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然資源部7日消息,4月7日7時4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一顆1米C-SAR業務衛星。該星是我國第二顆C頻段多極化合成孔徑雷達業務衛星,可與已在軌運行的首顆1米C-SAR業務衛星及高分三號科學試驗衛星實現三星組網運行,衛星重訪與覆蓋能力顯著提升,標志著中國首個海洋監視監測雷達衛星星座正式建成。
據介紹,1米C-SAR業務衛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發展規劃支持立項,由自然資源部主持建造的海洋業務衛星,由兩顆指標性能一致的衛星組成,能夠獲取多極化、高分辨率、大幅寬、定量化的海陸觀測數據。與高分三號衛星相比,在成像質量、探測效能、定量化應用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提升。三顆衛星完成組網后,與單顆衛星相比,平均重訪時間由15小時提高至5小時。可為海洋環境監測與海上目標監視、自然災害與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監測、土地利用、地表水體等多要素觀測提供高時效、穩定、滿足業務化應用的定量遙感數據。
在自然資源部組織下,首顆1米C-SAR業務衛星在軌測試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進展順利,衛星平臺與載荷測試、衛星數據外場定標與地面處理工作已經完成,衛星狀態與圖像質量良好。
中國自然資源部7日消息,4月7日7時4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一顆1米C-SAR業務衛星。該星是我國第二顆C頻段多極化合成孔徑雷達業務衛星,可與已在軌運行的首顆1米C......
中國自然資源部7日消息,4月7日7時4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一顆1米C-SAR業務衛星。該星是我國第二顆C頻段多極化合成孔徑雷達業務衛星,可與已在軌運行的首顆1米C......
中國自然資源部7日消息,4月7日7時4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一顆1米C-SAR業務衛星。該星是我國第二顆C頻段多極化合成孔徑雷達業務衛星,可與已在軌運行的首顆1米C......
1、體外診斷定義體外診斷,即IVD(InVitroDiagnosis),是指將血液、體液、組織等樣本從人體中取出,使用體外檢測試劑、儀器等對樣本進行檢測與校驗,以便對疾病進行預防、診斷、治療檢測、后期......
我國首個抗新冠病毒特效藥——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特效藥獲得中國藥監局的上市批準,這標志著中國擁有的首個全自主研發并證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抗體特效藥正式問世。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全球健康與傳染......
12月8日,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消息,應急批準騰盛華創醫藥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簡稱“騰盛華創”)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聯合治療藥物安巴韋單抗注射液(BRII-196)及羅米司韋單抗注射液(BRII-198)......
為進一步加大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力度,農業農村部近期組織制定了海河、遼河、松花江和錢塘江等流域禁漁期制度,從而實現了我國七大重點流域禁漁期制度全覆蓋。這是記者21日在農業農村部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央視網消息:明年上半年我國首個用于商業航天任務的火箭——捷龍一號將發射,這也標志著我國商業航天加速發展。此外火箭的重復使用技術預計2-3年內能夠實現應用。區別于目前我國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未來我國用于......
從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衡水基地了解到,新工質發電團隊完成了我國首座大型超臨界二氧化碳(SCO2)壓縮機實驗平臺的建設工作,目前已完成設備調試,正在開展壓縮機測試前的準備工作。超臨界二氧化碳透平發......
近日,前沿生物藥業(南京)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研制的全球首個長效HIV-1融合抑制劑—艾博韋泰(艾可寧)正式上市。據了解,艾可寧是我國首個原創抗艾新藥,擁有全球知識產權,在今年6月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