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7-15 17:53 原文鏈接: 抗生素濫用導致耐藥性基因層出不窮

      抗生素的出現,拯救了無數生命。但是細菌對于抗生素產生的耐藥性問題也逐年加重,新藥研發的速度遠跟不上細菌耐藥出現的速度。

      多年來,由于抗生素的濫用,多種耐藥性基因開始在全球蔓延。一旦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和其它類似的腸道棲息生物產生耐藥性,那么對革蘭氏陰性菌有很強殺菌作用的多粘菌素(polymyxin)和具有廣譜抗菌作用的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就是我們僅剩的為數不多的選擇。但是令人諷刺的是,在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多粘菌素等抗生素常被用作動物飼料的添加劑,因為它能夠促使動物更快地長肉,結果導致耐藥性細菌甚至超級耐藥細菌接連出現。

      2007年9月,我國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驗科徐小平副主任成功發現了兩個與細菌耐藥相關的新型OXA基因,這兩個基因均屬世界首次發現。世界基因庫已正式把這兩個基因命名為 OXA-116和OXA-117。這一重大發現為進一步對耐藥菌株的監測、指導臨床合理用藥、減少耐藥菌產生和傳播具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

      2010年9月發表在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指出一種新型的耐藥性細菌對幾乎所有抗生素都具有耐藥性,死亡率很高。這種細菌攜帶一種抗生素耐藥性基因。鑒于這種耐藥性細菌感染最早出現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亞國家,因此,這種耐藥性基因被命名為NDM-1,又名新德里金屬-β-內酰胺酶1。攜帶NDM-1基因的細菌大多數為大腸桿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除了替加環素和粘菌素之外,這種耐藥性細菌對其它抗生素都具有耐藥性,如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也產生耐藥性,而這種碳青霉烯類抗生素通常被認為是緊急治療耐藥性病癥的最后方法。 鑒于NDM-1基因存在耐藥性細菌的質粒中,很容易從一種細菌擴散到另一種細菌中,這令科學家們感到十分憂慮。

      2015年11月18日發表在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上的一項研究中,中國研究人員在動物和人身體細菌樣本中均發現一種新耐藥性基因MCR-1,再一次給抗生素濫用問題敲響警鐘。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以中國不同地方的農貿市場和屠宰場中采集到的大腸桿菌和克雷伯菌為研究樣本,首次發現MCR-1基因的存在。而且,攜帶有該基因的細菌對多粘菌素表現出抗性,這種抗性還能夠快速轉移至其他不同菌種。

      研究人員發現問題的關鍵在于,MCR-1基因以質粒為載體存在于細菌中,能夠以基因水平轉移方式在不同菌株間進行遺傳物質的交換。這種轉移模式打破親緣關系的界限,能夠在不同細菌之間傳播,且速度快。

      而最新的一項研究中,一個意大利研究團隊發現一種新出現的抗生素耐藥性基因變體。這種新的基因變體被稱作MCR-1.2,對用來抵抗多藥耐藥性革蘭氏陰性病原菌的多粘菌素(作為最后一道防線)產生耐藥性。相關研究結果于2016年7月11日在線發表在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期刊上,論文標題為“MCR-1.2: a new MCR variant encoded by a transferable plasmid from a colistin-resistant KPC carbapenemase-producing Klebsiella pneumoniae of sequence type 512”。

      論文通信作者、意大利佛羅倫薩Careggi大學醫院臨床微生物學與病毒學科室主任Gian Maria Rossolini博士說,“對未來的抗菌療法開發而言,這是特別令人憂慮的。”她補充道,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新的耐藥性機制是在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一種多藥耐藥性菌株中發現的。這種細菌是從一名住院的白血病兒童的直腸拭子(rectal swab)樣品中分離出來的。

      Rossolini說,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細菌對一種不同尋常的抗生素組合產生耐藥性。在注意到一種奇怪的耐藥性特征后,論文第一作者Vincenzo Di Pilato博士重新分析了這種細菌的基因組數據,從中發現了這種新的基因,它是多粘菌素耐藥性基因MCR-1的變體。

      與MCR-1一樣,MCR-1.2也是由質粒攜帶的,因而也很容易從一個細菌轉移到另一個細菌,甚至從一種細菌物種轉移到另一種細菌物種。

    相關文章

    默沙東(MRK.US)抗生素組合在華獲批上市

    12月2日,默沙東(MRK.US)的抗生素組合注射用亞胺西瑞(亞胺培南500mg+西司他丁500mg+瑞來巴坦250mg)在華獲批上市。根據臨床試驗進展,推測此次獲批的適應癥為呼吸機相關性細菌性肺炎(......

    光催化降解抗生素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交叉創新研究院修復生態學研究團隊在光催化降解抗生素領域取得進展,以活化生物炭(ACB)為載體,通過水熱反應聯合化學共沉淀法研發了新型N,S共摻雜生物炭基Ag3PO4復合光催化劑(......

    或致3900萬人死亡!抗生素耐藥性已成人類威脅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近日在英國學術期刊《柳葉刀》上發表論文說,2025年至2050年間,全球預計將有超過3900萬人死于抗生素耐藥性。研究人員17日表示,抗生素耐藥性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的重大挑戰,必須采取......

    JACI:揭示早年間抗生素的使用如何將機體的免疫力轉化為過敏癥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JournalofAllergyandClinicalImmunology上題為“Microbialintestinaldysbiosisdriveslong-termalle......

    還在擔心剖腹產術前使用抗生素對新生兒產生影響嗎?這項研究告訴你答案

    現實中,醫生通常會在術前為剖腹產女性患者使用預防性抗生素,以防止手術部位出現感染。但有人擔心,如果藥物在臍帶被切斷之前通過臍帶到達嬰兒體內,這些抗生素是否會對新生兒及其腸道微生物群產生負面影響。近日,......

    四大策略應對抗生素耐藥性

    大約100年前,英國科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了青霉素,改變了人類與細菌之間生死搏斗的歷史。隨后,科學家又相繼研制出一系列抗生素。這些藥物曾在一段時間內,幫助人類贏得了對抗細菌感染的斗爭。但隨著新抗生......

    四大策略應對抗生素耐藥性

    大約100年前,英國科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了青霉素,改變了人類與細菌之間生死搏斗的歷史。隨后,科學家又相繼研制出一系列抗生素。這些藥物曾在一段時間內,幫助人類贏得了對抗細菌感染的斗爭。但隨著新抗生......

    美國大學團隊發現多種新型抗生素

    科技日報北京8月19日電(記者張夢然)人類腸道內平均含有約100萬億個微生物,其中許多微生物都在不斷爭奪有限的資源。美國斯坦福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合作,在微生物的爭奪中看到了開發新型抗生素的潛力。合作......

    研究揭示細菌群體耐受抗生素新機制

    抗生素耐藥是現代醫學的一個重大挑戰。了解細菌對抗生素的響應對理解耐藥的產生至關重要。許多病原細菌在感染過程中以群體形式存在。細菌群體常表現出空間異質性,群體中不同空間區域的細菌處于出不同的生理狀態,這......

    抗生素的污染現狀與管理策略,看這篇就夠了

    標題:Reviewonantibioticpollutiondynamics:insightstooccurrence,environmentalbehaviour,ecotoxicity,andma......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