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電 綜合消息:中國國家衛健委13日通報,中國內地12日新增確診病例1513例,其中境外輸入13例,本土1500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26525例,其中境外輸入105例,本土26420例。
截至12日24時,中國內地現有確診21826例,累計死亡4638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68362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314例,累計確診17915例,無死亡病例。
中國內地新增本土感染者近2.8萬例 兩地通報“氣溶膠傳播新冠”案例
中國內地12日新增本土感染者(確診+無癥狀者)27920例,其中上海26330例,依然占據94%以上。當日新增本土確診1500例,來自19個省份:上海1189例,吉林233例,廣東22例,海南14例,浙江12例,另有14個省份有個位數新增。
當日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6420例,連續7天超過2萬例。上述感染者分布在21個省份,其中95%以上來自上海(25141例),其次是吉林852例,另有6個省份新增30例以上:江蘇和廣西各71例,安徽60例,湖北44例,河北37例,遼寧31例。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兩地相繼通報“氣溶膠傳播新冠”案例。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12日通報,某居民到戶外挖野菜,同時段一名無癥狀感染者在該處停留,且兩人均未佩戴口罩,該居民遂被傳染,經流行病學調查分析研判,系氣溶膠傳播導致感染。
寧波市疾控中心日前發布消息稱,某確診病例乘坐自駕車(開車窗、未戴口罩)進入地下停車場,同時段內另有2位續發病例在該停車場內停留且未戴口罩,存在氣溶膠傳播導致感染的可能性。
有關專家表示,氣溶膠傳播是經空氣傳播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在狹小和密閉的空間內,病毒形成氣溶膠后存活時間會比較長。及時進行通風和消毒,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氣溶膠濃度和病毒密度。此外,外出一定要佩戴好口罩。
上海本輪感染者逾25萬例 吉林將逐步放開社會面
截至12日24時,上海本輪疫情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逾25萬例。該市13日發布通告稱,要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社會面秩序管理,提出嚴禁實施“封控區內人員在封閉管理期間擅自出戶”等十項行為。
針對市民反映蔬菜價格上漲等問題,上海市官方回應稱,該市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重要民生商品和防疫用品的價格監管,快查快辦了一批價格違法案件。對銷售蔬菜哄抬價格、價格欺詐、低標高結等價格違法行為已查處192件,先后公布了6批次30余件各類價格違法行為典型案件。
吉林省12日新增本土確診233例、無癥狀感染者852例,本輪疫情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逾7萬例。
吉林省13日召開發布會稱,該省疫情形勢持續向好,將逐步放開社會面,恢復民眾生產生活秩序,在確保防疫安全基礎上,穩妥有序、精準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同時,持續采取“抗原普篩+核酸核準”的辦法,對涉疫高校等重點人群,開展精準篩查、全覆蓋檢測。
廣州疫情整體可控 泉州實現本土確診零新增
廣州市13日通報,4月12日15時至13日15時,該市新增29例本土感染者,其中確診21例、無癥狀者8例。4月8日至今,廣州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103例。
廣州市疾控中心當日介紹稱,該市新增的29例感染者,28例在集中隔離點內發現,占比達96.6%,1例在防范區內發現。此外,疫情傳播指數已從初期最高的5.7人,下降到了1.7人。因此,廣州本輪疫情整體可控。但由于本輪疫情剛剛發生5天,很多措施、數據還需要進一步鞏固和觀察,接下來的幾天非常關鍵。
作為福建省本輪疫情的重災區,泉州市12日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1例。這也是該市在本輪疫情中首次實現本土確診零新增。截至12日24時,泉州市本輪疫情累計報告本土確診1116例,占全省本次疫情本土確診總數的近九成。
泉州市官方13日表示,連日來,泉州疫情防控態勢進一步向好。全市分區分級差異化推動各行各業有序復工復產,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產超八成。
蘇州多地實行靜態管理 西寧疫情未出現社會面病例
江蘇省蘇州市12日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55例,本輪疫情已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超400例。蘇州市13日發布通告稱,近期,蘇州市連續出現多例本土感染者,為有效阻斷疫情蔓延,迅速切斷傳播鏈,全市部分地區正嚴格實施分類分區的差異化靜態管理,請廣大市民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動。
據介紹,蘇州此次疫情主要是市外輸入,其中上海關聯陽性感染者占七成以上,毗鄰上海的區域感染者數量較多,其中昆山占全市的近五成。
昆山市13日發布通告稱,重新調整劃定5個靜態管理區,延長靜默期7天,時間為4月12日24時至4月19日24時。
青海省西寧市13日通報,截至12日23時50分,該市新增13例本土陽性人員,均為集中隔離人員。從4月3日以來,西寧市累計發現27名本土陽性人員,其中確診8名、無癥狀感染者19名。
據悉,該市本輪疫情為省外輸入,感染者均與前5位病例關聯,所有感染者均在集中隔離的管控人員中發現,未出現社會面感染者,目前疫情形勢可控。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變異情況不斷變化,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也在不斷發展,并出現多波小的疫情。(美國新冠疫情的變化)2023年6月23日,美國疾控中心(CDC)在周報中首次報告了再次感......
中新社臺北6月12日電臺當局衛生福利主管部門12日公布2022年臺灣民眾十大死因及總死亡人數統計,新冠病毒感染從第十九名躍居第三名,死亡人數14667人。癌癥奪走近5.2萬條人命,已連續41年蟬聯首位......
6月7日9:00,新冠“乙類乙管”后首次高考開考。2023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291萬人,比去年增加98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全國統考于6月7日-6月8日舉行,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6月7日9:00-......
在新一輪新冠感染中,有不少“首陽”感染者,但也不乏“二陽”感染者。一些人擔心未來甚至可能會出現“三陽”、“四陽”。那么重復感染新冠會對人體有哪些損傷?新冠抗病毒藥物是否能作為預防用藥?對于人們關心的一......
近段時間以來,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話題引起大家的關注。觀察我們周圍新冠病毒二次感染患者的情況,大家發現,似乎年輕人居多,是不是這樣呢?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織專家進行了解答。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
近期,很多人出現了咽喉疼痛的癥狀,擔心自己二次感染上了新冠病毒。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認為,咽喉疼痛有多種原因,需摸清病因客觀對待。當前流行的XBB系變異株是新冠病毒奧密克戎的重組......
近期,關于“二陽”的話題引發廣泛關注。一些網友發文說自己感染新冠病毒,不少人擔心是新冠病毒變異株帶來的又一輪感染高峰。5月22日,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
5月22日,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透露,能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有2個已經初步被批準,很快能面世。“基于SEIRS模型預測,我們預測5月底、6月底會有一個......
中新社香港5月22日電(記者韓星童)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22日召開記者會公布,研究團隊最近完成一項大型臨床研究,證實新冠后遺癥患者服用中大研發的口服微膠囊活菌(SIM01)配方改善腸道微生態后,......
5月22日,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透露,能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有2個已經初步被批準,很快能面世。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咨詢小組對今年的新冠疫苗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