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LED燈具被發明至今,其擁有高亮度、低功耗、壽命長等諸多優點快速贏得了照明市場的青睞。如今,LED燈具已經普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但是LED作為半導體光源,響應時間非常快,所以驅動的波動會快速反映到光輸出波動上,這就帶來了頻閃的問題。
頻閃效應來源
LED頻閃效應由多種因素決定,其中主要的幾個來源是:電壓源的變化(噪聲)、外部耦合噪聲、調光相位不穩定、驅動不穩定、驅動方式。
不過,照明燈具生產商,通過使用頻閃檢測儀器對成品進行頻閃檢測,能夠了解到自身產品的不足之處,最終把關供應商供貨渠道或按照自身產品進行優化設計。再對成品多次檢測,使得產品各項頻閃指標能夠滿足新版ErP指令EU 2019/2020,只有2021年9月份前,滿足標準的燈具才能準入市場,才能夠將對人體產生的危害控制到低限。
頻閃危害性
頻閃是指由于光源的亮度及光譜分布隨時間波動引起的視覺上不舒服的效果。一般情況下,可能大家會覺得燈具沒有什么不一樣,假如在一種極端的條件下(如電源不穩定),很容易察覺到燈泡或燈管存在不同程度的閃爍。而平時觀察不到是因為正常使用下閃爍頻率很高,沒法直接用肉眼察覺,但是,這種實際頻閃的影響著我們的身心健康。研究證明,頻閃可能會導致癲癇發作、偏頭痛或嚴重的陣發性頭痛常伴有惡心和視覺障礙、增加自閉癥患者的重復行為、視疲勞、視力下降,甚至是出現驚恐發作、焦慮、心率加快、眩暈。
頻閃效應評估標準
頻閃效應無法完全消除,但是可以通過產品強制標準的準入的方式把風險降低到可接受范圍。當前歐洲已經在應對頻閃危害方面,發布了新版ErP指令EU 2019/2020(于2021年9月強制執行)。文件指出需要對頻閃進行多維度的檢測,除了要求燈具廠商對常規的的參數(如:閃爍頻率、頻閃百分比、頻閃指數)進行限定,同時還要求對PstLM,SVM進行嚴格管理。
VISO檢測方案---------歐美地區權威的檢測方案
Viso Systems公司從2005年開始就致力于照明燈具檢測的儀器研發,并且在2013年就推出了頻閃儀Labflicker,為了適應歐洲以及北美地區不斷推出的新標準,對研發不斷投入至今,成為了歐美市場中照明燈具檢測(含IES曲線、頻閃等)權威的品牌。儀器可以測量所有頻閃參數值:時域和頻域波形圖形、頻閃百分比、頻閃指數、Flicker頻率、SVM指數、PstLM指數、JA8 。
當前,市場上測量頻閃的儀器品種繁多,為了對市場儀器設備進行評估,美國能源之星在2018年對市面上主流的設備進行了對比,最終評估得出VISO的頻閃儀器誤差精準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