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第一所以康復命名的大學——康復大學,在青島正式揭牌成立。該校將填補國內康復教育體系的空白,為醫養健康產業發展提供一個“集科研與教學于一體”的平臺。中國工程院院士董爾丹任該校校長。
學校園區 康復大學供圖
據介紹,康復大學為公辦普通本科學校,由山東省政府主辦,教育部、中國殘聯、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單位共同支持建設,駐地為山東省青島市。學校定位為新型研究型大學,著重開展基礎性、前沿科學技術研究。
目前,康復大學設有康復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社會發展學院、臨床醫學院、公共教學部5個學院(部),已建成康復國際全球合作研究中心、康復國際全球孤獨癥研究中心、運動康復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和平臺。
康復大學教務部負責人王立祥介紹,今年該校首批招生專業為康復物理治療、康復作業治療、生物醫學工程、生物信息學和臨床醫學5個本科專業,計劃面向山東、河南、河北、江蘇、湖南五省招收300名學生。
首次開啟招生的本科專業注重與院校、科研機構合作。康復作業治療創新班是學校與國內頂尖康復機構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合作開設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本科生可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流學習。
從籌建階段開始,康復大學就在吸納頂尖人才,簽約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神經科學專家蘇國輝團隊,全職引進美國得克薩斯大學休斯敦健康科學中心教授周平康復工程團隊。今年正逢康復大學與山東大學首批聯合培養博士生畢業。2020年開始,康復大學先后與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單位合作,至今已聯合招收培養博士研究生137名,碩士研究生115名。
據悉,我國擁有巨大的康復需求。《柳葉刀》2020年發文指出,中國是全球康復需求最大的國家,康復需求總人數超過4.6億,包括8500萬殘疾人、4400萬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近3億慢性病患者。我國康復醫療專業人員的缺口依然巨大。以康復治療師為例,專家估算,我國現有康復治療師約5萬人,每10萬人口擁有3.57名康復治療師,與國際標準要求的每10萬人口擁有50名康復治療師相差超過10倍。康復科醫師數量更加短缺,全國僅1.64萬人。
據了解,該校還擁有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康復大學青島醫院、康復大學青島康復醫院3所附屬醫院,前兩所均為三甲綜合性醫院。
每隔幾秒鐘,在可觀測宇宙的某個地方,就有一個大質量恒星坍縮并以超新星爆炸形式釋放。物理學家稱,日本的超級神岡探測器現在可能正從這些“大災難”中收集穩定的微中子,相當于每年探測到幾次這樣的事件。這些微小......
一項新研究發現,有證據表明,日本女性攝入整條小魚與降低全因死亡率和癌癥死亡率有關。這項研究由日本名古屋大學科研人員進行,強調了攝入小魚對延年益壽的潛在好處。近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公共健康營養》。日......
近日,暨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副教授王吉壯、教授李丹團隊與合作者,開發了一種通過體相異質結有機半導體太陽能電池的旋涂技術可設計性構造光驅動功能微機器人的新方法,能夠在各種維度結構(0D、1D、2D、3D......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能源所)研發的“深海多能互補發電生產生活探測綜合平臺”獲歐盟發明專利授權。此前,該技術已獲得中國、美國、日本發明專利授權,完成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利布局,為......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唐世林團隊與自然資源部南海預報減災中心正高級工程師楊超宇合作,在遙感數據智能重構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南海多源遙感高分辨率海表葉綠素逐日產品的精準重構。相關成果......
7月8日至9日,由廣東省人工智能產業協會主辦的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在廣州大學舉行。會上,廣州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和廣州市人工智能學會正式成立,并舉行了揭牌儀式。廣州大學人工智能......
記者從南方電網獲悉,7月9日13時44分,廣東最大電力負荷達1.48億千瓦,今年首創新高,用電負荷規模已超30年位居全國首位。根據AI技術預測,未來兩周南方區域用電負荷仍將持續攀升。據了解,今年1-6......
近日,暨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教授羅丙紅團隊設計了一種具有快速的光固化能力、適宜的粘度、獨特的液晶態以及在打印后液晶態在三維上能夠良好保持的新型液晶墨水,并基于數字光處理(DLP)技術打印了一類具有類骨......
7月9日,記者從廣東交通集團獲悉,經過33個小時的連續澆筑,獅子洋通道項目控制性工程獅子洋大橋錨碇底板最后一方混凝土于7月8日20時完成澆筑,標志世界最大錨碇基坑安全筑底,下一步即將轉入填芯施工階段。......
日前,《輻射探測技術與方法(英文)》以開放獲取形式,在線發表了《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技術設計報告:加速器》(以下簡稱“技術設計報告”)專刊。該報告由CEPC加速器研究團隊撰寫,通過國際前沿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