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1500組)張濤院士、李昌志研究員團隊與北京化工大學雷鳴教授合作,發展了直接催化解聚木質素β-O-4模型化合物定向制備喹啉衍生物的新策略。
雜原子參與的木質素解聚對于拓寬生物煉制領域,滿足高值化生物質轉化需求等具有重要意義。喹啉類含氮雜環化合物被廣泛用作生物活性藥物、染料和功能材料的合成。以木質素或β-O-4片段為原料,直接轉化合成喹啉衍生物,因涉及C-O/C-C鍵斷裂、C-N鍵精準構筑,以及多步反應高度耦合等挑戰,尚未有文獻報道。
本工作中,研究團隊以木質素主要結構片段β-O-4模型化合物為原料,在NaOH介導下,通過與鄰氨基苯甲醇發生多步串聯反應高效合成了喹啉類化合物。該反應體現了靈活的底物普適性,含不同官能團的β-O-4模型分子,以及鄰氨基苯甲醇底物都可高效轉化為目標產物。在此基礎上,團隊利用β-O-4聚合物模擬木質素結構,通過三步反應獲得56%收率的喹啉類化合物;通過控制實驗與DFT計算相結合確定了多步串聯反應的優勢路徑。利用該策略,團隊還實現了從β-O-4模型化合物出發,合成了藥物分子生物堿蕓香寧堿(graveolinine)類似物。該化合物通常從蕓香科植物中提取分離得到,具有廣泛的生理活性,能夠抑制體外腫瘤細胞的增值、解除平滑肌痊攣、抗炎癥作用及抗組織胺作用等。
與已經報道的有機合成路線制備喹啉衍生物相比,該策略原料廉價可再生、步驟簡單、整體效率和原子經濟性高,為木質素基含氮藥物中間體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該團隊前期發展了系列催化解聚策略,實現了木質素定向轉化為酚類、芳香酮、芳烴、航煤段多環烷烴、芐胺、嘧啶衍生物等能源化學品(Nat. Commun.,2022;Appl. Catal. B: Environ.,2022;ACS Catal.,2022;ACS Catal.,2022;Angew. Chem. In. Ed.,2021;ACS Energy Lett.,2020;ACS Catal.,2019;Green. Chem.,2019;Angew. Chem. Int. Ed.,2018;Chem. Sci.,2018)。
上述研究成果以“Transition-Metal-Free Synthesis of Functionalized Quinolines by Direct Conversion of β-O-4 Linkages”為題,于近日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上。該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是我所1502組碩士研究生丁楊銘、1504組郭騰龍博士、北京化工大學碩士研究生李哲偉。上述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科院B類先導專項“能源化學轉化的本質與調控”、大連市重點領域創新團隊支持計劃項目(生物煉制創新團隊)等項目的資助。(文/圖 丁楊銘、張波)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206284
近日,我所單細胞分析研究組(1820組)陸瑤研究員團隊利用單細胞多種類分泌因子檢測技術,實現了對神經—免疫細胞互作網絡的解析。隨著全球人口逐步進入老齡化階段,神經退行性疾病正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
近日,我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能源與環境小分子催化研究組(509組)鄧德會研究員團隊和理論催化創新特區研究組(05T8組)肖建平研究員團隊合作,在常溫常壓下碳基催化劑表面,實現了直接電催化一氧化氮和......
近日,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金催化劑設計與選擇氧化研究組研究員黃家輝團隊、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化研究組劉應春高級工程師團隊,與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鄧德會、副研究員崔曉菊團隊在室溫電化學水氣變換制高純度氫氣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團隊發現Pd與Cu的合金化能夠顯著提升陽極電化學CO的氧化活性,進而提高室溫電化學水氣......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維慎和副研究員朱凱月團隊在水系鋅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展了一種離子交換誘導相變方法,制備了具有超大層間距及高穩定性的針釩鈣石ZnV6O16·8H2......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展恩勝、研究員申文杰等與中科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徐君、研究員鄧風等合作,在絲光沸石(MOR)催化二甲醚羰基化反應的活性位點鑒別和調控方面取得新......
近日,我所無機膜與催化新材料研究組(504組)楊維慎研究員和朱凱月副研究員團隊在水系鋅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展了一種離子交換誘導相變方法,制備了具有超大層間距及高穩定性的針釩鈣石ZnV......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吳忠帥與副研究員鄭雙好團隊,開發了可形成三維導電網絡的電極油墨與高離子電導率的電解質油墨,顯著提高了3D打印高載量微電極中的電子和離子傳輸效率......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慶安團隊在非天然手性環狀單萜構建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團隊基于仿生催化理念,通過廉價Ni金屬催化劑,利用大位阻手性氮雜環卡賓配體,高效合成了一系列非天然手性環狀單......
近日,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原創技術——雙氧水直接氧化法制環氧氯丙烷新工藝為核心技術編制的丙丙法環氧氯丙烷工藝設計包,順利通過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評審會。環氧氯丙烷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