的大型哺乳動物高場磁共振成像系統,各項技術指標都達國際先進水平。目前,該系統的一系列相關設備,包括譜儀、梯度水冷機組、射頻功放、梯度功放、操作系統軟件等全部到位。
以該系統為核心建立的磁共振成像實驗室及配套的實驗動物室,是國內首個一體化的磁共振成像動物實驗研究平臺,同時也是國內首個達到萬級清潔標準的磁共振成像實驗室。在該平臺上將開展大型哺乳動物的高分辨率組織結構磁共振成像、磁共振分子影像、高場下的磁共振成像技術、圍繞動物模型的病理學及臨床藥理學等綜合性研究。
磁共振成像研究與強磁場中心其他生命科學研究方向,如蛋白質結構生物學、藥學等的研究組成了一系列交叉承接的關系,對臨床醫學和生命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未來,實驗室將與來自于生物成像、認知神經科學、臨床醫學等重要科學領域的專家、學者開展廣泛的學術交流和學術合作。
磁共振成像研究團隊人員在磁共振成像技術、臨床應用、磁共振成像造影劑、實驗動物病例模型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學術背景。實驗室負責人鐘凱研究員2009 年獲得中科院“百人計劃”資助回國,具有豐富的高場磁共振成像研究的經驗,在磁共振成像技術、功能磁共振成像、系統軟硬件、磁共振臨床研究等方面具有扎實的背景和深入的工作。
高脂飲食小鼠的脂肪抑制腎臟高分辨率MR圖像
同學們都在知名期刊發表了論文,自己的研究卻毫無進展;無論實驗如何調整,都像在原地踏步;離提交博士論文進度報告只剩1個月,但連續開展了近1年的實驗卻宣告失敗……接連的失敗,讓ShreyaPramanik......
同學們都在知名期刊發表了論文,自己的研究卻毫無進展;無論實驗如何調整,都像在原地踏步;離提交博士論文進度報告只剩1個月,但連續開展了近1年的實驗卻宣告失敗……接連的失敗,讓ShreyaPramanik......
5月25日,我國首臺可用于臨床的科研型7.0T超高場磁共振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正式開機。啟用儀式。湘雅醫院供圖7.0T磁共振因其接近活體解剖組織的超高分辨率成像、代謝成像、多核成像等技術,極大提高了神經......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杜江峰、榮星課題組與浙江大學焦曼研究員合作,利用固態自旋量子傳感器對兩種速度相關的新奇自旋相互作用在小尺度給出了當下最嚴格的實驗限定,該成......
中新網上海4月27日電(陳靜呂安琪)記者27日獲悉,華東師范大學與國內醫學磁共振技術的領軍企業在此間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醫學影像技術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頂尖技術發展和產業應用。華東師范......
近日,我所納米與界面催化研究中心固體核磁共振及前沿應用研究組(524組)侯廣進研究員、陳魁智研究員團隊在分子篩羥基結構解析方法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開發了一系列耦合編輯的1H-17O固體核磁共振(NMR)......
4月9日,滬上首臺磁共振加速器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正式投入臨床使用,這意味惡性腫瘤的精準放射治療又新添了一把“利器”。該治療系統治療的腫瘤主要是頭頸部腫瘤、乳腺癌、肝臟腫瘤、胰腺癌、胃、結直腸等,接......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杜靈杰團隊利用極端條件下的偏振光散射技術,在砷化鎵量子阱中對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的集體激發進行了測量,進而在全球首次觀察到引力子激發(引力子模)——引力子在凝聚態物質中的新奇準粒子。3......
超高場磁共振是物理、生物和醫學研究中的尖端電磁成像裝備,具有亞毫米級別高分辨率成像性能,在惡性腫瘤早期檢測、無創繪制人腦介觀尺度腦圖譜等臨床和基礎研究前沿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應用價值。目前入門級7T人體......
龍年新春伊始,一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正在抓緊研發,進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近日,在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院,科研團隊圍繞磁共振成像持續攻關,獲得一系列技術新突破。吸入一口特制的“氙氣”,只需3.5秒,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