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9日報道,指紋鑒定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荷蘭科學家發現通過分析指紋內含的化學物質比例,可推斷出指紋存在了多久。
報道稱,由于每個人的指紋都不同,因此指紋是識別罪犯的最普遍方法,不過當前的鑒定技術無法判斷指紋是何時留下的。
荷蘭鑒證學會指紋研究員迪普伊以竊案現場留下的鄰居指紋為例指出,這個指紋是鄰居上回來串門還是案發當晚留下的,對查案工作至關重要。
他說:“如果能確認指紋何時留下,就能判斷疑犯什么時候到過案發現場,以及現場哪些指紋是與案件相關的。”
指紋主要由汗水、油脂、膽固醇、氨基酸、蛋白質組成。迪普伊指出,這些物質部分會隨時間逐漸消失,因此只要鑒定指紋內化學物質的比例,就能推算出指紋存在了多久。
此外,鑒定過程也必須把指紋所在地的溫度考慮在內,因為溫度會影響指紋化學物質的退化速度。鑒證專家表示,采用這項新技術,能精準確認過去一兩天至15天內留下的指紋。
迪普伊指出,科學家以往也曾嘗試分析指紋內的化學物質,但當時注重的是個別數量而非整體比例,所以失敗告終。他說,下一步是把新技術廣泛運用到真實案發現場,以建立相關數據庫,希望一年內該技術可獲法庭接受為呈堂證據。
近日,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珠海檢測院申報的《檢驗檢測技術、專利、標準聯動創新指南》地方標準,經專家審議、現場答辯,獲珠海市市場監管局批準立項。為了保障檢驗檢測質量,提升檢驗能力,發揮標準化作用在檢......
10月10日,2024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越野車技術分會第十六屆學術年會暨特種車輛大會在長沙舉行。大會已舉辦16屆,本屆以“匯智、融通、協創、勇拓”為主題,設置高峰論壇、展覽展示、論文證書頒發等環節。大會......
關于征集“集成芯片前沿技術科學基礎”重大研究計劃2025年度項目指南建議的通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集成芯片前沿技術科學基礎”2025年度項目指南建議征集已通過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
在生命科學領域,基因編輯技術尤其是CRISPR/Cas9系統的出現,為科學研究帶來革命性突破。這項技術改變了人類對基因的認知,重新定義了自然選擇與人工干預間的界限。老百姓眼中,基因編輯可能也是類似于“......
9月26日至27日,國家能源水電工程技術研發中心2024年數智水電技術交流論壇在長沙舉辦。論壇現場。主辦方供圖論壇以“數智水電,賦能發展”為主題,圍繞數智水電前沿技術及發展趨勢進行研討,包括5場主旨報......
9月27日,國防科技大學聯合湖南省人民政府、軍事科學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舉辦的第二屆國防科技高地論壇主論壇在長沙舉行。論壇現場。王昊昊攝論壇由國防科技大學牽頭發起......
9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主持召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項目(C類)《規模豬場種養循環農業創新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建議研討會。會議現場。......
9月9日在長沙舉行的2024互聯網岳麓峰會上,發布了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一周年成果報告。長沙發布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周年成果。主辦方供圖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表示,去年的互聯網岳麓峰會提出把長沙打造成......
科技日報北京9月8日電 (記者張夢然)近日出版的《自然》雜志封面故事帶來一項新突破: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聯合成立的實驗天體物理聯合研究所(JILA)領導的國際團......
9月3日,湖南省科技大會暨獎勵大會在長沙召開。會上宣讀了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2022-2023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含光召科技獎)的決定。獎勵大會現場。主辦方供圖2022-2023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