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微管蛋白的制備
1. 試劑及貯備液
(1)MES貯備液(2N(-Morpholino)ethanesulfonic acid)0.5 mol,MES 19.25 g溶于200 ml 雙蒸餾水。
(2)EGTA貯備液[Ethylene-bis(oxyethylenenitrile)] tetraacetic acid] 5 mmol,EGTA 90 mg溶于100 ml 雙蒸餾水,可以用少量1 mol/L NaOH溶液使其完全溶解。
(3)MgCl2貯備液0.1 mol/L。
2. 緩沖液配制
(1)MES緩沖液:用1 mol/L NaOH調pH至6.5,加雙蒸水至400 mL。放4℃保存備用,臨用前加GTP或ATP至1 mmol。
(2)微管聚合緩沖液:用1 mol/L NaOH調pH至6.5,加雙蒸水至50 mL。放4℃保存備用,臨用前加GTP或ATP至1 mmol。 
3. 取材
微管在其核細胞普遍存在,但以動物腦組織中含量最豐富。一般取豬腦,牛腦,因其來源方便,價格便宜。也有用兔、雞、大鼠的腦組織以及海膽卵為材料。 4. 操作
(1)取新鮮動物腦組織,剝去腦膜和大血管,剪碎。
(2)用冷MES緩沖液洗1-2次。
(3)以每克腦組織0.5~1 mL 比例,加入MES緩沖液,在4℃條件下,用帶有Teflon碾槌的電動 (或手動)玻璃勻漿器制成勻漿。
(4)4℃離心105 000 g,1 h,取上清。
(5)加入等體積微管聚合緩沖液,置37℃水浴保溫30 min(同時振搖或中途輕輕攪動數次)。
(6)26℃離心,105 000 g,1 h。
(7)取沉淀,加1/10勻漿體積的冷MES緩沖液,輕輕攪拌或用勻漿器將沉淀研碎。
(8)將懸液放冰 0.5 h,使沉淀完全溶解。再重復低溫和高溫離心各一次。
(9)經過這樣兩個循環制得的微管蛋白 85%~95%,其余為微管相關蛋白。
(10)測定蛋白含量。用MES緩沖液稀釋至4~5 mg/mL,置液氮中保存備用或再進一步純化。 二、微光蛋白活性的測定

1. MES緩沖液,配制方法同上。 2. ATP(或GTP)溶液100 mmol/L的原液,試驗當天配制,試驗前加入到微管溶液, 終濃度為1 mmol/L。 (1)取出冷凍的微管蛋白溶液,快速用常溫水沖其瓶壁,使之融化。
(2)放入冰浴,用MES緩沖液稀釋到所需要濃度(2~3 mg/ml),加入ATP至1 mmol/L。
(3)從冰浴上馬上取出的微管蛋白溶液在分光光度計350 nm 下調定為“0”點。
(4)然后將比色用37℃水保溫,于不同時間,測其OD 值。
(5)在開始時最好每1~2 min 測定一次,5 min 以后可間隔較長些時間測定。
(6)直到20~30 min止,將比色杯放冰浴,這時已聚合的微管又解聚,可隨時測定其OD值,直到OD值不再下降為止。 (7)以所測得的OD值對保溫時間作圖可以得到一個正“S”型的聚合曲線,和倒“S”型解聚 曲線(圖65-4)可看到,37℃保溫開始1~2 min,是一暫短的潛伏期,然后曲線呈指數上升。
(8)5 min 后達坪值。當將溫度變為0℃時,曲線迅速下降,但解聚曲線末端比起始端的位置稍高, 可能與聚合時形成的少量不能解聚的聚集物有關。
(9)這種聚合曲線表明微管蛋白有較好的活性,而坪值的高低與管蛋白濃度高低成正比(圖65-5)。
(10)上述測定方法如在連有髙低溫水浴和自 動掃描記錄儀的分光光度計上完成,就更簡便,快速,準確。 
三、 抗微管藥物的篩選
1. 具體操作
(1)藥物或化合物能溶于水的,用MES緩沖液配成10 mmol/L 的溶液,如不溶于水的可用乙醇、甲醇、DMSO溶解,放冰箱備用。 (2)一般從0.1 mmol/L 濃度開始測定藥物對微管的影響的實驗,如發現有明顯的作用,可以進一步稀釋3~5個濃度進行測量。
(3)如果0.1 mmol/L 時沒有看到明顯作用,則認為該藥對微管作用不強,不必作進一步的測定。 (4)具體試驗方法,步驟同前(微管蛋白聚合活性的測定)。
2. 結果判斷及計算 (1)抑制微管聚合作用的藥物舉例:秋水仙堿(圖65-6)。抑制率計箅,取37℃保溫 20 min 時,各管的“OD”按以下公式計箅: 
(2)促進聚合,抑制解聚的藥物舉例:紫杉醇(圖65-7)。由圖65-7看出,加藥后。
①潛伏期縮短,甚至消失。
②聚合曲線的形狀較對照有明顯改變。
③在改變溫度至0-4冗時,微管不能完全解聚。
由以上變化不難判定該藥對微管有明顯的影響。  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