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概要
本實驗介紹了擬南芥原生質體制備轉化操作流程。
主要試劑
1. 纖維素酶解液:
試劑 | 15ml酶液體系 | |
1 | 1-1.5﹪ Cellulase R10 (YaKult Honsha) | 0.225g干粉 |
2 | 0.2-0.4﹪ Mecerozyme R10 (YaKult Honsha) | 0.045g干粉 |
3 | 0.4M mannitol | 1.09g干粉 |
4 | 20mM KCl | 1 ml 0.3 M KCl母液 |
5 | 20mM MES,pH5.7 | 1 ml 0.3 M MES,pH5.7母液 |
6 | 加入10ml 水 | |
7 | 55℃水浴加熱10分鐘,冷卻至室溫后加入以下試劑 | |
8 | 10mM CaCl | 1 ml 0.15M CaCl2 |
9 | 0.1﹪ BSA | 1 ml 1.5﹪BSA(4℃保存) |
10 | 5 mM β-Mercaptoethanol | 1ml 75mM β-Mercaptoethanol 母液 |
11 | 用0.45μm濾膜過濾后使用 | 過濾 |
2. PEG4000溶液(一次配置可以保存五天,但是最好現用現配,每個樣品需100μl PEG4000溶液,可根據實驗樣品量調整溶液配置總量)
PEG4000 | 1g |
水 | 0.75ml |
0.8 Mannitol | 0.625ml |
1 M CaCl2 | 0.25ml |
約1.2ml |
3. W5 溶液
W5(1000ml) | ||
154mM NaCl | NaCl | 9g |
125mM CaCl2 | CaCl2.H2O | 18.4g |
5mM KCl | KCl | 0.37g |
5 mM glucose | glucose | 0.9g |
0.03﹪ MES | MES | 0.3g |
pH to 5.8 with KOH,高溫高壓滅菌20分鐘,室溫保存。 |
4. MMG溶液
MaMg溶液(500ml) | ||
15mM MgCl2 | MgCl | 0.71g |
0.1﹪MES | MES | 0.5g |
0.4 M mannitol | Mannitol | 36.5g |
用KOH調pH 5.6,高溫高壓滅菌20分鐘,室溫保存。 |
5. WI溶液
WI(200ml) | ||
0.5M mannitol | mannitol | 18.217g |
4mM MES,pH5.7 | MES | 0.3g |
20mM KCl | KCl | 0.12g |
高溫高壓滅菌,室溫保存。 |
實驗步驟
1. 土培室播種種植擬南芥。
2. 生長良好情況下在未開花前用于取材葉片制備原生質體。
3. 剪取中部生長良好的葉片用刀片切成0.5 -1 mm寬的葉條。
4. 將切好葉條擲入預先配置好的酶解液中(每5-10 ml酶解液大約需10-20片葉子)。并用鑷子幫助使葉子完全浸入酶解液。
5. 用真空泵于黑暗中抽30分鐘。(此時可配制PEG4000溶液,200和1000 ul槍頭去尖使操作時吸打緩和。)
6. 在室溫中無須搖動繼續黑暗條件下酶解至少3個小時。當酶解液變綠時輕輕搖晃培養皿促使原生質體釋放出來。(此時預冷一定量W5溶液)
7. 顯微鏡下檢查溶液中的原生質體,擬南芥葉肉原生質體大小大約30-50 um。
8. 在過濾除去未溶解的葉片前用等量的W5溶液稀釋含有原生質體的酶液。
9. 先用W5溶液潤濕35-75 um的尼龍膜或60-100目篩子,然后用它過濾含有原生質體的酶解液。
10. 用30毫升的圓底離心管100g,1-2分鐘離心沉淀原生質體。盡量去除上清然后用10ml 冰上預冷的W5溶液輕柔重懸原生質體。
11. 在冰上靜至原生質體30分鐘。
以下操作在室溫23℃下進行
12. 100g離心八至十分鐘使原生質體沉淀在管底。在不碰觸原生質體沉淀的情況下盡量去除W5溶液。然后用適量MMG溶液(1m)重懸原生質體,使之最終濃度在2X105個/ml。
13. 加入10 ul DNA(10-20微克約5-10kb的質粒DNA)至2ml離心管中。
14. 加入100 ul原生質體(2x104個),輕柔混合。
15. 加入110 ul PEG溶液,輕柔拍打離心管完全混合(每次大約可以轉化6-10個樣品)。
16. 誘導轉化混合物5-15分鐘(轉化時間視實驗情況而定,要表達量更高也許需要更高轉化時間)。
17. 室溫下用400-440 ul W5溶液稀釋轉化混合液,然后輕柔顛倒搖動離心管使之混合完好以終止轉化反應。
18. 室溫下用臺式離心機100g離心2分鐘然后去除上清。再加入1ml W5溶液懸浮清洗一次,100g離心兩分鐘去上清。
19. 用1ml WI溶液輕柔重懸原生質體于多孔組織培養皿中。
20. 室溫下(20-25℃)誘導原生質體18小時以上。
21. 激光共聚焦顯微鏡下觀察GFP標簽表達。
(以上實驗可以根據自己實驗情況適當調整)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鄧書林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研究發現擬南芥過氧化氫酶及活性氧穩態調控機制。近日,相關成果發表于《植物學報》(JournalofIntegr......
植物如何對非常微弱的機械性刺激——觸碰做出響應是非常有趣的科學問題。以往,我們知道觸碰含羞草、捕蠅草等植物,它們會迅速做出運動響應,而大多數植物對觸碰的響應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觀察到。近日,著名國際期......
近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劉永秀團隊發現擬南芥轉錄后調控的重要分子機器pre-mRNA3'末端加工復合體參與種子休眠調控。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植物雜志》。種子休眠是指完整有活力的種子在適宜環......
12月4日20時09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隨艙下行的中國空間站第三批空間科學實驗樣品也在著陸場交付空間應用系統,其中就包括經歷了120天空間培育生長、完成發育全過程的水稻和......
近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由“CZ-2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推送,成功將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本次發射任務是載人航天工程今年的第六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建造階段最后一......
近日,東北地理所農田有害生物控制學科組孟凡立研究員團隊與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MichiganStateUniversity)JimingJiang團隊和英國約翰英納斯中心(JohnInnesCentr......
一個月的時間,水稻小種子破土而出,長出幼苗,與以往有所不同的是,這次是在太空中。8月29日,擬南芥和水稻種子在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成功萌發、長出幼苗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大量的關注與探討。這也是國際上首......
植物的種子,到了太空能萌發、生長、開花,進而產生種子嗎?在空間站問天實驗艙里,一項饒有趣味的植物生長實驗正在進行。自7月28日實驗單元安裝完成、7月29日通過地面程序注入指令啟動實驗,一個月來,隨艙發......
自二十世紀上半葉以來,進化論一直認為突變是隨機發生的。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研究所研究團隊發現,DNA突變并不是隨機的,揭示了一種非隨機模式。該結果于近日發表在《Nature》上,題為:Mutatio......
根據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開展的一項新研究,擬南芥可能是理解和預測DNA突變的關鍵。這一發表在12日《自然》雜志上的新發現,將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對進化的理解,有朝一日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