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科技人員撰寫的研究論文《T細胞分化因子CBF-β調控艾滋病病毒Vif蛋白逃避宿主防御系統》在英國《自然》雜志刊發。相關研究將為艾滋病雞尾酒療法添加藥物新成員開辟新方向,對艾滋病治療具有重大意義。
該成果由吉林大學教授于曉方領導的吉大白求恩第一醫院艾滋病與病毒研究所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研團隊取得。
成果表明,“CBF-β”是人體內可與艾滋病病毒感染因子“Vif”相互作用的細胞因子。假如“CBF-β”不存在,那么人體內的天然抗病毒機制就可以對艾滋病病毒起到抑制作用,病毒將無法完成復制。
有關學界專家評價,該發現揭示并完善了艾滋病病毒V蛋白克服宿主防御系統的作用機制,發現和定義了宿主細胞內T細胞分化因子CBF-β在病毒侵襲及復制過程中的重要調控作用,為新型抗艾滋病抑制劑的發明提供了理論基礎,有助于人類最終克服和戰勝艾滋病。
于曉方20多年來一直潛心于病毒分子致病機制的研究,1988年率先發現與鑒定了Vpx和Vpr為艾滋病病毒的功能性基因。2003年,他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率先揭示的艾滋病病毒Vif蛋白與宿主防御因子相互作用機制被學界廣泛引用。作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終身教授,于曉方于2010年通過國家“千人計劃”回到吉林大學,并牽頭組建了吉林大學艾滋病與病毒研究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144.shtm中新網昆明12月14日電(記者胡遠航)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國家疾控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報告現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21.5萬例,死亡40.8萬例,全國艾滋病疫情持續控制在低流行水平。我國艾滋病防治取得顯著成效國家疾控局......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自世界首例艾滋病感染者確診至今,人類一直在與艾滋病進行斗爭。對于艾滋病,我們需要充分了解它,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更有效地預防它。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楊仁國在接......
在世界艾滋病日,以下是每個人都必須知道的關于艾滋病毒HIV/艾滋病AIDS的10個重要事實。1.AIDS和HIV不同,HIV感染者并不總是感染艾滋病AIDS。艾滋病是艾滋病毒感染的最晚期階段。2.如果......
40多年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一直在努力尋找治療艾滋病(AIDS)的方法,但還未取得成功。現在,由丹麥奧胡斯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找到一種增強人體自身抗擊艾滋病病毒(HIV)能力的方法。相關論文17......
根據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領導的一項研究,艾滋病病毒(HIV)對感染者的衰老具有“早期和實質性”的影響,在感染后2—3年內加速了與正常衰老相關的身體生物變化。與未感染的人相比,HIV感染可能會使個人的......
當地時間8月2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第24屆世界艾滋病大會閉幕前夕,中國青年學者石芳慧被國際艾滋病協會授予青年科學家獎(PrizesforYoungInvestigators)。在大會上,國際艾滋......
當地時間8月2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第24屆世界艾滋病大會閉幕前夕,中國青年學者石芳慧被國際艾滋病協會授予青年科學家獎(PrizesforYoungInvestigators)。在大會上,國際艾滋......
據外媒消息,研究人員27日報告稱,一位現年66歲的白血病患者在接受了干細胞移植后艾滋病得到長期緩解,或已經實現“治愈”。這是全球第四位被宣布“治愈”的艾滋病患者,也是目前年齡最大的患者。這名患者在美國......
據外媒消息,研究人員27日報告稱,一位現年66歲的白血病患者在接受了干細胞移植后艾滋病得到長期緩解,或已經實現“治愈”。這是全球第四位被宣布“治愈”的艾滋病患者,也是目前年齡最大的患者。這名患者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