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9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恒研究組與香港大學同行合作,在光學系統中構造了量子演化與其反向演化的相干疊加,并證實其在量子信道識別方面的優勢,該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在日常生活中,時間確定地從過去流向未來的觀念深入人心。然而,支配微觀世界物體運動的物理定律并沒有特意區分時間的方向性。更具體來說,經典力學和量子力學的基本運動方程均是可逆的,改變一個動力學過程的時間坐標系方向仍然構成一個有效的演化過程。這被稱為時間反演對稱性,或者更準確地叫做運動反演對稱性。在量子信息科學中,時間(運動)反演因其在多時間點量子態、閉合時間曲線模擬、未知量子演化反轉等領域的應用而備受關注。
然而,時間反演在實驗上難以實現。研究組將其延伸到量子設備輸入輸出反轉,在光學系統中構造了一類量子演化過程,當交換該演化的量子設備輸入輸出端口時,所得演化滿足初始演化的時間反演的特性,從而得到了量子演化的時間反演模擬器。
在此基礎上,他們進一步對演化時間方向進行量子化,實現了上述量子演化和其反向演化的相干疊加,并利用量子目擊技術實現了對該結構的刻畫。相比演化時間方向確定的情形,對時間方向的量子化在量子信道識別中具有顯著優勢。實驗中,研究組利用該裝置以99.6%的成功概率區分了兩組量子信道,而在相同資源消耗情況下,時間方向確定的策略成功概率最大只有89%。
(中國科大供圖)
盡管量子計算機領域的研究進展突飛猛進,但量子計算機的“性情”仍不穩定,容易出錯,尚無法投入實際應用。為此,包括谷歌和IBM等在內的眾多公司競相開發量子糾錯技術,旨在為最終實現穩定可靠的量子計算系統奠定......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美國和加拿大科學家開展的一項實驗表明,已延用135年的阿倫尼烏斯公式需進行修改,才能應用于量子領域。相關論文發表于新一期《物理評論X》雜志。具有不同能級量子波函數的雙勢阱。圖片來......
有性生殖是生物適應復雜多變環境的重要方式,也是物種延續與生物多樣性形成的關鍵。生殖細胞即雌、雄配子的產生是生物完成有性生殖的前提。長期以來,植物生殖細胞研究聚焦于孢子體世代占優勢的種子植物類群,但在以......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多家單位的科研人員,基于西北太平洋深海沉積物,成功重建了晚中新世以來東亞冬季風的演化歷史,并結合古氣候模擬,評估了全球氣候變化和構造運動等因素對晚中新世東亞冬季風演化的......
東亞冬季風是溝通北半球高、低緯氣候系統的紐帶。東亞冬季風的強度波動直接影響東亞地區冬季大氣環境質量的變化。冬季風活動增強利于大氣污染物的快速消散,但過強的冬季風活動會引發一系列極端天氣事件,并造成社會......
直播時間:2024年8月30日(周五)20:00——21:30直播平臺:科學網APPhttps://weibo.com/l/wblive/p/show/1022:2321325073131739152......
8月29日,央視新聞直播間欄目以《聚焦創新型企業從“實驗場”到“應用場”“獨角獸”這樣長成》為題,報道了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在推動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產業化方面的創新成果。以下為報道原文。從“......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肝膽胰與肝移植外科劉昌教授、曲凱教授團隊與西北工業大學生態環境學院王文教授、邱強教授、王堃教授團隊合作,在肝臟功能起源研究方面取得進展,揭示了基因組重復事件在肝臟再生等復......
科技日報北京8月25日電 (記者劉霞)美國和日本科學家開發出全球首個基于微機電系統(MEMS)的二維(2D)材料原位轉角調控平臺。這個指甲大小的平臺名為“MEGA2D”,具備高度靈活性和精確......
文丨《中國科學報》記者王敏在浩瀚的星空里有一顆衛星獨一無二它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量子通信初步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保密通信體系它就是由中國自主研制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從2003年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