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曼(Sir Chandrasekhara Venkata Raman, 1888(戊子年)-1970)。印度物理學家,又譯喇曼。因光散射方面的研究工作和拉曼效應的發現,獲得了1930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1921 年,印度物理學家拉曼(C. V. Raman)從英國搭船回國,在途中他思考著為什么海洋會是藍色的問題,而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促成他于 1928 年 2 月發現了新的散射效應,就是現在所知的拉曼效應,在物理和化學方面都很重要。
拉曼熱愛科學,但在印度看不到當科學家有什 么出路,因此在獲得學位后,他參加了經濟文官考 試,在政府當助理會計主任。但拉曼并未放棄科學, 在閑暇時,他在加爾各答市印度科學推廣協會做實 驗,他的研究包括小提琴、印度弦樂器和印度鼓的 物理探討。他也是知名的好講師,常向大眾做通俗 科學演講。
1917 年,拉曼被聘為加爾各答大學的巴里特物理講座教授。為了要接教授的職位,他必須離開名聲好且高薪的文官工作,但他也終于能完全奉獻心力于科學上。
1921 年,拉曼前往英國旅行,拜會了著名的英國物理學家。1921 年 9 月,他離開英國,登上“納昆達”客輪返回孟買,也就是從這個時候他開始思索地中海耀眼的蔚藍海水。瑞利爵士( Lord Rayleigh,英國物理學家,1904 年獲得諾貝爾獎) 之前解釋過天空的藍色是因為光線與大氣中分子的 彈性散射所造成的,他還表示,海洋的藍色只是天空的反射而已,但拉曼認為這值得商榷。
拉曼攜帶著一些簡單的光學儀器,包括一個口袋大小的分光儀和一個棱鏡,登上客輪。他利用這些儀器來檢查海水,終于確信水分子 就像氣體分子一樣,也可以將光散 射,所以他一抵達孟買港口,就馬上投稿一篇快報式論文到《自然》 (Nature)期刊。
拉曼在船上所得到的洞見給了 他極大的鼓舞,因此當他回到加爾各答的實驗室后,他和他的研究團 隊就著手從新的方向研究光的散射 效應。
1922 年,康普頓(Arthur Compton,1927 年獲 得諾貝爾獎)發現,X 射線在和電子非彈性碰撞后, 會損失能量,因此波長會變長。拉曼相信類似康普 頓效應的情形也可被證明出會出現在可見光與分子 的非彈性散射上。
拉曼和他的研究團隊在加爾各答裝置一些簡單 的實驗來看不同液體中光的散射情形。他們起先使用陽光作為光源,因為加爾各答的陽光很充足。他 們使用有色的濾光器將藍-紫色分離出來,然后讓其 自液體標靶中散射出去。但當他們使用黃-綠色和其 他顏色的濾光器以目測散射光顏色的變化時,效應卻很弱,很難看得見,因此他們很快就知道他們需 要更強的光源。他們的研究中心取得了一個 7 英寸 的望遠鏡讓拉曼可以在實驗時聚光用,而他們只用如此簡單的裝備就能觀察到許多不同液體中光散射的顏色變化。
1928 年 2 月,拉曼觀察到散射的光會極化,因 此可以分辨出新的散射效應和熒光的區別。他和同事克里許南(K. S. Krishnan)合寄出一篇短論文到 《自然》(Nature),標題為《一個二次輻射的新類 型》,在論文中他們描述所檢查過的 60 種不同的普 通液體,在所有液體中都觀察到些許程度的新散射 效應。不久,拉曼用分光儀測出光與散射光的確切 波長,并于 3 月時將此量化的結果在南印度科學協 會的演講和《印度物理期刊》(Indian Journal of Physics)中公布出來。
當時有其他的研究員也同時在研究光的散射效應,例如,俄國物理學家蘭茲伯格( Grigory Landsberg)和曼德爾斯坦(Leonid Mandelshtam) 于 1925 年開始在石英中觀察光散射。他們起初也因石英樣品不良,有許多雜質而研究受阻,但至 1928 年為止,他們設法得到了夠純的石英樣品, 而在 1928 年 2 月也獨立地觀察到與拉曼所發現的相同散射效應,4 月時,他們將結果在莫斯科的會議中發表。
物理學家很快地認識到拉曼效應的重要性,它對量子理論提供了另一種確認,在分子振動與旋轉的研究方面很有用。在短短幾年間,化學家就都用 拉曼光譜學作為化學分析之用。
拉曼因此發現而于 1930 年獲得諾貝爾獎,此外還獲得無數的其他榮譽。他于 1929 年被英國政府封以爵位(譯者注:印度于 1947 年脫離英國獨立), 后來他成了印度科學院的院長,還在班加羅爾 (Bangalore)設立了拉曼研究院。他逝世于 1970 年。為了紀念拉曼和他的發現,印度將每年的 2 月 28 日訂為國家科學日,以茲慶祝。
拉曼光譜由于近幾年來以下幾項技術的集中發展而有了更廣泛的應用。這些技術是:
CCD檢測系統在近紅外區域的高靈敏性,體積小而功率大的二極管激光器,與激發激光及信號過濾整合的光纖探頭。這些產品連同高口徑短焦距的分光光度計,提供了低熒光本底而高質量的拉曼光譜以及體積小、容易使用的拉曼光譜儀。
1. 含義
光照射到物質上發生彈性散射和非彈性散射,彈性散射的散射光是與激發光波長相同的成分,非彈性散射的散射光有比激發光波長長的和短的成分,統稱為拉曼效應。
當用波長比試樣粒徑小得多的單色光照射氣體、液體或透明試樣時,大部分的光會按原來的方向透射,而一小部分則按不同的角度散射開來,產生散射光。在垂直方向觀察時,除了與原入射光有相同頻率的瑞利散射外,還有一系列對稱分布著若干條很弱的與入射光頻率發生位移的拉曼譜線,這種現象稱為拉曼效應。由于拉曼譜線的數目,位移的大小,譜線的長度直接與試樣分子振動或轉動能級有關。因此,與紅外吸收光譜類似,對拉曼光譜的研究,也可以得到有關分子振動或轉動的信息。目前拉曼光譜分析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物質的鑒定,分子結構的研究譜線特征。
2.拉曼散射光譜具有以下明顯的特征:
a.拉曼散射譜線的波數雖然隨入射光的波數而不同,但對同一樣品,同一拉曼譜線的位移與入射光的波長無關,只和樣品的振動轉動能級有關;
b.在以波數為變量的拉曼光譜圖上,斯托克斯線和反斯托克斯線對稱地分布在瑞利散射線兩側, 這是由于在上述兩種情況下分別相應于得到或失去了一個振動量子的能量。
c.一般情況下,斯托克斯線比反斯托克斯線的強度大。這是由于Boltzmann分布,處于振動基態上的粒子數遠大于處于振動激發態上的粒子數。
3.拉曼光譜技術的優越性
提供快速、簡單、可重復、且更重要的是無損傷的定性定量分析,它無需樣品準備,樣品可直接通過光纖探頭或者通過玻璃、石英、和光纖測量,此外。。。
①由于水的拉曼散射很微弱,拉曼光譜是研究水溶液中的生物樣品和化學化合物的理想工具。
②拉曼一次可以同時覆蓋50~4000波數的區間,可對有機物及無機物進行分析。相反,若讓紅外光譜覆蓋相同的區間則必須改變光柵、光束分離器、濾波器和檢測器。。。
③拉曼光譜譜峰清晰尖銳,更適合定量研究、數據庫搜索、以及運用差異分析進行定性研究。在化學結構分析中,獨立的拉曼區間的強度可以和功能集團的數量相關。
④因為激光束的直徑在它的聚焦部位通常只有0.2~2毫米,常規拉曼光譜只需要少量的樣品就可以得到。這是拉曼光譜相對常規紅外光譜一個很大的優勢,而且拉曼顯微鏡物鏡可將激光束進一步聚焦至20微米甚至更小,可分析更小面積的樣品。
⑤共振拉曼效應可以用來有選擇性地增強大生物分子特個發色基團的振動,這些發色基團的拉曼光強能被選擇性地增強1000到10000倍。
4.幾種重要的拉曼光譜分析技術
①單道檢測的拉曼光譜分析技術;
②以CCD為代表的多通道探測器用于拉曼光譜的檢測儀的分析技術;
③采用傅立葉變換技術的FT-Raman光譜分析技術;
④共振拉曼光譜分析技術;
⑤表面增強拉曼效應分析技術;
5.拉曼頻移,拉曼光譜與分子極化率的關系
①拉曼頻移:
散射光頻與激發光頻之差,取決于分子振動能級的改變,所以它是特征的,與入射光的波長無關,適應于分子結構的分析
②拉曼光譜與分子極化率的關系:
分子在靜電場E中,極化感應偶極矩P為靜電場E與極化率的乘積;
誘導偶極矩與外電場的強度之比為分子的極化率;
分子中兩原子距離最大時,極化率也最大;
拉曼散射強度與極化率成正比例;
6.應用激光光源的拉曼光譜法
應用激光具有單色性好、方向性強、亮度高、相干性好等特性,與表面增強拉曼效應相結合,便產生了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其靈敏度比常規拉曼光譜可提高104~107倍,加之活性載體表面選擇吸附分子對熒光發射的抑制,使分析的信噪比大大提高。已應用于生物、藥物及環境分析中痕量物質的檢測。共振拉曼光譜是建立在共振拉曼效應基礎上的另一種激光拉曼光譜法。共振拉曼效應產生于激發光頻率與待測分子的某個電子吸收峰接近或重合時,這一分子的某個或幾個特征拉曼譜帶強度可達到正常拉曼譜帶的104~106倍,有利于低濃度和微量樣品的檢測。已用于無機、有機、生物大分子、離子乃至活體組成的測定和研究。激光拉曼光譜與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相配合,已成為分子結構研究的主要手段
(1)共振拉曼光譜的特點:
a,基頻的強度可以達到瑞利線的強度。
b,泛頻和合頻的強度有時大于或等于基頻的強度。
c,通過改變激發頻率,使之僅與樣品中某一物質發生共振,從而選擇性的研究某一物質。
和普通拉曼相比,其散射時間短,一般為10-12~10-5S。
(2)共振拉曼光譜的缺點:
需要連續可調的激光器,以滿足不同樣品在不同區域的吸收。
7.電化學原位拉曼光譜法
電化學原位拉曼光譜法,是利用物質分子對入射光所產生的頻率發生較大變化的散射現象,將單色入射光(包括:圓偏振光和線偏振光)激發受電極電位調制的電極表面,通過測定散射回來的拉曼光譜信號(頻率、強度和偏振性能的變化)與電極電位或電流強度等的變化關系。一般物質分子的拉曼光譜很微弱,為了獲得增強的信號,可采用電極表面粗化的辦法,可以得到強度高104~107倍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urface Ena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光譜, 當具有共振拉曼效應的分子吸附在粗化的電極表面時, 得到的是表面增強共振拉曼散射(SERRS)光譜, 其強度又能增強102~103。
電化學原位拉曼光譜法的測量裝置主要包括:拉曼光譜儀和原位電化學拉曼池兩個部分。拉曼光譜儀由激光源、收集系統、分光系統和檢測系統構成,光源一般采用能量集中、功率密度高的激光,收集系統由透鏡組構成,分光系統采用光柵或陷波濾光片結合光柵以濾除瑞利散射和雜散光以及分光檢測系統采用光電倍增管檢測器、半導體陣檢測器或多通道的電荷藕合器件。原位電化學拉曼池一般具有工作電極、輔助電極和參比電極以及通氣裝置。為了避免腐蝕性溶液和氣體侵蝕儀器,拉曼池必須配備光學窗口的密封體系。在實驗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了盡量避免溶液信號的干擾,應采用薄層溶液(電極與窗口間距為0.1~1mm),這對于顯微拉曼系統很重要,光學窗片或溶液層太厚會導致顯微系統的光路改變,使表面拉曼信號的收集效率降低。電極表面粗化的最常用方法是電化學氧化—還原循環(Oxidation-ReductionCycle,ORC)法, 一般可進行原位或非原位ORC處理。
8.拉曼信號的選擇
入射激光的功率,樣品池厚度和光學系統的參數也對拉曼信號強度有很大的影響,故多選用能產生較強拉曼信號并且其拉曼峰不與待測拉曼峰重疊的基質或外加物質的分子作內標加以校正。其內標的選擇原則和定量分析方法與其他光譜分析方法基本相同。
斯托克斯線能量減少,波長變長
反斯托克斯線能量增加,波長變短
9.拉曼光譜的應用方向
拉曼光譜分析技術是以拉曼效應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分子結構表征技術,其信號來源與分子的振動和轉動。拉曼光譜的分析方向有:定性分析:不同的物質具有不同的特征光譜,因此,可以通過光譜進行定性分析。結構分析:對光譜譜帶的分析,又是進行物質結構分析的基礎。定量分析:根據物質對光譜的吸光度的特點,可以對物質的量有很好的分析能力。
10.拉曼光譜用于分析的優點和缺點
①拉曼光譜用于分析的優點拉曼光譜的分析方法不需要對樣品進行前處理,也沒有樣品的制備過程,避免了一些誤差的產生,并且在分析過程中操作簡便,測定時間短,靈敏度高等優點②拉曼光譜用于分析的不足
(1)拉曼散射面積;
(2)不同振動峰重疊和拉曼散射強度容易受光學系統參數等因素的影響;
(3)熒光現象對傅立葉變換拉曼光譜分析的干擾;
(4)在進行傅立葉變換光譜分析時,常出現曲線的非線性的問題;
(5)任何一物質的引入都會對被測體體系帶來某種程度的污染,這等于引入了一些誤差的可能性,會對分析的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