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 七位女性獲獎者和何梁何利基金募捐人梁潔華(右三)合影留念。
29日,何梁何利基金2014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我國52名科技工作者獲得獎勵,其中,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趙忠賢和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榮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陳恕行等36人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李勁松等14人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人頒獎。
今年,何梁何利基金“含金量”最高的科技大獎——“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的兩位得主,都是在基礎科學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學家。趙忠賢把畢生精力奉獻給高溫超導研究,帶領團隊做出了世界公認的研究成果,使我國高溫超導走在國際前列;薛其坤是海外學成回國,在凝聚態物理前沿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實驗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開拓了界面高溫超導研究的新方向,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從今年獲獎科學家的科研成果水平來看,國際領先水平占84.6%,其余均到達國際先進水平,再創歷史新高。此外,今年有7位女性獲獎科學家,占總人數13.5%,是20年來女性獲獎比例最高的一年。進步獎和創新獎共50位獲獎人擁有發明ZL1364項,總平均每人27.3項,比去年每人平均19.2 項有較大提升。
今年是何梁何利基金成立20周年。20年來,該基金共表彰和獎勵了1100位杰出科學技術工作者。其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32位,“科學與技術進步獎”920位,“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48位。
2023年12月26日-28日,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科學部在海口組織召開2023年度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結題審查會議。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于吉紅院士出席會議并講話。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科學部主任......
近日,新能源賽道出現反彈,光伏產業、BC電池概念等方向領漲,部分龍頭企業在BC電池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引起市場關注。隨著新能源行業龍頭企業估值性價比凸顯,不少投資者熱議行情拐點是否已然來臨。多位基金......
記者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了解到,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將向港澳地區依托單位開放“杰青”項目,對于港澳地區和內地依托單位采用同樣的資助模式和評審標準,同臺競爭。“杰青”項目是指國家杰出青年科學......
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于12月19日頒獎,共授予56名科技工作者。中國科學院共有6位科學家獲獎,3位獲進步獎,3位獲創新獎,獲獎科學家名單如下。中國科學院獲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近日發布了《科研誠信規范手冊》(以下簡稱《手冊》)。編寫《手冊》的背景、目的以及定位是什么?科技日報記者21日就這些公眾關心的問題采訪了自然科學基金......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科研誠信規范手冊》。《科研誠信規范手冊》業經2023年11月28日委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發布。《科研誠信規范手冊》包含導言、科研人員誠信規范、評審專家誠信規范、依托單位誠信......
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工作會議12月18日在北京召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竇賢康在會上強調,2024年,自然科學基金委將強化基礎研究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
2023年12月15日,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科學部主辦、中北大學承辦的“自動化傳感與智能導航”研討會在太原召開。信息科學部常務副主任劉克出席會議并致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郭雷院士等30余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2293011、22171253、22325107、21971226)等資助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汪義豐教授、傅堯教授和張鳳蓮副教授聯合研究團隊在硼自由基催化不對稱合成......
2023年11月26日,由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科學部主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未來工業互聯網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重大研究計劃指導專家組承辦的第一屆未來工業互聯網論壇在無錫舉行。軍事科學院尹浩院士、南京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