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在調試設備
我國首座獨立設計、制造、運行管理與維護的天文科考智能支撐平臺1月8日在南極昆侖站成功運行。該平臺由東南大學和南極天文中心聯合研制。
據了解,該平臺攻克了昆侖站所在的南極Dome A地區極寒、低氣壓、缺氧條件下的一系列關鍵技術,將為我國運行于該地區的各類天文科考儀器提供能源動力、就地自動監測與控制、遠程遙測與遙控及海量數據存儲等技術支持。
平臺單臺機組輸出功率1.8千瓦,最多可6臺機組并網運行,并可實現無人值守自主運行,在輸出功率、智能化程度等方面超出國外同類平臺的水平,同時由于平臺的遠程監控和數據接收中心位于國內,因而打破了我國南極天文科考受制于人的尷尬局面。平臺的成功運行得到了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和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
南極大氣的清凈度和透明度很好,特別是整個天空非常清凈,最新研究表明,南極高原可能是地球上最好的天文臺址,很多方面接近太空天文站。曾有研究說,在Dome A地區觀測天體的效果堪比美國哈勃太空望遠鏡。在昆侖站建設天文臺,對宇宙深空、暗物質觀測等前沿課題具有重要意義。在前幾次南極科學考察中,我國已對Dome A地區進行了天文臺址的測量和研究,并計劃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監測。
據《自然》報道,澳大利亞南極司(AAD)將削減2500萬澳元預算,致使多個南極科考項目被迫取消或推遲。全球科學家對此表示擔憂,因為這預示著追蹤氣候變化如何影響南極洲的研究將會中斷。在此之前,有消息稱南......
武漢大學17日舉行出征儀式,為即將隨中國第39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出征的楊元德、丁曦、陳亮宇3名隊員送行。據悉,楊元德長期從事衛星測高和重力領域研究,先后3次到達南極冰蓋最高點;丁曦、陳亮宇分別從事極地環......
為了推進南極科考行動,日前,巴西海軍正式簽署造船合同,一艘新的南極科考支持船將正式投入建造。該科考船的建造地點位于巴西東南部的圣埃斯皮里圖州。船只設計長度為93.9米,寬度為18.5米,最大吃水深度6......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近日發布報告稱,該國南極科考基地長期存在性騷擾問題。該報告還發現,在南極工作的人很大程度上不相信雇主會認真對待騷擾投訴、保護受害者或懲罰肇事者,而且有些群體對這一問題的認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36.shtm冰雪覆蓋、極端寒冷——在南極這片人跡罕至的冰封大陸上,充滿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8017.shtm今天(4月26日)“雪龍”船返回上海國內基地碼頭,標志著中國......
近日,在距離祖國一萬多公里的南極中山站,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隊員全榮輝順利完成全部科考任務,結束一年多的南極生活,啟程回國。 我國在南極科考已經取得豐碩成果,這背后離不開那些辛......
1月4日,在距離祖國一萬多公里的南極中山站,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隊員全榮輝順利完成全部科考任務,結束一年多的南極生活,啟程回國。我國在南極科考已經取得豐碩成果,這背后離不開那些辛苦付出的科考隊員。在......
“成功了!接收成功了!”北京時間11月30日20時,國家氣象信息中心成功接收到中國南極考察站昆侖站和泰山站的氣象觀測數據。這意味著分別經過5年和近9年的穩定運行,我國南極昆侖站和泰山站氣象站具備了業務......
中國是南極考察的后來者。從1882年至1883年第一次國際極地年算起,至今,國外開展極地考察已近140年的歷史。由于歷史原因,中國與兩次國際極地年(1882年至1883年、1932年至1933年)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