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本報曾對“辣條”含多種添加劑進行過報道。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昨天,揚州市食藥監局公布包括“辣條”在內的兒童食品抽檢結果,多個品牌被檢出含禁止添加的防腐劑。
??抽檢
??多款“辣條”檢出禁用防腐劑
??此次兒童節專項抽檢,共抽檢兒童食品83批次,經檢測,3批次不合格,合格率96.4%。不合格產品涉及燒烤味豆板筋、麻辣味黑豆豆干、蜜汁燒烤味吃貨松鼠;不合格項目為防腐劑(脫氫乙酸及其鈉鹽)、檸檬黃、大腸菌群等指標未達標。
??市食藥監局還對學校周邊商家銷售的調味面制品(也就是“辣條”)進行了專項抽檢。不合格產品涉及湖南省的味中湘、翻天娃、哈哈嘴、秋婷、賢哥,河南省的衛龍,山東省的宏途,安徽省的徽洲麥坊等品牌。
??辣條不合格項目,主要是檢出了禁止添加的防腐劑(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山梨酸及其鉀鹽),并且菌落總數超標。
??現狀
??部分辣條仍在執行地方標準
??市食藥監局食品流通監管處處長盛軍表示,按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規定,在“辣條”這樣的調味面制品里,不得添加山梨酸鉀、脫氫乙酸鈉這樣的防腐劑。
??記者翻看了此前市場調查時購買的兩包辣條,發現一個奇怪現象,“綠爽”在食品添加劑一欄醒目地列出了“山梨酸鉀、脫氫乙酸鈉”,“香嘴棒”也標明含“脫氫乙酸鈉”,明確告知消費者含防腐劑。執行的是地方標準DB41/T515-2007。
??對此,盛軍告訴記者,有些省份對“辣條”仍執行地方標準,按糕點管理;但國家標準已將“辣條”劃歸方便米面制品管理。最近,國家衛健委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調味面制品》征求意見稿,明確“辣條”應符合GB2760中方便米面制品規定。
??危害
??防腐劑攝入過多會增加肝臟負擔
??食品中添加山梨酸鉀、脫氫乙酸鈉到底有什么危害?盛軍說,這兩種防腐劑應用廣泛,風險較小,是應用較成熟的添加劑。在部分食品類別中可以添加,但有些類別禁止添加。“禁止添加主要是不需要使用,通過工藝措施能達到防止食品腐敗變質的要求,沒必要使用。”
??不過,他也稱,這兩種防腐劑畢竟是化學物質,沒必要使用卻在使用,無形中會增加肝臟代謝負擔,尤其是對孩子而言。此外,防腐劑食入過量,也會產生一些危害,可能導致惡心、腸道功能紊亂等癥狀,因為防腐劑攝入過多,會擾亂腸道菌群。
??至于菌落總數超標,說明“辣條”受到了污染。“如果食用了微生物污染的食品,輕則可能引起腸胃不適,嚴重的話可能引起嘔吐、腹瀉等癥狀。”
“六一”兒童節到了。電商促銷活動正在進行,“兒童食品”是其中非常暢銷的品類。兒童醬油、嬰幼兒低鈉鹽、兒童營養面條、寶寶山楂條……打著專為兒童研發名義的兒童食品真的都是健康的嗎?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
5月21日,本報曾對“辣條”含多種添加劑進行過報道。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昨天,揚州市食藥監局公布包括“辣條”在內的兒童食品抽檢結果,多個品牌被檢出含禁止添加的防腐劑。抽檢多款“辣條”檢出禁用防腐......
5月21日,本報曾對“辣條”含多種添加劑進行過報道。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昨天,揚州市食藥監局公布包括“辣條”在內的兒童食品抽檢結果,多個品牌被檢出含禁止添加的防腐劑。抽檢多款“辣條”檢出禁用防腐......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開展校園及周邊“五毛食品”整治工作的通知》,在全國開展“五毛食品”整治工作。人們對“五毛食品”并不陌生,這類食品口感辛辣刺激、色澤鮮艷,備受兒童和青少年喜愛,然而卻可能......
“五毛零食”等不安全兒童食品之所以在市場上大行其道,根本原因在于標準缺失。目前,我國還沒有出臺專門針對兒童的食品標準,對于兒童食品安全標準尚缺乏制度上的界定。由于缺乏標準,市場監管無章可循,也為不合格......
六一兒童節之際,兒童食品安全問題再次受到社會關注。6月1日,在南京曉莊學院舉行的兒童食品發展論壇上,國內首個兒童食品研究所揭牌,與會專家呼吁盡快建立兒童食品安全標準。新成立的兒童食品研究所,由南京曉莊......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在日前舉行的“2016中國食育高峰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食品安全治理協同創新中心教授彭亞拉,分享了她和團隊的調研結果——《素質教育框架下農村兒童營養與食品安全......
現在網購強大,一些年輕的媽媽、準媽媽們都整日掛在網上,不是海淘奶粉,就是囤積尿不濕,但凡提到給孩子買吃的東西,一定要買標注“兒童”字樣的產品,如兒童醬油、兒童鹽、兒童蜂蜜、兒童奶酪等等,聲稱要充分做到......
部分兒童食品放進更多添加劑價格高出成人食品幾倍目前行業缺乏相關標準進入7月份以后,沈陽的中小學生陸續迎來暑假時光。同時,網絡上銷售的各類兒童食品也逐漸熱銷起來,商家都在加大備貨量。但是,沈陽晚報、沈陽......
為了讓自家寶貝“不輸在起跑線上”,有不少家長都愿意“捱貴價”買專門的兒童食品,但它們除了價格貴些外,真的會品質更好、安全性更高嗎?有消費者近日向本報投訴稱,自己發現單價約是普通奶酪、普通牛奶1-2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