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容易近日在北京表示,中國正在研制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預計2027年前后完成首飛,其無助推構型的一子級可重復使用,將優化中國空間站運營成本。
據悉,新一代載人飛船和月面著陸器目前正在研制中,新一代載人飛船可將3名航天員送入環月軌道并返回地球,月面著陸器可載2名航天員登陸月球并開展科學探測活動。容易表示,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是為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月面著陸器而全新研制的高可靠、高安全的載人運載火箭。目前,火箭各項研制工作正在有序加快推進。
容易介紹稱,該型火箭采用液氫、液氧和煤油推進劑,全長約92米,起飛質量約2187噸,起飛推力約2678噸,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不小于27噸。
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是中國目前唯一載人運載火箭。按照中國空間站運營與發展階段規劃,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每年會承擔兩次載人飛船的發射任務。對此,容易表示,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衍生出的無助推構型火箭未來也可執行空間站航天員及貨物運輸任務。為了優化空間站運營階段的運營成本,無助推構型火箭的一子級可重復使用。
同樣具備重復使用功能的還有正在研制的重型運載火箭。容易指出,2020年以來,重復使用技術日趨成熟,成為下一代運載火箭的重要特征。
據了解,重型運載火箭基本型為三級串聯構型,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約50噸,用于執行深空探測任務,起飛重量約4000噸,起飛推力約6000噸,全箭高度約110米,箭體結構直徑達到10米級。“隨著重復使用技術發展,未來重型運載火箭將具備重復使用能力。”容易說。(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容易近日在北京表示,中國正在研制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預計2027年前后完成首飛,其無助推構型的一子級可重復使用,將優化中國空間站運營成本。據......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容易近日在北京表示,中國正在研制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預計2027年前后完成首飛,其無助推構型的一子級可重復使用,將優化中國空間站運營成本。據......
新年第一天,一件大事便是中國東方航空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機的測試飛行。今天首班驗證飛行的航班號為MU7809,從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飛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在上海虹橋機場的總臺央視記者陳俏,與大家一同來見......
歐洲航天局局長約瑟夫·阿施巴赫爾在10月1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歐洲航天局計劃將阿麗亞娜6型運載火箭的首次飛行任務從2022年推遲至2023年第四季度執行。歐洲航天局局長表示,該運載火箭在首飛前還需......
9月3日,由航空工業一飛院研制的“啟明星50”大型太陽能無人機在陜西榆林首飛成功。“啟明星50”大型太陽能無人機于17時50分起飛,空中飛行26分鐘,于18時16分平穩著陸,順利完成首飛任務,飛機狀態......
今天(7月27日)中午12時12分,力箭一號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并順利將空間新技術試驗衛星、軌道大氣密度探測試驗衛星、低軌道量子密鑰分發試驗衛星、電磁組裝試驗雙星和南粵科學星6顆衛......
不再伴有馬達的轟鳴,幾乎就在悄無聲息間,一架以氫氣為原料的純燃料電池無人機,緩緩駛離跑道,躍向藍天,在空中展翅翱翔。由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上海奧科賽飛機公司歷時一年多共同研制的我國第一架純燃料......
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自主研制的國產輕型多用途直升機AC311在中航直升機有限責任公司天津分公司完成總裝下線,11月8日上午在天津成功首飛。首飛儀式上,AC311直升機飛行穩定,姿態優雅,操控靈活,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