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下午,中科院深海所“探索一號”科考船完成船載深拖設備的海上試驗應用,順利返回三亞。
1月22日—1月26日,中科院深海所聯合交通運輸部南海救助局,完成深拖設備在“探索一號”上的集成和試驗應用,為擴展載人潛水器母船科考能力奠定了基礎。
中科院深海所高級工程師 孫科林:南海冬季海況較差,我們抓住近日短暫的海況轉好時間窗口,在春節前完成了深拖設備的海上試驗,為節后開展載人潛水器和無人潛水器的協同科考打好基礎。
深拖是一種無人潛水器,它是將一種或幾種海洋調查儀器進行組合安裝在同一個拖體上,將拖體沉放到預定深度來減少水體對調查精度等影響的設備,可服務于海底地形地貌調查和海底資源開發利用等科學領域。
中科院深海所TS22-2航次首席科學家 陳傳緒:通過前幾年的努力,我們載人潛水器目前已經具備了常態化和業務化的運維能力。在未來的幾年,我們將切實推進載人潛水器和無人設備的協同作業。也就是說未來在探索一號上面會有載人潛水器,同時還有無人設備。比如這一次海試的深拖,未來還會有AUV(自主無人潛航器)和ROV(遙控水下機器人)。通過兩種類型的潛器協同作業,優勢互補,提高科考效率。
2021年度,“探索一號”完成了2個航次、4個航段、累計121天海上科考作業任務,其中,“奮斗者”號累計完成51個潛次。在載人潛水器進入常規運維階段之后,深海所將推進載人和無人協同作業的深海科考形式。