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記者從11日在京舉行的第四屆清華腦起搏器論壇——帕金森病日關愛活動上獲悉,我國自主研發的清華腦起搏器,打破國外產品壟斷,已經造福1600名帕金森患者,為每位患者節省治療費用10多萬元。
帕金森是一種影響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常見疾病。腦起搏器治療帕金森病是20世紀末腦科學研究的重要成果,在醫學上被稱為“腦深部電刺激器”。它將電極植入大腦的特定部位,通過慢性電刺激達到治療效果,既不損傷腦組織也不影響今后其他新的治療方法。全世界已有超過10萬名患者植入了腦起搏器。
作為有源植入類高端醫療器械,腦起搏器具有很高的技術和工程開發難度。在科技部、北京市等支持下,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教授、神經調控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李路明組織包括電子、軟件、材料、制造、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等在內的多學科交叉團隊,將載人航天科技應用于腦起搏器研發,成功研制系列化腦起搏器,打破了進口產品的壟斷。截至目前,清華腦起搏器市場占有率近40%,成為高端醫療器械國產化的成功典范。
論壇上,李路明還介紹了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國際上現有的腦起搏器尚不能和高場強核磁掃描良好地相容,研究團隊為此發明了基于碳納米材料薄膜等包裹的新電極結構。目前,這一產品正處于臨床試驗階段。這意味著,未來清華腦起搏器能夠在核磁設備下工作,患者可以放心地做核磁共振檢查”。
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的研究人員在診斷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創造了一種革命性的新診斷方法,有望快速、準確地檢測出神經退行性疾病。這種方法在提供早期治療和減少人類阿爾茨海默氏癥和帕金森氏癥等疾病以及慢性......
帕金森病(PD)的增長速度比任何其他神經系統疾病都要快,這使得其早期檢測如此重要。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機器學習工具,顯示出作為早期檢測該疾病的一種方式的前景。PD的診斷通常發生在一個人出現傳統癥......
日前世界帕金森病日“抗帕不怕一森守護”科普宣教活動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這次活動是帕友們線下的久別重逢,現場通過科普講座、暖心互動、健康咨詢等環節,建立起醫患之間的溝通橋梁,幫助患者科學認知,積極干預,......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高級研究員陳躍軍團隊創建了一種“能夠跨分化階段和時間點的高通量譜系示蹤”新技術,解析了大腦內多巴胺能神經細胞分化過程,發現和鑒定了一種可特異性表征多巴胺能神經前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930.shtm......
3月18日,《細胞—干細胞》(CellStemCell)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陳躍軍團隊的論文,研究人員通過建立跨分化階段高通量譜系示蹤......
“不抖了。一點都不抖了。”11月10號,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大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以下簡稱“中國科大附一院”)神經遠程程控室內,遠在四川的帕金森患者張先生,隔著屏幕傳遞著自己擺脫抖動的喜悅。......
據《科學·轉化醫學》報道,科學家創造了一種新設備,可以捕獲患者家中的無線電波,以跟蹤帕金森病的進展和藥物的影響。這項為期一年的新研究涉及50名參與者。帕金森病會破壞患者的步態和行走能力。開發新的治療方......
美國索爾克研究所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確定了大腦中的一個基因和一組細胞,它們在抑制果蠅的攻擊性方面起著關鍵作用。該研究結果7日發表在《科學進展》上,或有助于解釋帕金森病等疾病——帕金森病有時會導致行為改變......
利用新的神經機器人平臺和電極測量,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研究人員解碼了帕金森病是如何導致患者大腦失調,損害其行走等運動能力的。這一發現揭示了大腦中丘腦下核區域如何協調腿部肌肉的激活,并提出了可檢測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