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術指征:
①消化性潰瘍合并穿孔,或持續的梗阻;
②大出血或反復出血,經藥物及內鏡治療不愈者;
③經住院采用積極的正規內科治療,疼痛持續無好轉,影響小兒的生活和營養及發育的慢性潰瘍病患者。
(2)手術的選擇:
①胃空腸吻合術:以往行胃空腸吻合術治療小兒潰瘍者不乏其人,報道遠期效果良好。鄭明新等曾對2例幽門梗阻施行此術,效果亦佳。但從理論上講,此術始終有發生吻合口潰瘍的危險。故近幾年多不主張單獨施行此術。
②胃部分切除術: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該手術常影響小兒的營養發育,易致貧血、脂肪痢等并發癥,且手術死亡率大于10%也使該術難以推廣。除非潰瘍病的并發癥非常嚴重,其他手術方法不能治療時方考慮。
③迷走神經切除術:該手術加幽門成形術被公認為對兒童營養發育影響最小的一種手術方法。術后可出現腹瀉,但不超過3%。有人提出高度選擇性迷走神經切除術手術方法,即只切除胃腺區的迷走神經,效果更好。
薛紅仙(1991)報道81例行纖維胃鏡檢查的小兒,檢出病例32例,浙江醫科大學(1992)對222例腹痛患兒行胃鏡檢查,發現消化性潰瘍29例,占13.1%;吳青英報道572例行胃鏡檢查的小兒,檢出131例,占22.8%。胃潰瘍遠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少見,二者約1∶4。兒童消化潰瘍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6歲以下患兒的原發性潰瘍主要是胃潰瘍,以后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占優勢,小兒胃潰瘍年齡偏小(新生兒也不能幸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年齡偏大。男性兒童的發生率高于女性兒童,為3∶1~6∶1。10歲以下的兒童潰瘍病多為繼發性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